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賺錢」要避免成「苦力」

「賺錢」要避免成「苦力」

雷軍在一次採訪中坦言,自己是個聰明且勤奮的人,但是身邊比自己聰明、勤奮的人比比皆是,自己根本在這兩方面不佔絕對的優勢,聰明、勤奮只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那麼雷軍如何在眾人中凸顯,建立自己的商業王國「小米」的呢?雷軍倒出其中奧秘,奧秘只有兩個字:借勢。所謂借勢就是順勢而為。

不知大家有沒有觀察過帆船比賽,帆船手就是靠不斷的掌握風向,通過對風向的感知,來調整船帆,進而藉助風力調整前進的方向或者是提升前進的速度,所以帆船手所做的事情就是「找風」並「借力」。

筆者置身於互聯網行業,最近短視頻如火如荼,但是大家可知,在6年前甚至更早的時間,短視頻平台就已經出現了,很多企業等到真正風口來臨的時候,不是資金斷裂就是因為總是看不到希望而轉型做了其他,結果真正成就起來的不一定是先驅們,因為他們已經成為了「烈士」,而是那些抓住機遇,時勢造英雄的「壯士」,最終站在了聚光燈下,大紅大紫且賺得缽滿金滿。

那麼如何才能找到風口並成功借力?

一、學會「找風」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為什麼6年前短視頻行業沒有發展起來,我們知道短視頻平台是需要有供需雙方的,供方為「內容創造者」,需方為「內容消費者」,試想6年前智能手機、網路條件,甚至是手機資費都沒有現在如此之成熟,隨著移動互聯的發展,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拿出手機拍攝記錄身邊的一切,甚至很多第三方美化拍攝效果的工具也層出不窮,這樣一個普通人只要稍具想法,就能拍攝出像模像樣的視頻。

另外,新一代的網民更加具有表現欲,他們喜歡張揚個性,喜歡社交,這樣視頻平台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內在有表現欲和社交等訴求。從需求方來看,移動手機的普及率逐漸提升,移動設備的便攜性,讓網民隨時隨地就能拿出手機觀看,且人性的弱點就是「懶」,相對於字和圖,大家更傾向於看視頻,但是視頻太長也不合適,人們沒耐心,控制在4分以內最佳。基於供需雙方均已條件成熟,所以視頻平台只要搭台唱戲即可。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短視頻成功是表象,背後實際還是硬體環境甚至是受眾的變化。所以,借勢成功的首要條件,是摸准了「風的方向」。

二、學會「借力」

還是以視頻平台為例,目前的短視頻平台不斷的出現,中國人太喜歡跟風了,但是受眾就那麼多,所以有失敗是必然的。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平台才能存活下來?這裡舉個短視頻秒拍的例子,秒拍成立之初與新浪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新浪投資秒拍,各位看官要知道,在中國互聯網,基本就是BAT或者BAT投資的子公司,阿里投資新浪,新浪投資秒拍,自然秒拍是有站隊的,所話說是「背有大樹」,其次從產品本身而言,新浪屬於社交平台,自傳播能力很強,平台上集聚了眾多大v,有這樣的平台扶持秒拍,雖然秒拍會分撥出部分利益,但是如果能盤活自身,實現二者共贏則是最佳選擇。所以,秒拍借的是新浪平台的「力」,通過「社交平台自傳播」的力,實現了首屈一指的增長。

三、找不到「風」就做「苦力」

在短視頻平台里還有個比較出挑的就是快手,快手是屬於很早就進入這個領域並堅持下來的,這裡一定是創始人的信念及對產品的深耕,對公司運營的把握才堅持到風口到來,後來大家也知道,他成功的被騰訊納入碗中,也算「苦」沒有白吃。

四、找不到「風」自己「造風借力」

今日頭條是典型的「造風借力」者,我們知道在今日頭條出現之前,沒人有信息流廣告的概念,今日頭條火了之後,一點資訊以及BAT等加入這個信息流的陣營,把信息流的概念炒的大火特火,同時原生廣告的效果被市場認可,進一步推動了大家對信息流廣告的認知。甚至信息流的火爆,包括平台爭搶自媒體,各大平台推出高額獎勵和補貼,整個產業鏈一片火熱。今日頭條目前已經在市場站穩腳跟,大佬百度要收它,它都有底氣「拒覺被收」。現在今日頭條布局短視頻,那今日頭條屬於典型的「造風借力」,因為它自己建立平台,再用自己的平台衍生新的產品。

請關註:章小虐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章小虐 的精彩文章:

海歸嘲笑北大學子,你咋看?
漂亮女人到底靠啥?男人or事業

TAG:章小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