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航母的左舷艦島血跡斑斑,為何換上蘇聯電風扇飛機才能轉危為安?

航母的左舷艦島血跡斑斑,為何換上蘇聯電風扇飛機才能轉危為安?

在日本和美國的航母大戰當中,留意觀察會發現日本艦隊里有兩艘很知名的航母的艦島是布置在左舷的,這倆貨分別是滿載排水量4萬噸的赤城號和2萬噸的飛龍號,它倆是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兩艘把艦島布置在左舷的航空母艦。

日本海軍同時建造左舷艦島和右舷艦島航母的想法聽上去似乎很合理——讓同一航空戰隊的兩艘航母相互配合,各自起飛和降落的飛機按照不同航線起飛和降落,互不干擾。具體辦法就是飛龍號在右,起飛和降落飛機時在其右舷外側盤旋,蒼龍號則反過來,這樣雙方的飛機就可以各佔一塊空域。日本海軍的想法雖好,但實際使用起來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在飛龍號和赤城號上曾經多次發生機毀人亡的嚴重起降事故,經過調查發現多起事故是降落的飛機撞上立在左舷的艦島導致的。

對於飛機更容易撞上左舷艦島這個問題,別的國家看到日本人吃了虧知道別用左舷也就算了,偏偏日本人還喜歡研究個仔細,對於這個問題專門進行了分析。現在流行的解釋是,日本人的分析發現由於人的心臟在左側,遇到撞機等危險情況時飛行員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一律選擇左轉,以便用厚實的右側身體遮擋住心臟部位爭取更大的倖存概率。

但是,左舷艦島收去更多人命的原因僅僅是因為緊急情況下飛行員們都會選擇左轉嗎?

其實這並非全部的原因,因為就像人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一樣,雖然多數人習慣於左轉,但也有在條件反射下右轉的,所以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會導致緊急情況下飛機左轉,特別是針對電風扇——活塞螺旋槳飛機而言,那就是螺旋槳的反作用力矩和螺旋槳滑流的扭轉作用。

這兩個概念看似很理科,其實理解起來相當容易。首先看看螺旋槳反作用力矩,因為電風扇飛機的動力就來自於螺旋槳,和家用電扇一樣,槳葉轉動時不斷擠壓空氣來形成向後的氣流,但空氣雖然看似柔弱,對螺旋槳同樣有反作用力,這個力量通過螺旋槳傳到機身上,就會讓機身有向反方向轉動的趨勢。

那麼再來看看日本和美國的艦載機,以零式和F6F戰鬥機為例,向機尾方向看美國和日本在二戰中所有的單發軍用飛機幾乎全是逆時針轉動,改到座艙里來看就都是順時針轉動,跟上面說明圖裡的相同。也就是說,二戰中美國和日本幾乎所有單發飛機飛行時,機身都有向左轉動的趨勢,這其實很常見,只要飛行員在飛行中始終稍微帶著點舵就能平衡掉。英國艦載機和美日一樣,從飛行員角度看也全部是順時針螺旋槳,但是,蘇聯、法國和波蘭的作戰飛機卻是以逆時針螺旋槳佔據絕對優勢,這三家要是在航母上用了左舷艦島,也許結果會比日本人好得多。

真是因為有了這個力矩,當飛行員失去對飛機的控制時,順時針螺旋槳(藍色箭頭方向)美日的艦載機往往是立即開始右翼抬高左翼降低的滾轉(桔黃色箭頭方向),往往造成惡性的降落事故。

除了螺旋槳的反作用力矩之外,還有一股力量使順時針螺旋槳的飛機機頭會向左偏移,那就是螺旋槳滑流。

螺旋槳滑流要看得最清楚還是在水中,下面就是水池試驗中呈現的水中螺旋槳的滑流情形。

其實飛機螺旋槳的滑流我們也是有機會看到的,比如螺旋槳飛機在潮濕地區清晨起飛,就可能產生水汽凝結的螺旋槳滑流,就像這張照片里的一樣,這架運輸機的滑流就是順時針螺旋槳的滑流。

當飛機高速飛行時,滑流圈之間的距離將大大延長,甚至有雕塑家按照螺旋槳滑流的樣子做成了金屬雕塑的藝術品陳列在機場候機大廳。

螺旋槳滑流的主要作用是使飛機偏航,順時針槳的滑流是使飛機機頭向左邊偏移,這豈不是正對著左舷艦島么,要是不採取措施將其作用力抵消,那還不得妥妥的撞上去。

說到這裡,蘇聯的同志們笑了,沒事,我們的螺旋槳是逆時針螺旋槳,換我們的飛機妥妥的沒問題。蘇聯電風扇飛機只要失控都是自動向右歪腦袋 同時向右滾轉,妥妥地躲開左舷艦島啊達瓦里氏。那麼用法國人的飛機不是一樣可以躲開左舷艦島嗎?不不不,他們已經把飛機交給德國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的精彩文章:

伊朗要重啟核計劃?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已經準備重建
蘇聯曾經利用游擊戰爭挖美國後院,最後以失敗告終
前任海軍裝備部長有多生猛?打過小鬼子,敢開水翼艇
殲-16兩個方面取得突破,掛彈不再受俄羅斯卡脖子
澳大利亞為何發展反導系統,其實只不過是納投名狀

TAG: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