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Food Startup就是開餐廳?別鬧,這裡可能有未來十年最熱風口!

Food Startup就是開餐廳?別鬧,這裡可能有未來十年最熱風口!

「投資就是要投風口,AI,VR,總之互聯網才是王道。」當某位不知來歷的投資人講出這句話的時候,小探手裡的冰淇淋球默默掉到了地上。

小探迅速蹲下身整理了一下現場,然後默不作聲地轉身走開。不知道有多少投資人與他有著相同的見解。當他們一股腦兒注視著互聯網上的大生意時,卻忽略了在互聯網以外,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方方面面,其實都蘊藏著無限創新的可能。而真正能提高我們生活質量的新產品,無論在哪個產業,都有著巨大商機。

所以這次,小探想從最容易被人忽視的食物產業說起。小探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曾經問我:「Food Startup是不是就是發明幾種飲料或是開一家新餐廳?」這種刻板印象在亞馬遜高價收購Whole Foods之後也並沒有改變。在他們看來,這件事只屬於科技界,零售界或是金融界。

然而,並沒有多少人意識到,這次併購對於與Whole Foods最為相關的食物業,尤其是食物創新界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究竟食物產業在新經濟模式和新科技的加持下將要發生哪些變化?在人口增長,污染加劇,食品壓力不斷增大的今天,Food Startup是否可以減緩危機甚至解決棘手的食物問題?食品產業又將孕育哪些還不為人所知的投資熱點?密探此次專門探訪了紐約一家著名的食物創業加速器(Food-X)。記錄下了其總經理Andrew Ive對不斷與高新科技產業接軌的食物業未來十年風口的展望。

出乎本密探意料的是,在接受此次採訪之前,我被邀請去參加了加速器本次畢業項目的demo環節。「與其聽我枯燥的說理,不如來了解我們正在加速哪些項目。我相信聽完他們的介紹之後,你自然就可以看到我們對於未來的藍圖了。」

(由於以下介紹的大多是初創企業,其產品功能並未完全接受市場檢驗,密探在報道中會盡量持保守態度,也請讀者批判地閱讀。)

Wastless.co

Uber和Airbnb等新興企業除了帶來了共享經濟模式還帶來了什麼?這一次的明星項目Wasteless.co的創始人說,是Dynamic Pricing(動態定價,即通過供需關係決定即時價格)。當旅遊住宿和出行都可以通過這樣一種動態定價的方式,去最大限度的利用資源並獲取收益時,食物產業為什麼不可以呢?

於是他們瞄準了食品零售業。

或許你從未注意,美國大型超市平均每家每天處理的過期食物的價值超過2300美元,而這一共為美國零售業帶來了5700萬的年損失。雖然我們都聽說過,超市會將即將過期的食物放在貨架前端,以期顧客會在無意中拿走保質期更短的商品,但是這種小伎倆對超市的正面影響並不顯著。

「可是如果保質期越近的商品價格越低呢?是否消費者就更加願意去購買這些即將被丟到垃圾桶裡面,但其實並沒有壞掉的水果和酸奶呢?」

基於這個理念,Wasteless.co的創始人們利用實時追蹤裝置和人工智慧模型,大量收集顧客對於各種快要過期的產品的心理價位,然後通過衡量大型超市的貨品存量和銷售情況,給予不同時間段的同一產品不同定價。例如一份凱撒沙拉,剛剛上架和保質期只剩兩個星期,一個星期的各有一個價格,顧客可以自行選擇。Wasteless.co的最終目的是達到三贏:超市可以減少損失並提高總體利潤, 顧客可以獲得更多更便宜的選擇,而我們的地球可以成為最大贏家。同時,因為每一個產品都可以被及時追蹤,Wastless.co希望商場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到不同品牌的銷售與庫存情況。在這些精確搜集的數據被細心分析後,商場可以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進貨計劃。

Word from Managing Director:

「所以你是要問我關於亞馬遜收購Whole Foods怎麼看嗎?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零售業如果故步自封,將根本無法解決現存的眾多問題。而當亞馬遜這樣以創新為重中之重的科技巨頭主動加入遊戲,戰局就完全不同。我相信食物零售業將會被逼迫著進行科技革新,運用現有科技手段不斷提高效率和利潤。整個零售行業的智能系統升級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而這,將會給Wasteless.co這樣勇於創新,並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食品科技項目巨大的發展機會。所以,我一直抱持著非常樂觀的態度。」

Rise Product

同樣關注食物浪費的還有Rise Product,一個將釀完酒後剩下的大麥殘渣加工成高蛋白質麵粉的創業企業。整個過程包括脫水,高溫消毒,再脫水,碾磨和細篩。而原材料大麥的不同會賦予最終成品不同的香味與口感,甚至是不同的色澤。更重要的是,整個Rise Product的團隊將釀酒廠和麵包工坊連進了同一個網路,使得食物資源可以在不同的食品行業中流動,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食物的使用效率。

Rise Product先前已經被OpenIDEO評選為解決食物浪費的最佳想法之一。如今他們在建立更優的經營模式的同時,還在不斷改善其麵粉的口感。

Rise Product想說的,是被浪費的食物不一定是不好吃的食物,是by-product(副產品/經過加工的原料)不一定不可以做大餐。而這種固有思維模式的改變,才是創業團隊「創新」的意義。

Word from Managing Director:

「除了智能系統升級,食物界會永恆地重視對食物自身的創新。我們可以怎樣引入新原料?如何創造性地改變已有原料?尤其是如何改變我們對一些食品資源的刻板偏見?食物產業的發展永遠要著眼於食物本身。從農業生產到加工製造,這中間有非常多可以減少浪費,提高使用率的環節,而如果創業者願意在這些方面下功夫,未來的發展前景也非常好。」

Yomee, All Beauty Drink and Foodie Trip

同樣想要改變人們固有飲食習慣的還有Yomee,一個專註於製造家用酸奶機的團隊。在Juicero成為了矽谷投資界不可觸碰的傷痛之後,智能廚具成為了鮮有人再敢去趟雷的領域。可是Yomee的CEO認為,喜愛廚房的人們有權利去期待更為智能更為好用的廚具。而他的出發點,是在許多飲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酸奶。

Yomee的目標客戶是大城市的中產白領與家庭主婦(煮夫)。他們想要創造的使用場景,是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當你想要品嘗新鮮的,不含過多添加劑的酸奶時,你可以通過他們的設備非常簡便地製作出各種口味的Yogurt。不僅滿足口腹之慾,還能增添烹飪的樂趣。

雖然由於Juicero的前車之鑒,密探在成品並沒有發布之前對最終的產品持有保守的態度。但是看著創業者不顧困難前赴後繼也要進入智能廚具的領域,只能說這個產業留給真正優秀的產品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同樣瞄準了某一類細分客戶的All Beauty Drink打的是收入優渥的女性消費者的算盤。創始人Camille Varlet想要將喝水和美容聯繫起來。「為什麼變美一定是在表面塗脂抹粉,而不是從內里去改變你的肌膚和身體狀況呢?要知道,肌膚是人最大的器官。只有養好自己的肌膚,你才能真正變得美麗。而All Beauty Drink就是要讓喝水變成變美的途徑。」他們表示自家產品中含有15種維他命和營養元素,讓肌膚真正在補水的過程中獲得滋養。而他們想要打造的,是女性美容飲料的獨特品牌,是都市女性可以在群體中炫耀並享受的場景。

最後,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食物消費體驗,是旅行中的美食。而Foodie Trip就是看準了日益壯大的旅行和美食愛好者的市場,通過提供熱門旅行地點的美食特色旅行(多為徒步觀光),來豐富旅人的體驗。Foodie Trip鼓勵所有願意分享自己家鄉美食的人成為導遊,設計開展當地特色食品旅行,還能賺取外快。而驢者可以在他們的平台上搜索某一目的地的所有旅行,以吃會友, 獲得眼界與胃口的雙重滿足。如今,他們的美食旅行選項已經囊括了全世界42個國家,69個城市。雖然因為創建不久,用戶的數量和活躍度都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是將食物業和其他產業創造性地聯繫起來,這是Foodie Trip為創業者提供的一個新思路。

Word from Managing Director:

「在未來食物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品牌需要非常明確的了解每個產品的目標客戶。通過細分客戶,打造差異性品牌,更多的食物創新項目可以存活下來。而消費者也必將獲得更加豐富的,更加切合其個性化需求的食物消費體驗。」

總體來看?

「雖然您提出了以上三個發展方向,但是總體來看,您認為食物產業的創業與之前相比是更加簡單還是更難了呢?

Andrew沉吟了半晌,緩緩說道:「我認為,整體來看,在如今的食物產業創業比之前要便利很多。要知道,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正在進入食品領域,尤其是在他們意識到這裡可能帶來更優厚的回報的時候。而另一邊,很多食品巨頭,例如百事,雀巢等,也都認識到投資創業企業,掌握創新血液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大企業都在設置專門的投資基金來支持創業者和有前途的創新想法。因此,整個投資環境會食物創業企業是很友好的。」

「同時,我認為另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食物創業的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在變得越來越好。舉例來說,我們有了越來越多Commercial Kitchen,在這裡,租借食物創新所需的設備和原料越來越容易。越來越多年輕的創業者在這樣的條件支持下,可以去嘗試實現自己的想法。而食物創業企業最初階段所需要的投資也因此下降,使得投資人願意去投資更多的產品,做更多的嘗試。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可是,即使現在的大環境非常樂觀,我們也看到了許多食物創業人在創業道路上遇到了非常多的阻礙。所以請問您對正在食物界努力創新的人們有什麼建議嗎?」看著台上台下眼裡充滿希望的創業者們,我問出了一個看起來頗為不合時宜的問題。

Andrew笑了。他的眼神告訴我,他會告訴我一個我絕對沒有想過的建議。

「你知道嗎?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研究了眾多創業項目,尤其是食物圈創業團隊的成功與失敗。而我們最後得出的最重要的結果,就是如果你擁有一個創業團隊,而不是單槍匹馬地進行創業,你的成功幾率會大幅度提升。所以我建議創業者努力去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只有同伴的互相鼓勵與友善質疑才能為整個項目保駕護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哥大工程學院的實驗室里,藏著多少創新秘密
未來人們將如何採買食物?讓最In的概念市集告訴你
無線充電技術解讀
紅杉.真格 AI 雙城記
為什麼我不會買 iPhone X?

TAG:矽谷密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