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羅馬人口中「擁有八條腿」的游牧征服者:塞人

古羅馬人口中「擁有八條腿」的游牧征服者:塞人

塞人,即中國古籍記載「塞種」(Sak)、亞述人稱呼阿什庫茲人(Ashkuz)、希臘人叫作斯基泰人(Scythian)、波斯人名之為薩伽人(Saka)的古代伊朗系(或被稱為雅利安人)游牧集團,也是歷史上首個給東西方諸帝國王朝均留下深刻印象的游牧集團。在BC 8至2世紀長達600餘年的時間內,他們廣泛分布在從阿爾泰山麓到南俄草原的廣闊地域上。古典羅馬歷史學家阿里安按其所居地區的差異又將這一游牧民族劃分為歐洲斯基泰人和亞洲斯基泰人,前者部落成分單一、地區分布明顯,逐漸演變為狹義上單一民族的斯基泰人;後者則由於部落成分複雜,地區分布迥異而成為馬薩格泰人(Massagetae)、阿比亞斯基泰人(Abian Scythian)等諸多部落聯盟的統稱,筆者所要介紹的、狹義上的塞人即為其中的一支。

阿契美尼德王朝與亞歷山大東征時期的亞洲斯基泰人分布區

歷史學家根據《漢書·西域傳》對烏孫國地理位置的記載——「東與匈奴、西北與康居、西與大宛、南與城郭諸國相接,本塞地也」——一般認為塞人在BC 2世紀中葉中亞民族大遷徙前主要分布在今伊犁河、楚河流域。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Darius I,BC 522-486)的波斯波利斯銘文自稱,其王國疆域「從索格底亞納對面的薩伽人領地直至庫薩(衣索比亞)」,也說明塞人游牧的領地在錫爾河以外,與《漢書》所載大致相符。雖然沒有古典文獻的確切文字記述,但塞人的確很早就已出現於歷史上——考古學家通過對中亞各地原始文明的發掘考證,認為包括塞人在內的泛伊朗系游牧民族最晚在距今3000年前即已起源於廣袤的中亞草原。顯然,由於巴爾喀什湖地區氣候溫和濕潤、伊犁河流域草場肥美,非常適合放牧牛羊,因此塞人很早就選擇了此處作為自己生活的家園。

貝希斯敦岩雕的戴尖帽的薩伽人形象

與斯基泰人相似,塞人一般留著長發鬍鬚、身穿與米底人和波斯人相似的寬鬆式束腰上衣和長褲、腳著馬靴、頭戴中亞典型的護耳尖頂氈帽——他們戴著尖頂氈帽的形象是如此令人印象深刻,以致於無論阿契美尼德諸國王的銘文,還是希臘古典作家都以「戴尖帽的薩伽人/斯基泰人」來稱呼他們、並以此作為後者與其它亞洲斯基泰人區分的標誌。

作為典型的游牧民族,塞人日常的生活自然與放牧息息相關。他們平時廣泛放牧牛羊並以牛羊肉及其奶製品為主食,戰時則騎馬組成騎兵與敵交戰,崇尚至上的太陽神,舉行各種火祭和馬祭。古典羅馬作家盧西安曾稱「斯基泰人是擁有八條腿的人」,此處「八條腿」即指兩頭牛;考古學家也曾在塞人墓葬中發現了塞人通過鍛鑄、鑲壓、雕刻等多種手法,以金、銀、銅等貴金屬創造出的浮雕動物造型,尤以馬、鹿等動物為最多。

斯基泰黃金鹿飾

許多古典作家都注意到早期塞人習俗獨特、品德淳樸的特點,古典羅馬歷史學家查士丁在介紹斯基泰人等游牧民族時這樣寫道:「這些人沒有邊界,因為他們既不耕種土地,也沒有房屋、住所或任何安身立命之固定場所,但他們總是忙著飼養羊群和畜群,漫遊在沒有墾殖的荒漠上。他們用馬車裝載婦孺,馬車覆蓋著獸皮來防雨禦寒,其功用一如房子。他們身上顯露出來的公平,更多地來自於人的品性而不是法律的影響。在他們的觀念中,沒有什麼犯罪比偷盜更兇殘的了;因為人們將羊群和畜群散放在樹林里,沒有柵欄和棚圈,如果允許偷盜豈有安全可言?他們對黃金和白銀蔑視的程度不亞於其他人對它們覬覦的態度。他們以奶和蜂蜜為生。他們不知道毛織品和衣服,雖然他們飽受長久寒冷之苦;然而,卻穿著大大小小的獸皮。如此節儉,以至於在他們中間流行公正之風,對鄰人之物毫無貪慾;因為只有財富當道之處,才會流行求財之欲。」(Justin.Epitome of Pompeius Trogus. 2.2)

艱辛的古代游牧生活方式

毫無疑問,古典學者對塞人的上述印象停留在游牧民族原始的公有社會階段,當後者與周圍先進文明進一步接觸、經歷了階級社會的發展後,情況顯然發生了變化。歷史學者從阿爾泰地區的古墓中發現,自BC 8-6世紀以降,無論是墓地規模還是陪葬遺物種類,部族首領的墓地均已與普通民眾區分開:普通人的墓葬規模小且隨意葬在小的山丘或石丘之下、墓中一般並無值錢的奢侈品陪葬;而部族首領則用原木建有巨大的拱形墓,有時高達20米且有4米高的圍牆拱衛,墓內陪葬有貴金屬製成的豪華飾物。諸如盧西安在內的古典學者也提到了草原社會的分化,他們將這些游牧民族劃分為王族、軍事貴族或祭司、普通民眾。這一切都表明,這一時期的塞人游牧社會的家庭和部族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某些斯基泰國王的墓葬

大多數學者在古典資料和考古學證據的支持下,認為在這一時期,氏族部落是塞人等游牧民族的社會基礎。氏族部落平時是國王和貴族徵稅納貢的基本單位,戰時則成為作戰集團。如同斯基泰人一樣,戰時塞人的兵源同樣也由這些氏族提供:其軍隊主力由貴族首領的衛隊組成,其次是有戰爭經驗的部落民組成的支隊,余者則由老弱者組成輔助部隊。

塞人的軍事習俗也因其尚武野蠻而聞名世界,他們為生而戰、為戰而生。按希羅多德之載:泛斯基泰游牧集團均喜歡以敵人頭骨為飲器,他們同樣愛好剝下敵人的頭皮縫織成毛巾或外衣,更有甚者,將人皮剝下用木架撐著帶到馬背上。對他們所最痛恨的敵人,塞人會將其首級眉毛以下的都鋸掉,並把剩下的部分清洗乾淨後,鑲上各種裝飾品甚至金銀。當客人來訪問時,主人便用這些頭顱飲器招待客人,證明自己過去的勇武。

漫畫主人用頭蓋骨酒杯待客

讓人印象深刻的不僅僅是上述塞人的尚武性格。事實上,塞人軍隊那優良的武器裝備和適宜的軍事戰術更令古典學者著迷。諸如庫提烏斯、阿里安在內的古典希臘-羅馬歷史學家均注意到,這些中亞游牧民族有將鐵片製成的鎧甲披掛上陣的傳統,後者還使用各種形制和大小的金屬頭盔和盾牌。甚至在希羅多德筆下,馬薩格泰人已經用胸甲為戰馬防護——這一舉措顯然標誌著後世重裝騎兵雛形的開端。

在進攻敵人時,塞人一般會在遠程距離使用弓箭和投石器、中程距離上選擇長矛和標槍,只有在近距離肉搏時才使用短劍、戰斧、釘鎚和匕首。考古學家根據早期塞人墓葬的陪葬器物認為,塞人使用的弓與斯基泰人如出一轍,可統稱為斯基泰弓,屬於典型的反曲複合弓。古典羅馬歷史學家阿米安如此形容斯基泰弓:「當所有民族的弓仍用一根樹枝拗彎製作時,斯基泰人則將兩片單弓臂組裝成新月狀的弓,每片末端都向內反曲。」

希臘陶罐上的斯基泰弓手形象復原

相比其它大型弓箭,斯基泰弓並不很長,弓臂只有80厘米,但因其特別構造,其投擲威力並非出自弓臂長度、而取決於滿弦狀態的彈射力量。長期熟練操作弓箭的塞人擁有每分鐘10-12支箭的射速本領。他們每人可攜帶30-50支箭參加戰鬥,完全能夠在3至15分鐘內將其發射完畢。可想而知,這些箭矢將給敵人造成多大的威脅。

塞人同樣使用長矛和標槍。與弓箭相似,他們的長矛同樣不長,一般只有1.7-1.8米左右,顯然適合既可以遠距離投擲,又能近距離戳刺的雙重用途。訓練有素的戰士能夠用這種長矛在30米外給敵人造成致命打擊。

典型的斯基泰游牧軍隊:左、重甲騎兵;中、國王;右、亞馬遜女戰士

按照古典歷史學家的記載和考古發現,塞人軍隊可劃分為騎兵和步兵兩個兵種,前者毫無疑問乃是塞人軍隊的主力,其絕大部分是不覆甲或少覆甲的由較富裕的部落平民組成的輕騎兵;核心成分則是由王子、貴族組成和指揮的,以紀律嚴明列陣衝鋒聞名的重甲騎兵。後者雖然作用不如騎兵重要,卻依然在軍隊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主要從貧窮的部落民、尤其是從那些被塞人吞併的被征服部落中徵集。當有強敵入侵時,塞人往往會採用諸如堅壁清野、截斷商路、毀掉牧場、填平水井等焦土戰術,利用自己機動性強的優點引誘敵人進入廣袤的領土縱深並不斷騷擾,待敵人疲敝交加之際再予以反擊。塞人一般會選擇在開闊地域與敵交戰,戰鬥爆發後無論輕重騎兵均首先用漫天的箭雨和石塊削弱敵人、靠近後擲出標槍,然後重甲騎兵以密集陣型一輪輪地衝擊敵人正面,直至敵軍陣型被衝散,輕騎兵再圍上結束戰鬥。

圓盤上交戰中的塞人軍隊復原

憑藉著這樣一支戰力強大、戰術得當的軍隊和有利的廣袤戰略縱深,自BC 11世紀出現於歷史舞台上後,塞人就得以在錫爾河右岸從費爾干納至伊犁河源頭的廣闊草原上自由放牧,直至BC 2世紀中前期的中亞民族大遷徙時代的降臨。在此期間,沒有任何強權能夠迫使這些草原游牧精英徹底屈服——即使強如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國和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BC 336-323)也無法做到。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Heinrish。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更多精彩的冷兵器內容請關注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9月14日,中國歷史是否有另一種可能
中國古代特種兵,以一敵百,斬將奪旗!
老樹畫畫 《夏·摸魚兒》 連載(七)
王一方:癌症與詩歌
暢銷作家、猶太奧斯汀、諾獎候選人、普利策得主都在這裡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