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資治通鑒 緹縈救父

資治通鑒 緹縈救父

大家好 我是講故事的虎虎老師

咱們講一個名叫緹縈的小姑娘救父親的故事 緹縈救父

故事發生在一個漢朝。那年緹縈剛剛十五歲。她的父親名叫淳于意。是一個有名的神醫。

淳于意原來在朝廷里做官。但是,淳于意特別不喜歡巴結應酬,結果被同時和上司嫌棄,當官當得很無趣。後來,淳于意乾脆就辭官不做,專心學醫去了。

淳于意醫學天賦非常高。他先後跟兩名醫術高超的醫生學習,因為對老師恭敬,學習勤奮。兩名老師都把全部技藝傳授給了他。

幾年後,淳于意開始給人看病了。

因為醫術精湛,淳于意能精準地判斷出病人的情況,對症下藥。很多疑難雜症都被他治好。而且,淳于意治病,並不圖錢。他收錢很少,遇到家裡窮的病人,有時候還倒給人家錢。

隨著淳于意的名氣越來越大,很多大官也來找他看病。最後,幾個王爺也知道了淳于意的名氣。他們知道淳于意的醫術好,就派人來說,要淳于意到王爺府去做私人醫生。

淳于意非常討厭權貴。當年寧可不做官,也不想去和權貴們應酬。就算王爺們權勢再大,淳于意也不願意去他們府里做王爺們的附庸。

淳于意時而搬家,時而雲遊,專門在民間為老百姓治病,躲避著權貴的傳喚。

淳于意這樣做,得罪了很多權貴。

一次,一個商人的妻子得了病,送到淳于意那裡請他醫治。商人妻子病很重,淳于意悉心診治了幾天,她還是死了。

商人一口咬定是淳于意害死了妻子。告到了官府。

好多權貴正愁找不到借口整一整淳于意,看到有人打人命官司,就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淳于意抓起來,判了肉刑,要押到長安去執行。

肉刑,是古代一種非常殘酷的刑罰。被判肉刑的人會被活生生地砍下來一隻手,或者一條腿,或者一直胳膊。。。就算不死,也會變成殘疾。

當官府用囚車將淳于意拉走的時候,淳于意的妻子帶著五個女兒跟在囚車後面放聲痛哭。

淳于意沒有兒子,家裡五個孩子都是女兒。緹縈是第最小的一個。

淳于意被判了肉刑,心裡窩火呀。他看著痛哭的女兒們,忍不住大罵道:「就知道哭!哭有什麼用!只恨我沒有一個兒子,遇到急事家裡沒一個有用的人!」

緹縈聽了父親的怒罵,心中更加難受。她當即決定跟著父親一起到長安去。路上照顧父親的生活,等到了長安,再找機會營救父親。

緹縈背著大包袱,跟著囚車,一路就往長安走去了。

她跟在囚車後面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艱辛勞累自不必說,被人白眼,取笑,更是常有的事。這一切緹縈都默默忍了。她必須堅持下來,照顧父親,去長安尋找營救父親的辦法。

到了長安後,淳于意被關進大牢,等待執持肉刑。緹縈給皇帝寫了一封信。

她在信里說道:我父親做官的時候,是一個廉潔公平的清官。老百姓都贊他。現在他犯了法,要被執行肉刑。我悲痛的是人死不能復生,受刑的人殘肢也不能再接上,即使以後想改過自新,也沒有辦法了。現在我願意去官府做奴婢,以抵贖父親的肉刑,使他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緹縈的信,輾轉送到了皇帝手中。

一個十五歲的小姑娘能不畏艱辛,一路護送父親到長安,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到長安以後,為救父親寧可自己去做奴隸,替父親贖罪,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孝心!更難得的是,在那樣一個大多數女孩子都不識字的年代,緹縈能親筆寫出這樣感人肺腑的信,並且設法轉交到了皇帝手裡。

這樣大智大勇,才華和孝心具備的女孩子,真是國寶啊!

皇帝被感動了,他赦免了淳于意的肉刑。過了不久,皇帝又親自下詔書,廢除了殘酷的肉刑。那些本來該判肉刑的罪犯,都改成了苦役或者鞭笞。

有人這樣寫詩稱讚緹縈:

欲報親恩入漢關,

奉書一闕拜天顏,

世間不少男兒漢,

可似緹縈救父還。

這就是緹縈救父的故事

故事講完啦 謝謝大家的收聽 咱們下個故事再見!

虎虎老師

2017.6成都

《資治通鑒第十五卷》

前十三年齊太倉令淳于意有罪,當刑,詔獄逮系長安。其少女緹縈上書曰:「妾父為吏,齊中皆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後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繇也。妾願沒入為官婢,以贖父刑罪,使得自新。

天子憐悲其意,五月,詔曰:「《詩》曰:『愷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為善而道無繇至,朕甚憐之!夫刑至斷支體,刻肌膚,終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豈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輕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為令!

丞相張蒼、御史大夫馮敬奏請定律曰:「諸當髡者為城旦、舂;當黥髡者鉗為城旦、舂;當劓者答三百;當斬左止者笞五百;當斬右止及殺人先自告及吏坐受賕、枉法、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已論而復有笞罪者皆棄市。罪人獄已決為城旦、舂者,各有歲數以免。」制曰:「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兒精品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成語故事 刻舟求劍
民間傳說 孟母三遷

TAG:少兒精品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