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降增速、調結構 商業銀行主動「縮表」進行時

降增速、調結構 商業銀行主動「縮表」進行時

金評媒(https://www.jpm.cn)編者按:商業銀行資產規模高速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金融去槓桿對金融行業的信號在於業務結構回歸實體經濟。近年來,通過同業加槓桿實現規模快速擴張的一些中小銀行,在短端利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或加速「縮表」。

在利差收窄、盈利增速放緩以及宏觀審慎評估體系影響下,商業銀行主動壓縮資產規模,加快「輕資本、輕資產、輕成本」經營轉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業內專家分析稱,隨著後續監管的持續深入,銀行偏向於壓縮同業資產來適應監管,銀行業「縮表」已在所難免,更多的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或將加入主動「縮表」行列。

主動壓降資產負債規模

2017年註定成為金融業的強監管年。MPA考核祭出,疊加銀監會強化對資金空轉套利等市場亂象的監管,使得壓降資產規模成為許多中小銀行今年的一大任務。

在上市銀行中,中信銀行成為今年首家「縮表」的銀行。今年一季度,中信銀行就開始主動「縮表」。截至6月末,中信銀行資產總額為56512.16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72%。

從整個銀行業情況來看,資產負債規模增速放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銀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資產總額為243.2萬億元,同比增長11.5%;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外本外幣負債總額為224.9萬億元,同比增長11.5%。繼今年一季度銀行業資產負債規模增速回落至15%以內後,二季度,銀行業資產負債規模增速持續放緩,增速水平創2010年以來新低。

分析人士表示,商業銀行資產規模高速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金融去槓桿對金融行業的信號在於業務結構回歸實體經濟。近年來,通過同業加槓桿實現規模快速擴張的一些中小銀行,在短端利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或加速「縮表」。

同業規模收縮首當其衝

對大部分銀行來說,資產負債表中業務調整最多的,應該是同業業務。

在7月中旬的銀監會黨委擴大會議和7月末的年中工作座談會上,銀監會再次提出要落實「穿透性」原則,深入整治亂搞同業、亂加槓桿、亂做表外業務等市場亂象。

銀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如果嚴格按照「穿透性」原則,很多銀行的底層資產都不符合信貸政策。目前,銀監會針對同業、投資、理財業務等跨市場、跨行業交叉金融業務中存在的槓桿高、嵌套多、鏈條長、套利多等問題進行專項治理,同業、非標等業務首當其衝。

整體來看,各銀行同業理財規模也都在收縮。例如,興業銀行此前同業理財約佔全部理財規模的60%,到今年一季度已收縮至20%左右。

記者注意到,銀行業「縮表」除了向同業理財、同業投資等表外業務「動刀」外,還向一些低收益的表內資產「下手」。

「上半年,資產結構調整成效明顯,積極壓降低效資產,以優質資產置換低效資產。同時,加快資產流轉,以資產流轉帶動存量結構調整。」中信銀行副行長方合英表示。

不同類型銀行經營出現分化

從上市銀行2017年半年報數據來看,不同類型的銀行經營狀況已然出現分化。分析人士稱,從資產規模來看,五大行仍在大幅「擴表」,而中小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相對收斂很多,大部分城商行基本沒有擴張。

對此,天風證券分析師宋雪濤認為,大行以傳統業務為主,特點是負債成本低,信貸占資產比重高,在市場利率上行過程中,雖然負債端的存款會受到各種「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擠壓,但資產端的信貸也能在貸款基準利率之上適當上浮,所以,大行受利率上行的衝擊較小,甚至投資利差有所擴大,因此五大行仍在「擴表」也不奇怪。

「與大行不同,中小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的負債更加依賴同業,資產更加依賴投資,在同業負債利率上行和委外回報率下行時,資產負債收益率會發生倒掛,導致浮虧甚至實虧,因此,中小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調整資產負債表的訴求更強。」宋雪濤表示。

除資產規模外,銀行在盈利能力方面的差異也逐漸顯現出來。

「今年上半年,大行相對來說經營穩定性較好,但是中小股份制銀行普遍出現了營業收入下降的情況。」方合英坦言。

對於中小股份制銀行營業收入的下降,方合英認為,原因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凈息差下降;二是非利息收入下降。

「我們在應對這些挑戰時,應緊緊抓住資源配置效能這個『牛鼻子』,將有限資源投入到使用效率高、發展潛力大的地區和業務,權衡好短期和長期發展的取捨問題,確保投入產出效率最大化。」中信銀行行長孫德順表示。

(編輯:楊少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保險科技或令150萬個就業崗位面臨威脅
拓展支付能力,谷歌有意收購HTC?
網聯5大業務系統已建立完備應急預案 接入機構必須達到五項要求
「套路貸」鑽了監管和刑事打擊的空子
還在談論AI商業模式?騰訊早已通過AI在廣告和遊戲領域賺錢了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