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這裡!孫氏武學修練五個要點,總結的太好了!

看這裡!孫氏武學修練五個要點,總結的太好了!

【太極】中國最受歡迎的太極文化類公眾號

文 | 馬鳳山

編輯 | 鹿鳴

1

第一要「形正時位準」:

《荀子·天論》說:「形俱則神生!」 宗師孫祿堂說:「形正則氣和!」「神生、氣和」都需要「形正時位準」為條件!「形正時位準」是身外之態,是「主動」程序;「神生、氣和」是身內之物,是「從動」程序。

伏羲先皇「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的「先論」,道出了「手足」在武學發展和生命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說手足創造了人,創造了世界,也不為過!

兩膝最舒服的時候,即後膝尖垂直於後腳尖,後胯根垂直於後腳跟,為高矮的最佳標準,否則「崩彈」勁就小了,兩膝負荷就大了,且易造成膝關節傷害!所有關節都正負荷,是保護關節不受傷的關鍵措施!

孫祿堂五指滿張,如抓球狀的手型;「進跟退撤」的斜長方、虛實步、倒八字等步型,和八卦拳自然走轉的步法。有節能、靈活、快捷和「我順人背」及疏導氣血的作用!

武學的動靜,務必要有不可少的「單重循環」!「單重」是為了補充能量,才能打「持久戰」!沒有「別腿」和「雙重步」,則能佔住「我順人背」的「勢位」!重心的變換,越短越好!慢了多會傷害關節!

2

第二要「動靜中和」:

孫祿堂《太極拳學》說:「人自賦性含生以後,本藏有養生之元氣,不仰不俯,不偏不倚,至善至極,所謂中和之氣是也。」

「動靜中和」是先天的自律和生命力最旺盛的程序!「動靜中和」,最節能,最有耐力,能釋放出本能的「內勁」,對本身沒有一點傷害!孫祿堂「拳術之道首重中和」的觀點,就是「生命在於動靜中和」的道理!這好比汽車的經濟時速,既省油又省車! 武學是「雙刃劍」,「中和」能練出內勁,益壽延年!否則就是害!

3

第三要,「內勁拳之真道」

孫祿堂《拳意述真》曰:「練之形式順者,自有力;內里中和者,自生氣;神意歸於丹田者,身自然重如泰山;將神氣合一化成虛空者,自然身輕如羽。故此不可以專求,亦是有若無,實若虛,勿忘勿助,不免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已。」 這是「無為以修內,有為以修外」的科學道理!

「內勁」的產生,來源於天地能量在臟腑、氣血、肌肉里的逐級轉換,但最終的「內勁」,都是由肌肉鬆縮釋放出來的!能把「內勁」修練到手指上,才是真正的「內勁」之真道!

「內勁拳之真道」,如郭雲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是武學修練第一綱要,而非是諸多靈巧拳技!

宗師孫祿堂「三元之理」也是仿生球類而升華出來的認識。太極拳像皮球,有「空而不空」之理;八卦拳像彈簧球,有「崩彈」之理;形意拳像鐵球,有「整實如一」之理。如果拓展為「手足有鐵球「整實如一」之理;肘膝有彈簧球「崩彈」之理;胸腹有皮球「空而不空」之理。則「三元之理」適用於一身和所有拳種!

4

第四要,「氣求虛靈,形求靈妙」:

孫祿堂《太極拳學》說:「太極拳虛實之理,以求復其虛靈之氣!」「虛靈」的反面就是「心重」,「心重傷身」是「意念的垃圾」造成的!騎自行車、走鋼絲,越「練內功而意念專註」,越出事故!應該提倡「靜心輕鬆」地對待!

「意念」如電器「開關」,需要「按下即起」,否則,既影響使用,又損壞電器!老子說得「無為而治」,拳經說得「無意之中是真意」,能避免「意念垃圾」的傷害!

5

第五要:「文武俱進」:

宗師孫祿堂說:「拳道即天道」,可知天道的知識,是無盡的!這就是「太極一氣」的深奧之處!可以說,「讀書」成就了孫祿堂世界級的武術家!

武學有「排列組合」之理。「套路的合理與否?內勁和靈妙的完美與否?」全藏在手足的「排列組合」之間!手足健康了,「身心」自然就健康了,「動靜」自然也就靈妙了!

文武求俱進,靈感及時存;道在生活中,學問總無窮!

以上是本人一點粗淺體會,不足之處誠請專家、師友指正!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颶風過後的迪士尼樂園,空無一人狼藉遍地
宗師孫祿堂的「拳與道合」,這篇文章解析的太棒了!
初學必讀:無極樁、開合樁、升降樁、虛實樁的幾大區別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