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豆瓣日記:為什麼在美國無痛分娩普及率已經有90%的情況下,我選擇傳統的自然分娩方式?

豆瓣日記:為什麼在美國無痛分娩普及率已經有90%的情況下,我選擇傳統的自然分娩方式?

本文作者「葉眉」,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這兩天被這個話題刷屏。話題背景不贅述。

簡單說一下我的背景:坐標美國,2009年於美國順產產下一女,。我專業是社會學,研究生時期做過和公共衛生相關的研究。

撰寫此文的目的是打開無痛分娩的另一面:兩國文化上對疼痛的態度不同,可能是造成如今這種醫療措施的執行程度不同。而且無痛分娩也沒有看上去那麼美。

2008年,61%的美國產婦採用的無痛分娩。到2012年,無痛分娩的普及率達到90%。 (注1)

我生孩子的時候,醫院提供一個orientation program,就是給孕婦的培訓班,主要內容是讓你有個心理準備:

1.來生孩子的之前先認個門,知道需要辦什麼手續

2.介紹現代生產技術:從產鉗,到助產吸盤,初生兒用的塑料臍帶夾,到生產過程中可能會使用的各種儀器、藥物,還有各種選擇的好處和壞處,收益和風險都說了一遍(如果有人感興趣我可以單獨寫一遍)。

當時給我們培訓的護士就現場做了個調查,有多少人在了解這一切之後願意選擇無痛分娩(硬膜外麻醉技術 Epidural Anesthesia)?我目測了一下,大概80%的產婦選擇。和上面引用的數據基本一致。

可能因為我的研究領域的緣故,我比普通人更了解這個領域:美國止痛藥濫用的狀況非常嚴重,已經到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地步。我回去就跟我的醫生報備自己的分娩方案,能忍則忍,不能忍的時候從物理止痛開始用,到靜脈止痛劑,表皮止痛,從最溫和的止痛方式開始用,盡量自己忍。(具體分娩過程有什麼控制疼痛的措施的細節就不講了,感興趣的同學自己搜一下其實很容易找到相關的文章)

美國人對疼痛有多麼不能忍呢?

這是美國止痛藥的貨架,主要是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和阿司匹林(侵刪)

在美國生活了十年,我對於美國人對止痛藥的使用態度覺得非常驚訝。好在一切跨國的差異都可以歸結為文化差異。講兩個小故事:

1、記得有一次上課的時候有個同學頭疼,問在場的有沒有人隨身帶止痛藥,另一個同學就從書包里掏出上圖紅圈裡面那麼大一瓶止痛藥(有效成分是布洛芬,商品名芬必得)。求葯的同學毫不遲疑的就吃了一片。

我當時震驚的馬上掏出手機拍照留念(我記得還專門擺了一個ipad在旁邊作參照物。但是原片找不到了)。震驚點在於:1、居然有人隨身攜帶止痛藥,而且大家都覺得這是常態。2、居然這麼大瓶的止痛藥真的有人買!就是我身邊直接認識的人!

美國的止痛藥到處都有售賣的,包括加油站的便利店。很多公司的員工休息室、茶水間都會免費提供非處方止痛藥,主要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這兩種(泰諾和芬必得)。

電視廣告更是數不勝數,白天如果看電視的話有一半的廣告都是藥物廣告,其中有一半都是止痛藥。一開始看滿電視的止痛藥廣告讓我覺得很納悶,哪有那麼多疼痛去止?直到我後來了解到美國人對疼痛的態度,和中國真是太不同太不同了。

2、上次在加拿大轉機,因為長途勞頓外加時差,我頭疼欲裂。於是詢問前台有沒有止痛藥。加國小哥直接笑笑說:「你肯定是從美國來的,我們不會把止痛藥當糖豆吃。」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現代科技可以控制疼痛,不是大大的提高生活質量的嗎?為什麼要靠肉身來硬抗?

答案很簡單:因為科技是把雙刃劍。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數據:

1、在1999年-2010年之間,48,000美國女性死於處方止痛藥過量造成的藥物中毒。

2、於1999年相比,2010年(原報告沒寫這個日期,我根據上一條推斷的。)由處方止痛藥藥物過量造成的女性死亡率增加了400%,男性死亡率上升了265%。

(再對比本文開頭的無痛分娩數據,這也是無痛分娩技術應用率大大提升的時間)

3、因處方止痛藥攝入過量送去急診搶救的人當中,有1/30的幾率無力回天,宣告死亡。(有些人運氣好,藥物過量中毒之後救回來了)(注 2)

處方止痛藥在本文中是維可丁(Vicodin)和奧世康定(OxyContin)。前一種可能大家在《豪斯醫生》裡面聽說過吧?豪斯對這個藥物成癮,最後需要強制戒毒。後一種是一種鴉片製劑的止痛藥。

在12歲以上的人群中,有兩千萬美國人有藥物成癮的問題(注3)。兩千萬什麼概念?相當於一個北京市的人口總量。

最後再以一個故事來結束這篇文章:

我過去十年在美國有兩次牙齒出現問題,去看牙醫之後,牙醫都不假思索的給了我維可丁和奧世康定的處方。我當時拒絕了,牙醫非常驚訝的看著我。我說我怕藥物成癮,也怕藥物中毒。牙醫反而很慫勇,說你現在情況緊急,短期吃這些葯,沒關係的。他同時告訴我,我是他職業生涯當中第一個拒絕處方止痛藥的病人。我拒絕的原因是,當時覺得OTC的止痛藥足以控制,就不想用處方的。但是也跟醫生打了招呼,如果我覺得忍不下去了,能不能到時候再給我開處方葯來止痛。醫生很爽快的答應了。

講這個故事是想表達美國人對於疼痛的態度。疼痛是非常主觀的指標,美國的醫生開止痛藥處方的時候,只要病人說「我疼,我忍不了」,醫生就給開。

科技確實給我們的生活提供的大量的便利,以及大大提升了現代人的生活質量。但總有一些後果是科技發展過程中無法預測的。比如這個案例當中,美國在過去二十年中因為止痛藥攝入過量造成的死亡率翻了三倍。

在面對這麼多科技選擇的時候,我個人,心存敬畏,選擇從最溫和的措施開始,不到萬不得已不動用最鋒利的劍。

全世界1/3的止痛藥都銷售在了美國,美國人口只佔全球總人口的4.4%。總不能說美國人承擔了全世界1/3的疼痛吧。用美國無痛分娩技術作為參照系來對比中國這項技術的不普及,是個很偏頗的參照系。

PS:

我沒說採取無痛分娩就一定會導致藥物成癮,然後藥物中毒死亡啊,曲解我意思的人邏輯不過關。

無痛分娩技術還有一些隱藏的副作用,我就不在這篇文章里贅述了。

Reference:

1. 僑報網,美國早已普及的無痛分娩 中國為何推廣不了?,2017-9-6http://news.uschinapress.com/2017/0906/1119754.shtml

2.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CDC),Prescription Painkiller Overdoses: A Growing Epidemic, Especially Among Women,July 2013,https://www.cdc.gov/vitalsigns/prescriptionpainkilleroverdoses/index.html

3. Addiction Center, Statistics of Addiction in America:https://www.addictioncenter.com/addiction/addiction-statistics/

(全文完)

本文作者「葉眉」,現居Nashville/Davidson,目前已發表了12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葉眉」關注T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豆瓣 的精彩文章:

豆瓣日記:有了這幾款APP,你將同時擁有好看的皮囊和有趣的靈魂
豆瓣日記:陀思妥耶夫斯基:地火在黑暗處燃燒
豆瓣日記:舊銀幣改造個性吊墜
豆瓣日記:對酒成五人

TAG:每日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