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螺鈿——我國傳統工藝裝飾的藝術瑰寶

螺鈿——我國傳統工藝裝飾的藝術瑰寶

螺鈿又被稱為「螺甸」、「螺填」、「鈿嵌」、「陷蚌」、「坎螺」,是指用螺殼與海貝磨製成人物、花鳥、幾何圖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據畫面需要而鑲嵌在器物表面的裝飾工藝的總稱,是中國特有的藝術瑰寶。由於螺鈿是一種天然之物,外觀天生麗質,具有十分強烈的視覺效果,因此也是一種最常見的傳統裝飾藝術,被廣泛應用於漆器、傢具、樂器、屏風、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關的工藝品上。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吟道:「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螺鈿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西周時期,螺鈿工藝就被用作於漆器上。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考古工作者在玻璃河西周燕國墓地發掘到的西周嵌螺鈿漆器,是迄今為止所見到的世界上最早的螺鈿漆器之一。至唐代,中國的螺鈿工藝已達到相當成熟的地步,尤其是銅鏡漆背螺鈿,更是這一時期的工藝瑰寶。河南陝縣和洛陽的唐墓均出土過螺鈿漆背銅鏡。銅鏡背面以漆為地,用貝殼鑲嵌製成畫面圖案,甚為精緻典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元朝時,螺鈿鑲嵌又出現了新的工藝,製作更為精細。明代是中國古代漆器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漆器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極大提高。發展至清代,螺鈿工藝已成為傢具製作的重要鑲嵌技術之一,螺鈿傢具達到高峰的時期。有資料顯示,乾隆年間兩淮鹽政李質穎在進貢清廷的單子上,就有「彩漆螺鈿龍鴻福祥雲寶座」、「彩漆螺鈿龍福祥雲屏風」等10餘件揚州漆器螺鈿傢具,當時均存放在圓明園之中。

螺鈿的鑲嵌工藝技法非常豐富,通常可分為硬鈿、軟鈿與鐫鈿三大類。硬鈿又可分為厚片硬鈿、薄片硬鈿、襯色甸嵌、硬鈿挖嵌。軟鈿有點螺。螺鈿中最著名的是軟鈿中的「點螺」,又稱「點螺漆」,產於江蘇揚州,興於唐宋,盛於元明,至清初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在中國古董傢具中,所使用的螺鈿材料主要來源於淡水湖和鹹水湖,通常採用的品種有螺殼、海貝、夜光螺、三角蚌、鮑魚、硨磲殼等。

螺鈿一般多用於珍貴的硬木傢具上,比如紫檀、黃花梨等,其中以紅木居多。蘇式傢具中的螺鈿很少單獨使用,並經常摻和在其他鑲嵌物之間,如翠玉、象牙、彩石、珊瑚等,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百寶嵌」,是廣式傢具的一大特色。除傢具螺鈿工藝外,漆器螺鈿也很知名,其中以揚州點螺漆器的名聲最大。點螺漆器,大多為杯盤、碟、匣等小件玩意,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41紅木網 的精彩文章:

說說華美絢麗,百寶爭鳴的百寶嵌
賞析明式經典儲物櫃—圓角櫃
畫案與畫桌的特點和區別賞析
教您五個竅門檢驗挑選優質紅木傢具
融合歐洲各國風情的美式傢具

TAG:941紅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