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懸壺濟世源葫蘆(一)

懸壺濟世源葫蘆(一)

中華成語,源遠流長,典故頗多,可以說是漢字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這個領域也充分彰顯了漢字的魅力----精鍊而又含義深刻,雅緻而又不失通俗。在浩如煙海的成語故事中,有很多跟中醫中藥相關的典故,其中一個家喻戶曉、成為醫者孜孜以求境界的成語「懸壺濟世」就和我們的中藥關係密切。

據《後漢書﹒費長房傳》記載,東漢時期,汝南有個叫費長房的人,曾經做過管理集市的小吏。市場中有位賣葯的老翁,總是將一隻壺掛在自己店鋪門口,遂被人稱為「壺公」。壺公賣葯言無二價,而葯甚是靈驗有效。等到集市結束,壺公就跳進壺裡面。集市上沒人看見,只有費長房能從樓上看到這一幕,他感到很奇怪,覺得這賣葯老翁一定不是普通人,於是買了酒和肉脯,恭恭敬敬地去拜見壺公。壺公見費長房一片誠心,是可造之才,便囑其傍晚無人時再來。傍晚時分,壺公帶著費長房一起跳入壺中,長房睜眼一看,只見處處奇花異草,株欄畫棟,富麗堂皇,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壺公告訴費長房,自己原來乃是神仙,由於失職才被貶入人間,通過治病救人來彌補原先的過錯。後來,費長房隨壺公十餘日學得方術,臨別前壺公送化一根竹杖,騎行如飛。費長房返回故里時,他的家人們都以為他已經死了,原來壺中十餘日,世間已過了十多年。從此,費長房便能醫百病、驅瘟疫,令人起死回生,成為一位名傳千里的醫生。這個故事在東晉著名煉丹家葛洪的《神仙傳·壺公》中也有相類似的記載,可謂流行一時。雖然這僅僅只是一則神話傳說,但卻在無形中為行醫者罩上了一層神秘外衣,倘若揭之而觀其究竟,則不難發現,壺公、費長房等人其實皆乃東漢時的名醫罷了。

在古代漢語中,「壺」和「葫」音同而含義相通,可以相互假借,所以上文「懸壺濟世」典故當中的「壺」其實就是指「壺盧」,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葫蘆」,又名蒲盧、瓠瓜、匏瓜等。壺公的事迹流傳甚廣,為了紀念他,歷朝歷代的民間醫生開業出診,都會在自家的藥鋪門口掛一個葫蘆作為行醫的標誌。今天,葫蘆也理所當然成為中醫尤其是中藥的象徵,不少老字號中藥鋪乃至許多製藥廠都會沿用葫蘆的形象作為自己的商標。「在他葫蘆里賣的什麼葯?」這是一句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俗語,意指當事人不知道對方所言所行的用意何在。這句話也提示我們,古代的葫蘆常常是用來裝葯的,眾所周知的「酒葫蘆」更是應了所謂「酒為百藥之長」的說法。古人將酒也酒裝於葫蘆中,既密封不走味,又得葫蘆清香之氣,融天地精華於一壺,可謂美哉!然而,葫蘆除了能盛葯,本身其實也是一味中藥。

那麼葫蘆作為中藥又有什麼功效呢?

我們將在下期向大家介紹。

選自《葯緣文化——中藥與文化的交融》

主編:楊柏燦

(艾蒿 艾草 蛤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麝香保心丸治療冠心病中國專家共識》發布
第九屆葯博會參展葯企特色藥品紛紛亮相
中藥越放越好?如何判斷中藥是否已經過期?
它是何方神葯,竟然差點要了《那年花開月正圓》中老爺的性命?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