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是真正的焦慮,還是心理底層的情感孤獨?

你是真正的焦慮,還是心理底層的情感孤獨?

2017.09.15

文 / 納蘭央措 配圖 / 源自網路

但願步過瞻仰,你亦明白,看穿真相,尚有些仗,

全力亦打不上。

01

前幾天,一位讀者突然給我發私信說:「阿月,不知能否跟你聊聊?」

讀者發私信給我,並想要跟我聊聊,破天荒的頭一回,我感到有些受寵若驚,急忙回了一句:「好啊!」

長達兩個小時的漫聊,一個無心學習、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於是開始迷惘,自暴自棄,慢慢的開始迷戀遊戲,沾染上手淫,原本挺陽光的大一男孩,逐漸在我面前變得立體起來。

在青春期這個自我性格開始變得孤立、自我封閉的過渡階段,像這位大一男孩出現相同癥狀的例子有很多很多,以至於針對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學研究的專家們把青春期列為人生的最後一個過渡期。

在青春期這個過渡時期,少年要逐漸擔負一部分由成人擔負的工作,環境可能不斷把一些由成人來辦理的事項交給他們去辦理,加重了他們的負擔,但這些負擔是他們成熟所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增加負擔,日後不可能成熟。

於是,一部分青少年無法面對來自現實的重重壓力,開始焦慮,變得自我迷失起來。

他們開始通過一些外物以此來慰籍自我迷失的失落感,比如通過打遊戲來彌補來自於心理上的挫敗感,通過厭學來表達自己來自於現實壓力的疲憊感,甚至通過對異性的性幻想而沾染上手淫之類的來彌補來自於現實的失敗感等。

02

不只是在大學這個青春期的過渡階段,就連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在某些特定的階段,也會變得如此。

我朋友的公司在年後新招了幾個應屆實習生,對口專業各項技能非常棒,來面試的過程中,各種表現都非常好,於是我朋友把兩個小姑娘全部都招了進來。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在一開始都表現出老員工無可比擬的衝勁兒和幹勁兒,但是針對事情的解決辦法卻往往不得要領,以至於給人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錯覺。

然而,職場講究的是目標導向理論,而非是過程。所以兩個小姑娘把在校園裡的那種肆無忌憚的橫衝直闖的幹勁兒,放在職場中之後,發現整個人都是精疲力盡之後,往往還不得結果,每次在晨會上都被批的體無完膚。

於是,兩人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般,在實習了一個多月後,終於在某一天的早上衝進老闆的辦公室,垂頭喪氣的提出了結束實習期的申請。

我實在受不了那種做什麼事兒都是錯的,向人請教又處處被人冷落的感覺,那樣讓我很焦慮,覺得自己很是沒用,好像自己在學校里學習的東西都是白學了。」

她們的抱怨歸根到底就是來自於對自己的付出卻不被認可的焦慮感和挫敗感。或許她們在校園內,通過網路獲取的各種職場美好體驗,在自己真正體驗之後,發現卻是完全兩個不同的世界之後,變得開始懷疑自我起來。

03

現實中的殘酷總是在無時無刻的壓制著網路中的各種美好,但由於網路與現實的巨大差異和落差,使得人們的焦慮感越來越嚴重,從而越來越不快樂,人們開始在網路中尋求得以慰籍的心靈滿足感。

但這些一旦被轉移到現實中,常常如同暴露在風中的蒲公英,輕輕的一吹就散了。

然而,對年輕人來說,網路社交媒體的可怕之處在於,它基本統治了年輕人每天80%以上的生活時間。數據統計顯示,有超過20%的人每天查看微信50次以上。例如頻繁的查看朋友圈,變得比生活中任何的事情都來的重要。

日本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受訪人群中最討厭的三件事中,得票最高的,就是生病了自拍的照片。這種情況在中國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中更加突出,有些女生連切水果削到手指,買了一盒感冒藥都會拍照發出去。

其實在這些令人不太愉悅的照片背後,她們想要的只是被關心和被關注到,需要愛。

但是,城市化節奏的加快和競爭激烈化,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的距離卻越來越遠。於是,通過便捷的互聯網獲得情感和心理上的慰藉就成了痛點和剛需。

通過社交媒體,年輕人可以隨時同步朋友的狀態,就算每年只見一次面,但網路距離的拉近,也可以讓原本萍水相逢的兩個陌生人成為所謂的熟人和好朋友。以至於很多人和朋友在線上相處的時間遠遠超過了線下。

物質的發達,和互聯網對現實的割裂,在這種大背景下,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慰藉,將會轉移到網上去尋求。

當網路和現實被混淆,人們開始分不清,哪個才是他們真正的朋友。

是社交網站上穿著性感弔帶衫約自己喝下午茶的高跟鞋女王?還是穿著拖鞋和自己在燒烤檔喝著啤酒,聊著人生理想的室友?

04

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學原理》中提到:「給一個人最大的懲罰,就是給一個人自由,但是不給他絲毫的關注和尊重」。除了職場的知識學習之外,包括情感、被愛、尊重等多個方面的危機和焦慮感,才是人類底層的心理需求。

最近在美國網路論壇問與答上,有人發問:「你的人生中有過彷彿電影般的經驗嗎?」 結果一名網友在底下留言分享了一段精彩故事,表示他念高中時曾經試圖自殺過,卻在正要死的那一刻,接到了初中時期暗戀對象突然打來的電話,讓他重新找到活下去的希望,而在10年後,這一名女生成為他的妻子。

因遇到了不少挫折而患上憂鬱症,並開始有自殺念頭的凱文,正是因為在自殺的前幾秒接到了一個陌生女孩的來電,從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其實,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網路虛擬中,我們真正的焦慮,往往都不是我們本身,而是來自於心理底層的情感焦慮,以及對這種焦慮無法掌控時的那種自我孤獨感。

我們需要的只是學會去控制自己的這種情緒,學會疏導自己的不良心理,在合適的時候,通過自我調節,來達到一種情感宣洩。但是千萬不能迷失了自己。

- end -

「納蘭央措」,裝作有態度的文藝青年。

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留言,並在文末署名作者相關信息,謝謝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納蘭央措 的精彩文章:

TAG:納蘭央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