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清帝國陸軍最後的脊樑——放棄撤退,中炮殉國的名將聶士成

大清帝國陸軍最後的脊樑——放棄撤退,中炮殉國的名將聶士成

大清帝國陸軍最後的脊樑——放棄撤退,中炮殉國的名將聶士成

聶士成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末,義和團運動起于山東,數月後即蔓延至京畿地區。團民仇視外洋事物,沿途燒毀教堂、商店,拆除鐵路、郵局、電線等設施。妄圖藉助義和團以抵擋洋人的慈禧太后開始允許義和團進駐北京,團民開始攻擊外國使館、教堂及車站,四處搜殺洋人。駐京各國公使向清廷發布聯合照會,要求清廷鎮壓義和團並保護各國使館安全,但遭到清廷拒絕。隨後由英國海軍將領西摩爾率領的八國聯軍開始向北京進發,這就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一位悲情的愛國將領將走完自己光輝的一生,他就是大清帝國陸軍最後的脊樑----淮軍名將聶士成。

大清帝國陸軍最後的脊樑——放棄撤退,中炮殉國的名將聶士成

聶士成部士兵

聶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自幼好行俠仗義,後投身軍旅,開始了四十年戎馬生涯。初隨團練大臣袁甲三部討捻軍,後又改隸淮軍劉銘傳部,隨軍攻克太平軍據守的太倉、鎮洋、崑山、新陽、吳江、震澤等地,以功賞力勇巴圖魯名號。1892年(光緒十八年)3月,以鎮壓熱河金丹教叛亂有功,賞穿黃馬褂,補授山西太原鎮總兵。甲午戰爭爆發後,聶士成隨提督葉志超援朝,駐軍牙山。聶士成隨後參加鴨綠江江防之戰,堅守虎山,組織摩天嶺防禦戰,雪夜奇襲連山關,殺敵甚重,擊斃日軍將領富剛三造,取得清軍為數不多的幾場勝利。之後清廷調聶士成所部入關回防津沽,因功補授直隸提督,主持天津沿海防務。

大清帝國陸軍最後的脊樑——放棄撤退,中炮殉國的名將聶士成

在大沽口登陸的八國聯軍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冬,聶士成奉命總統直隸淮練各軍,朝廷以聶士成「公忠篤實,練兵有方"賜紫禁城內騎馬。義和團運動興起之後,團民沿途拆除鐵路電線等設施,聶奉命率部保護京津地區鐵路,在遭義和團襲擊時,擊殺團民數百人,由此與義和團讎隙日深。清廷對義和團政策剿撫不定,使得京畿一帶局勢難以控制,最後招致八國聯軍入侵。1900年5月大沽炮台失守,聯軍隨後在天津與聶士成部交戰。六月下旬,聶士成奉命攻打天津租界,而義和團則乘機四處焚掠,聶士成派兵鎮壓,從而招致義和團妒恨,並詆毀聶士成通敵,清廷下旨督責,令其革職留任。氣憤之餘的聶士成大呼:「上不諒於朝廷,下見逼於拳匪,非一死無以自明!」。於是每次戰鬥均親上前線督戰,以至於八國聯軍都稱聶軍:「自與中國交兵以來,從未遇此勇悍之軍」!。

大清帝國陸軍最後的脊樑——放棄撤退,中炮殉國的名將聶士成

與聯軍作戰的清軍

然而令人目眥盡裂的是聶軍與聯軍激戰之時,義和團民到聶家抓走聶士成的母親、妻子及女兒,聶士成派兵追趕,卻被誣陷通敵。七月九日,抱著必死決心的聶士成身著朝服,外披九年前清廷御賜的黃馬褂,與聯軍在八里台激戰時中炮陣亡,時年六十四歲。而義和團本要戮聶屍,因聯軍追至才倖免,後來德軍將破碎的聶屍包裹後轉交清軍。聶士成陣亡後,清廷竟下詔稱聶士成「誤國喪身,實堪痛恨,姑念前功,准予恤典」(如此之朝廷,怎能不亡)。直到1902年,在袁世凱的努力下,清廷才追贈聶士成太子少保,照提督陣亡例賜恤,加恩予謚,謚號忠節,並在天津、合肥建立專祠。袁世凱曾言:「該提督秉性忠貞,踐履純篤,事親極孝,居官極廉,馭眾嚴而有恩,遇事勇而有斷,沉毅果敢,威重絕倫......以身殉難,跡其苦戰授命,武臣中實惟該故提督一人。」算是對聶士成最為中肯的評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誌 的精彩文章:

「樂不思蜀」的蜀後主劉禪真的是個徹頭徹尾的昏君嗎?
美聯社記者鏡頭下的朝鮮平壤,有著高樓大廈,充滿時尚的人們!
被稱為「包打洋人」的遼西巨匪,抗擊沙俄,最後被張作霖誘殺!
史上最悲慘的國舅——協助外甥登上皇位,最後卻抄家流放自縊而死
1955年宣傳畫中的中國女性,以熱愛勞動為榮!

TAG:歷史人物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