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幼兒:避免不當管教方式
歡迎點上面【親子關係】訂閱賬號!
教導寶寶的時候,難免會不小心犯錯,使用一些不當的管教方式,像是吼叫、打屁股、羞辱。但這些方式對孩子來說都只有不好的影響,沒辦法讓兒童有良好的行為。因此,應該要避免使用這些不良的管教方式。
一、不當的管教方式有哪些
1、吼叫大聲咆哮
幾乎沒有父母沒對孩子吼叫過,但長期來說,這是無益的。這會導致孩子對父母的話置之不理,也就是不會聽話。很快的孩子會對你的嚷嚷麻木,變的免疫。
2、不斷嘮叨孩子
嘮叨等於教導孩子不需要負責,因為他們不需要記住該做什麼事,父母都會反覆叮囑,讓孩子更不負責任。嘮叨也會鼓勵孩子爭辯和承諾,取代採取行動。
3、反覆威脅孩子
如果你總是反覆威脅,而沒有堅持完成,孩子就會知道你說的頭幾次都不是認真的。當你決定要堅持時,只威脅要拿走特權和處罰,一致的紀律是必要的。
4、冗長訓話責備
孩子在經過一個冗長訓話後,通常只是更加不理會父母,不會注意到自己的錯誤。你應該要簡要的說明你希望的改變,以及期望的原因。
5、羞辱你的孩子
使用羞辱來處罰你的孩子只是帶給他難堪,並不會有幫助。孩子受屈辱只會助長他的憤怒,讓行為更糟。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處理,就尋求專家的幫助。
6、處罰無關結果
使用和不當行為完全無關的處罰會讓孩子混淆。例如說孩子和兄弟打架,你處罰他罰寫「我不會打弟弟」而不是教導和平解決衝突,這樣可能讓他討厭寫作。
7、處罰太過嚴重
有些家長因為憤怒而處罰太過嚴重,像是禁足一年。但這樣失去特權太久,反而讓孩子沒有表現的動力,甚至放棄。孩子應該要知道可以做什麼來恢復特權。
8、打孩子的屁股
打孩子的屁股就像是樹立暴力的典範,會讓孩子混淆,因為你教導不能打人,但卻打他。美國小兒科學會勸阻家長不要使用體罰,但很多家長還是繼續打孩子。
二、爸媽常犯的育兒錯誤有哪些
1、沒有積極關注
當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積極關注時,常常會導致行為問題。積極的關注孩子可以降低尋求注意力的行為,像是抱怨、發脾氣等惱人行為。
2、注意短期效果
另一個很大的育兒錯誤是只著眼在短期的效果,良好的紀律管教應該要著重長遠孩子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成為一個健康、負責的成年人。
3、沒有書面規則
沒有明確的規則會讓孩子混亂,不清楚要做什麼。有時候問題是在父母雙方對規則的解釋不一樣,導致孩子認為一個是白臉一個是黑臉。
4、沒有管理計畫
要管理行為的問題最好是主動而不是被動。因此,花一些時間來制定一個全面的行為計畫來管理行為問題,這樣很容易追蹤孩子的進步,並在必要時進行更改。
【往期精選】
兒童智力發展 了解各階段的成長
強化親子關係 發展孩子性格
親子教育:如何鼓勵激勵孩子
教導幼兒健康習慣 改正不良行為


※了解孩子行為不當原因 家長必看
※保護兒童安全 避免陌生人危險
※協助孩子做功課 建立良好工作區
※兒童應學自律 爸媽協助建立
※孩子不敬?爸媽教導如何行為恭敬
TAG: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