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最牛的自薦書:《滕王閣序》

史上最牛的自薦書:《滕王閣序》

小刀說課系列之三十九

史上最牛的自薦書:《滕王閣序》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為慶祝滕王閣翻新工程完成,都督閻公於九月九日重陽節在滕王閣大會賓客,席間讓眾人寫詩以賀,實則欲讓其婿吳子章作序以彰其名。

卻不料正在眾人假意謙讓之時,王勃卻提筆就作。閻公初以更衣(上廁所)為名,憤然離席,專派人伺其下筆,然後折辱之。初聞「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閻公覺得「亦是老生常談」;接下來「星分翼軫,地接衡廬」,公聞之,沉吟不言;及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乃大驚「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出立於勃側而觀,遂亟請宴所,極歡而罷。

有學者說王勃此文本打算寫點詩文混吃混喝,沒想到居然落了這樣一個不朽之名,也是神來之筆了。但事實如此嗎?我們在去掉這些傳奇的影子後,再來看王勃這篇文章,顯然是目的性很強的。

他做此文,絕非為吹捧閻都督執政方針多麼正確,百姓如何安居樂業,生活多麼幸福;也不為描摹南昌城的風景有多麼秀美。他寫作此文,又不顧禮數,搶先發布,目的顯然是為了讓閻都督認可自己、承認自己,給自己一個重返仕途的機會的,所以我們說,這篇《滕王閣序》實際上是一篇《自薦書》。

王勃少年成名,受到皇上讚許後未及弱冠便出仕為官,但因年輕氣盛,接連被貶;先有《《檄英王雞文》觸犯天顏被逐出都城,緊接著又有人誣他擅殺官奴,虢州參軍之位也被革職,父親也因此而被貶交趾。王勃此次路經南昌就是為了去探望自己的父親,恰好趕上閻都督的聚會,他便趁機賦詩一首,甚至於不顧閻都督事先之安排撰文一篇,在文中極盡浮華之筆對南昌和滕王閣及與會嘉賓誇讚無限,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讓諸位領導開心,好提拔於他而已。

從開頭「豫章故居」到「極娛游於暇日」句,王勃從地理位置、歷史傳承、物阜民豐、人傑地靈、山川形勝等各個方面對滕王閣周遭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進行了「宇宙級」的誇讚。

大家可能覺得我這個「宇宙級」用得有點過,實則不然。能用一篇成語字典級別的文字來形容一個地方的美麗,而且還是原創已經十分了不起;再要細看行文,無論是鋪陳渲染,還是遣詞造句,王勃在本文中錘鍊文字技藝之高超,慢說當時,便是千百年來也無人能及,說是「宇宙級」毫不為過。

如若不信,且看這一部分中的「人傑地靈、俊采星馳、勝友如雲、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層巒聳翠、鶴汀鳧渚、鐘鳴鼎食、舸艦迷津、雲銷雨霽、漁舟唱晚」,哪個拽出來不是高頻靚詞?除五體投地外,無其他選擇足以表達我們的欽佩。

所以說,雖然客觀上講,王勃自己和我們都知道這部分大多是在說假意奉承話,但能把夸人的詞語和句子調配成這種水平,那也是超凡入聖的絕筆了,我們只能是大寫一個服字!

那麼除去這些過譽之詞外,王勃還寫了什麼真話呢?我們往下看,從「天高地迥」到「奏流水以何慚」都是真話。但這段真話也是分層次的,如果你是個暗黑派,那麼你就從「天高地迥」看到「李廣難封」結束即可,如果你是理想派,那你就從「屈賈誼於長沙」看起。

下面我們就分為兩部分來看一下這段內容:

第一部分,從「天高地迥」到「李廣難封」,就是當下王勃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寫得是悲從中來,叫人難受:天高地闊、宇宙無窮,生命有限、功名難就,關山難越、萍水相逢,失路之人、他鄉之客又何以能夠得到大人們的眷顧?怪只怪命途多舛、命運不濟,我便如馮唐、李廣一樣,空有報國之心卻無報國之門啊!

這是不是真話?肯定是啊,但你老說真話,領導能喜歡嗎?「命苦不能怨父母,點背不能怪社會」,這是入世的規則,你要站在體制的面前抱怨體制,體制是不會接納你的。所以在「說可憐」結束之後,你就得趕緊表決心,要不然你的政治生涯永遠不會開始。

於是,王勃趕緊收拾了自己的心情,立刻轉入了第二部分:「表決心」這個環節,從「屈賈誼於長沙」始,到「奏流水以何慚」結束。

首先他說賈誼、梁鴻都是不可取的,賈誼被貶長沙,難道說漢文帝不是個聖明的君王?梁鴻被迫逃到海邊,難道說漢章帝治下的朝代不夠清明?這都是自己做下的孽啊!王勃為何這麼說?這是在自我懺悔啊,你不是沒有機會效力朝廷,誰讓你得罪朝廷的?所謂「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你要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還要學會見機行事,你再不能跟領導對著幹了,知道?

接著,他寫「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之句,目的是為了表明自己仍還有一片赤誠的報國之志的,雖然我現在被貶、被趕了,但我重返朝廷、建功立業的心仍是熱的,絕不摻假!「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之句,是說自己雖然處在人生的低谷,浪費了許多大好光陰,但是幡然悔悟之後的我認為一切還都來得及,而且這些磨礪也給了我教訓,我會更加清醒地知道我該做什麼,我該怎麼做。

接著,他又舉了兩個人物的例子來表明自己的心跡:一個是為官清廉但不能為朝廷重用的孟嘗,一個是恃才自傲的阮籍。舉孟嘗的目的是說自己其實也是一個清官,只是朝廷不願意重用我罷了;舉阮籍的目的是批評阮籍,即便朝廷不重用自己也不能放任自流、宣洩不滿。

到這裡,王勃覺得可能自己的決心表得還不夠,最後又綴上了三個人物來說明自己的一片報國之心:一個是漢武帝時代的終軍,一個是投筆從戎的班超,還有一個是「願乘長風破萬里浪」的宗愨。

王勃為何會如此反覆強化自己的報國之心呢?兩個原因:一為打動當權者和朝廷,讓他們能認可自己;二為激勵自己,不再頹靡,重拾信心,建功立業。這其實沒有什麼可以批評的,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讀書人「學而優則仕」,進入官場,報效朝廷,建功立業,這是很正常的人生途徑,也是合理地選擇。所以,王勃這篇《自薦書》里,有過譽之處也罷,有過分急切的為官之心也好,都是在我們可以理解的範疇以內。

在這之後,文章的內容基本就是客套話和格式型的結尾罷了,沒有過多需要解釋的內容了,我們不做分析。

《核桃灣》簡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葉之秋讀書 的精彩文章:

公理與私情——論秦始皇刻碑
鴻鈞老祖為何要滅商興周?
封神吸干龜靈聖母血肉的神秘蚊子究竟啥來歷?
九頭獅子青牛精那麼厲害,為什麼要給人當坐騎?
誰是最強大羅金仙?前兩名千年成聖,孔宣屈居第三!(下)

TAG:葉之秋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