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家居業呼籲「為明碼實價發聲」

家居業呼籲「為明碼實價發聲」

提要:最近,家居行業隨著一份白皮書的公布,商家先將價格抬高,再根據不同消費者的財力,視其砍價程度給予不同的折扣,這一「公開的秘密」充分暴露了出來。

最近,家居行業隨著一份白皮書的公布,商家先將價格抬高,再根據不同消費者的財力,視其砍價程度給予不同的折扣,這一「公開的秘密」充分暴露了出來。針對家居行業企業品牌意識淡薄,劣幣驅逐良幣,以及行業發展落後等問題,行業企業及專家均表示擔憂。

針對價格亂象,中國室內裝飾協會會長劉珝在日前舉行的大家居行業明碼實價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呼籲「大家共同為明碼實價發聲」,這一倡議得到了包括紅星美凱龍等在內的家居企業積極響應。

家居業呼籲「為明碼實價發聲」

上述白皮書顯示,從國內外消費市場來看,越是高端產品,其市場消費環境越透明,均實行明碼實價。但白皮書也指出,目前,我國的各行業中,明碼實價的普及度參差不齊,尤其是在傳統的家居建材、眼鏡、服裝等行業明碼實價更是舉步維艱。

與美歐西方國家大家居市場價格透明度較高,基本實現全行業明碼實價相比,業內專家認為,我國的家居建材市場仍然處於低端發展行列,表現為產業鏈不成熟、創新意識缺乏和行業抄襲現象嚴重等。

專家指出,長期以來,家居建材市場價格不透明、隨意標記價格的亂象,已經成為消費者的一塊心病:家居建材最終成交價格的高低,往往取決於消費者的砍價功力,所以消費者到處奔波還價,整個過程勞心勞力。

據明碼實價白皮書課題組調研員宋慧敏介紹,近半數消費者表示裝修心累,平均購買一項家居商品的時間需要2天以上的受訪比例達到44%。82%消費者反對商家價格戰,看重品牌的信譽。93%的消費者支持明碼實價,期望價格透明、公平交易。從這些數據不能看出,對消費者來說,價格戰的誘惑力正在減弱。

上述調研還顯示,90%的消費者表示購買家居時會討價還價,主要原因在於價格亂象普遍存在、抄襲之風過於嚴重,要麼發現同一品牌同一型號的商品在不同賣場價格不一樣,要麼發現雷同的商品,其品牌不一樣價格不一樣。

由於當前大家居行業並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來規範明碼實價的消費環境,在一些家居商場和專賣店內琳琅滿目的所謂「明碼實價」的商品,最終成交價卻與標價懸殊巨大,明碼實價事實上變成了一種「明碼虛價」。行業內不少計劃實施明碼實價的企業,因行業價格競爭及消費者不接受等原因,最終都不了了之。目前,能夠堅持下來,真正實行明碼實價的僅有少數品牌。大家居行業明碼實價的推行可謂困難重重。

蘇明燈飾連鎖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大多數消費者都養成了討價還價的習慣,這種習慣在某種程度上縱容了商家標高價格而不願意推行明碼實價。一位品牌家居代理商表示,原本他們也實行過「一口價」,但顧客不買賬,還是要還價。這就形成了一種奇怪的現象:一方面,超九成消費者支持明碼實價,期望價格透明;一方面,不少消費者並不買賬,還是要討價還價。在專家看來,這正是由於長期價格混亂導致消費者對商家缺乏信任。

劉珝認為,明碼實價是未來大勢所趨。「實行明碼實價不僅能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節省他們的金錢和時間。還能促使商家把重心從價格戰轉移到產品創新和提升服務質量上,成為推動品牌發展的新引擎,真正促使企業從『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從『中大陸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在國際舞台的競爭中扛起大旗。而這,正是整個行業品牌化、規範化、國際化的必然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