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方月見證:奔向凈光的高處

東方月見證:奔向凈光的高處

| 東方月&孫云:我們一直在戀愛 |

視頻來自7Gtv

視頻講述了孫雲&東方月夫妻信主故事

孫云:杭州內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合伙人、設計總監,觀復博物館理事,高級室內建築設計師,中國建築學會會員。主要作品:中國最大的傳媒公司——光線傳媒的北京總部大樓內一萬多平方的空間,阿里巴巴總部大樓的內部空間,眾多品牌時裝的旗艦店。

一個是年輕有為的設計師,一個是青春靚麗的主持人,他人眼中的金童玉女。兩人因為愛走到一起,婚後各自的事業都發展迅速,但丈夫在杭州,妻子在北京,分隔兩地。面對重重挑戰與考驗,面對婚姻的七年之癢,他們本已無力繼續相愛,然而是什麼使這段瀕臨崩潰的婚姻得以被修復。

旁白說:而如今孫雲和東方月的愛情,也許沒有了閑步西湖的浪漫,但在基督的愛里卻充滿了質樸和包容的穩重,在上帝的愛里,找到了關係的秘訣,孫雲和東方月開始把這樣的愛分享出去......

奔向凈光的高處

文/東方月

一個人心裡的缺口究竟有多大?

一個人裡面的深淵究竟是否能被一個更深的事物填滿?

……

當我想到這些,就能感覺到一個巨大的不可抗力,它來自裡面,將人卷向無底的失望和虛空,就比如:我為什麼活著?我為什麼這麼忙忙碌碌地活著?我這麼忙忙碌碌地活著到底是想要一些什麼?這世界上有沒有最終能讓一個人真正覺得滿足的東西?

那時,我手中正在為要出版的新書寫作者介紹,我的介紹是:東方月,女,專欄作家,漫畫家,曾為中央電視台等中國媒體以及美國電視媒體作過十多年主持、策劃及撰稿。出版過作品:《心靈之約——東方月和100聽眾的故事》,散文漫畫集《塗塗畫畫》,《城裡有條發獃的魚》,小說《尋找跑跑》等……

這堆文字,粗淺地勾勒出一個人青春的前小半生所做過的值得一提的事。但是沒有人知道我心裡正要去往的方向,連我自己也不清晰。

追尋

1992年,在畢業不久後順利考進了當時轟動視聽界的杭州西湖之聲電台。作為傳媒專業的年輕畢業生,我的名字很快隨著電台一起成功地印在人們心裡。當我的聲音每夜飄蕩在城市上空,以至於被一些大學請去講座的時候,階梯教室的氣窗上都爬滿了學生。《心靈之約》《摩登談話》……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人在津津樂道這些節目。

25歲的那一年,我的第一本書《心靈之約——東方月和一百個聽眾的故事》出版了,簽名售書那一天,等待簽名的隊伍繞著彎從一條路到另一條路足足排了幾百米,那本書也連續幾個月在當地暢銷榜上有名。我總是努力地讓每件事情都做得令別人和自己滿意。在之後的幾年裡,我開始做電視,也開公司,畫漫畫,在報刊上開設專欄,出書……我做一切喜歡的事,也都做的還不錯。

上個世紀的最後一年,我辭去家鄉的公職,獨自一人來到中央電視台,應邀擔任了國際頻道《東方時尚》的撰稿和主持人。對於從事此番行業的人而言,這是一個最高的舞台。對我而言,背起大包離開故鄉,則同時意味著出發奔往夢想。說來奇怪,我的夢想竟然是:在過程中尋找夢想的終點。

——也就是說,我並不十分清楚我要什麼,但我希望有一天能弄明白。我相信不停地追求,是為了有一天不再追求;努力地狂奔,是為了有一天能停下腳步。有那麼一天我可以自由地生活。但是……哪一天呢?沒有答案。

在北京,後來又做了很多不同頻道的節目,比較順利地出版了圖文書籍《塗塗畫畫》和《城裡有條發獃的魚》。由於在央視的《東方時尚》以及上海製作的《In China》等節目,那時也常常被當作時尚界的名人出沒於各種派對。夢想照進現實,一切都在進行中。但是越來越多地,我似乎看見自己和身邊的那些成功人士心裡的真相,看見太多人為了名利而放下的尊嚴,看見太多人為了明天而忍受的今天……這個世界所炮製的泡沫般的熱鬧背後,心靈失去的恰恰是真實的自由。……

人有自由不斷去追尋,卻沒有自由停下追尋的腳步。這話實在道明了某種真相:為了自由,我們總在失去自由……這就好比有一種東西總在綁架自己,總惦記著去追,終於迷失在追尋的途中。1995年的一天,閑在家中,從書架上取下一部厚厚的書,外婆送的,一部全世界銷量最大而我卻從未好好讀過的書。我翻開,那上面寫著一句話——耶穌說:我來,是要叫你們得自由。

那個星期天,我就跑去教堂找外婆。

在這之前,外婆曾經多次跟我提起過耶穌,一個醫治人身體與靈魂的主,一個赦免與憐憫的主,一個智慧與能力的主,一個愛的主,一個被稱做是道路真理生命的主。我走進教堂,看見70多歲的外婆擠在小教堂的台階上,認真地記著筆記,臉上洋溢著年輕的光彩。台上,牧師正在佈道。我知道自己來,並不是僅僅來找外婆的,我知道我是來找什麼。那是1995年,我走進教堂的門口有很多人認識我,而那些人都認識的那位來「釋放人得自由」的主耶穌,我卻不認識。

之後,每個星期天我都去教堂「找外婆」,直到有一次,是一個聖餐主日。在常規的禮拜結束以後,牧師說:接下來是聖餐禮,沒有受洗的朋友可以離開,也可以留下來觀禮。我選擇了離開。

但就在走到大門口的時候,從背後傳來一首充滿了歡樂的合唱:「我深知所信的是誰,並且深信他能保全我交付他的,直到那日……」我的腳突然被釘在地上,站在那裡不得動彈。我背對著教堂,沒有人看見我淚流滿面,一個聲音在心裡說:我也要!我也要有一個未來,一個自由的未來,在一雙更大的手中被握著,在沒有盡頭的光明中前行著,直到那日……

洗禮是在1995年的7月。這是重生的日子。

然而,人生的故事並不就此完全嶄新,或許應該說,耶穌已經賜下新生命,而多數時間我們仍舊活在自我的生命里。甚至我覺得有兩個自己在裡面爭吵,經常處在使徒保羅的境地:我知道好的,卻不能去做;知道不好的,卻總要去做。就這樣,我一面尋找上帝給予的人生的意義,一面繼續尋找著自己對生活價值的肯定。

去了北京之後,有兩年時間我同時還接了其他城市的節目,每十天左右就在南北兩地間飛一次。每次當飛機拎上半空,所有的事物歪歪斜斜地落到腳下,越來越小,越來越遠,我就在想:人是何其渺小啊,人算什麼呢,竟被上帝如此眷顧著,人就算賺得了全世界又怎樣呢?……

就在那次回來之前,我的一個朋友,一個與我同時間去北京的已經打拚得蒸蒸日上的女孩,竟在一次意外中死於一瞬間。我開始認真地回到主裡面來思想很多問題。肉體的生命何等短暫而有限,人生的旅程就是一列火車,而那之後的去處,才是一個永遠的選擇。人在地上建立的不過是一個帳篷,再華麗再奢靡,仍然是帳篷;而那天上預備的,卻是一座有根有基的榮美之城。

一百年就是兩個郵筒間的一封信,青春就過去了,奮鬥就過去了,等待就過去了,悔恨就過去了,回憶就過去了,生命就過去了。有一日天地都要像一件舊衣服那樣廢去,有一天我們都會不存在。……然而……這是何等華麗的奧秘:我們不是被遺忘在一個毫無目的旋轉的星球上的渺小生物!我們地上的帳篷早晚要拆毀,真正的家卻在一個永遠的城裡,那是生命之旅真正的去處。嬰兒在母腹中結束9個月的旅程時,總是哭著來到世界;同樣,所有的人都為人生篇章的結束痛哭的時候,你無法知道彼岸正在歡樂地揚手:瞧,他來了!

我愛你。在那條永不枯竭的河流里。

這是小說《尋找跑跑》中的一段。在2004年底的海嘯之後我創作了這部小說。主人公不是我,卻又就是我自己,一個不斷奔跑著尋找生命意義的人。

回歸

回看受洗後的這些年月,其實上帝的手一直都在帶領。上帝對我們有一個計劃,一個真正踏實的計劃,是存到永遠的。不管你怎麼背離,上帝仍然要帶領你回到他為你預備的「迦南美地」,而在這之前,我們必須首先離開「埃及」,離開那個屬於世界的泡影般的繁榮。

在北京,我很奇妙地被帶到了教會的小組,結識了一群愛主的姐妹和弟兄。每次只有在這樣的聚會過後,我發覺我的心才是充實的,好象收穫了說不出的喜樂平安,有著別的一切都替代不了的滿足感。

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篇16)

每當念到這些聖經上的話語,就有光使我心裡燃起一片明亮。歡愉可以在每一天找到,卻也很快失去;而喜樂則是一條河流,一個泉源,源源不斷地流在枯槁的生命中。喜樂是主耶穌在人生命深處的供應。我感到我的生命正與那個源泉越來越接近。

2003年底,上帝關上了我正展開的一道道事業之門,提醒我回家。雖然不明白,但還是選擇了順服,我知道,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我辭別了國內外的工作,回到家鄉杭州。而之後我才明白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

在去北京之前我就結婚了。但是奔波追逐的生活使當時都太年輕的兩個人很快陷入了困頓。愛是什麼?有永遠嗎?看身邊的朋友,結了婚的基本都離了,愛得死去活來的基本都散了。有人說愛就是一場化學反應,到最後左手握右手。

那些年雖然名義上還在一起,我和先生卻各自過著單身的日子。聖經說:神就是愛。這句話漸漸顯明它的意義:愛不僅僅是一個要求,愛是一種力量。而神就是愛,當你無法再愛的時候,他就是再次點燃你愛的一種力量。那一次回家,我清楚地知道是主親自在我們的家中注入了他的愛情,他讓我用一種無法形容的新鮮來注視我的愛人。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林前13)

這些話語帶著主的大能,更新了我的心意,我對待婚姻對待丈夫的態度完全改變了。我重新用一種新鮮的愛情來點燃這個家。這一切讓我的先生覺得詫異!他無法抗拒如此真實的愛,無法抗拒這位給予愛的主,就在那年夏天他也受洗歸主。從此以後是主耶穌的愛實實在在地活在這個關係中。在我們的新房子里他把一句話刻在牆壁上:基督是我家之主。

人常常給自己制定目標,但是人從來不知道,上帝對人有一個更高遠的目標,比我們自己更偉大,更無限。從我回到家鄉杭州的那年起,我和先生就清楚領受了一個我們自己從來沒想過的使命,那時其實我已經開始在杭州的教會事奉,也在每年的聖誕節都擔任聖誕晚會的總策劃以及主持,但這個決定仍實實在在改變了我們接下來所有的人生,那就是:我們要站在一起,用我們的家去幫助身邊更多的家庭獲得修復,幫助更多孤獨的靈魂找到歸宿!

就這樣,就在2003年底我們開始了一條事奉的道路,成為上帝的僕人。

奉獻

我們開始帶領身邊的朋友一起追求福音。第一次聚會只有五個人:兩個受過洗的小基督徒帶著三個從未聽過福音的朋友。我在每個星期固定的日子做好晚飯,擺好桌椅,預備好功課,一個一個地請朋友們過來。

在固定每周聚會的8個月之後,第一批人終於在一個春天的傍晚受洗了!那真是初熟的果子。記得那天下起很細的小雨,我們在一泉清冽的溪水中請來牧師為每一個人施洗。最後一位下水後,我們唱起《雲上太陽》:雲上太陽它總不改變,雖然小雨灑在臉上……

就在那時,山那邊的天空突然升起一抹晚霞,雨停了,霞光由遠及近,一直鋪向我們所在的山谷,火燒雲越來越熾烈,終於呈現出一個巨大的十字!我們望著不可思議的天,每個人都驚呼起來!我流著淚說主啊!你的信實我看見了,你的奇妙真是我測不透的!我深知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我不曉得前面的道路,但我知道前面有你!……

轉眼6年多過去了,一切都不同了。借著主自己預備的這個大家庭,借著他親自鋪設的道路,我看見一個又一個生命改變後帶著新的力量進入世界成為光和鹽。每當這時,我就流淚感恩。

從一個心靈流浪的藝術家到一個需要紀律的傳道者,上帝對一個人的塑造可謂奇妙。我們有一處居所,是在郊區的茶園之中,這是個歸隱於世的大好地方,閑來寫寫畫畫,兩個人弄點吃的過過小日子。這個園子被許多人羨慕。

然而就在我們決心成為上帝僕人的那天起,就與那片美麗的茶園漸行漸遠。一周七天,日曆上幾乎寫滿每天需要去見的人和做的事。有一天我偶爾回到茶園休息,我說主我累。上帝讓我看見有多少人與我一樣在尋找人生的答案,有多少人與我一樣需要一個從混亂中被恢復的生命,多少人需要得身心的醫治,多少人的家需要有一個值得盼望的未來……

他告訴我他恢復我的生命,正是為了讓我可以去幫助更多人恢復他們的生命。他使我看見人真正的價值,不是在於為自己獲得了多少,而是在我的使命中活出了多少。我重新對主說,我願意。無論要附上什麼樣的代價。

這些年,我們所結的每個果子都是恩典的果子。而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深領受神對於我這個小小的僕人的恩典。上帝的手就這樣一直做在我和我們的家中。

雖然後來我和我先生都接受了知識裝備,也看見了自己的成長,然而在服侍中最刻骨銘心的,依然是不斷的破碎,幾乎每一天都在破碎中成長,這好象是主最想在我身上做的一件事:將這個世界烙在我身上的價值體系徹底擊碎,重新建造他在我裡面的生命。

我的小說《尋找跑跑》在出版的過程中我已經在教會服事了。然而出版卻並不順利,從完稿到出版歷經一年半,其間一波三折。這是描述當下年輕一代生活狀況的小說,描述了某種困惑,某種追尋,也提供了福音的奧秘。我為整部書稿畫了插圖。我希望借著書來讓人有接近福音的思考,我希望借著書榮耀上帝。就這樣,我等待著出版。而我發現等待出版的過程,正是不斷地在破碎原有的成功體系在我裡面的根的過程。

為上帝而活,這句話很多人會說,但是真正地為上帝而活則意味著完全的自我否定,不竊取一絲屬於他的榮耀。這個區分是謹慎的,是需要敏銳的。神一層一層地剝去我裡面世界的本質,借著試煉使得屬於上帝本質的光芒能夠從人身上活出來!

小說出版後出版社在新華書店安排了一次簽名銷售。去洽談的時候,書店負責人一再緊張地問:明天會有人來的吧?如今圖書市場很不好啊,很多名人的簽名售書現場都很冷清啊……離開書店我也沮喪了。

羅馬書11章36節說: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他,歸於他……。

如果我相信一切是出於神,那麼就該將一切重擔卸下而完全地依靠神,如此,一切所成就的榮耀也就完全地歸於神而不再屬於自己了。那天晚上的禱告中我對主說:主啊,求你將我隱藏在你的十字架中。而主回應我的話說:我乃是要將你隱藏在十字架的光芒中!

第二天,書店迎來了一個奇異的場面。還沒有到簽售時間,等待簽售的隊伍已經安靜地繞行在書店的每個空隙。那位緊張的負責人不得不一批批地將所有的書搬出來直到倉庫中最後一本!半天時間,竟突破了書店長久以來的銷售記錄。來買書的,不少都是來自教會,他們中有許多我不認識,有許多卻正是最初在我們家中得救的弟兄姐妹!十字架隱藏了我,而我也恍然大晤:那能照亮我的,正是十字架的光芒!——愛的光芒,犧牲的光芒,給予的光芒,謙卑的光芒,仁慈的光芒……神是眾光之父,而我,一個小小的孩子,因著與他接近,也要與他同行在凈光的高處。

謙卑、忍耐、舍己……這些品格,是當一個人結出外面福音的果子時,上帝要結在人裡面的生命的果子。神最在乎的,不是你為他做了多麼大的事,而是,他讓你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佐之佑之 的精彩文章:

照主的心意奉養父母

TAG:佐之佑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