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華文好書9月入圍書目公布

華文好書9月入圍書目公布

騰訊華文好書9月榜單入圍書目公布,共有28本書入圍。這些書均由評委提名,後續經過評審和投票,將有10本好書(含1本童書)從中產生。

「華文好書榜」致力於為讀者發現和推薦國內原創好書。表彰文筆優美、有真知灼見、原創力、想像力和洞見力的創作者,關注此時此地的中國,記錄中國人的精神流變,推廣閱讀,共建書香社會。

歡迎參與文末投票,選出你心目中的好書。

九月入圍書目

(排名不分先後)

文學·藝術

《好人宋沒用》

任曉雯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推薦人:劉憶斯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一位蘇北女人宋沒用在上海艱辛打拚、忍辱負重、立足生根的故事。宋沒用生於1921年,因為是幺女,所以被母親嫌棄,起名「沒用」。可就是這樣一個「沒用」的女子,為父母養老送終,接濟遊手好閒的哥哥,拉扯大了五個兒女……她像很多中國人一樣,熬過了戰亂、飢餓,經受了種種政治風浪,頑強地生活著;也像很多中國人一樣,在勤勞善良之中,不乏怯懦和精明,悲歡與堅忍,卻始終恪守著對人「有用」的信條。本書通過一個普通人的歷史,折射了一座城市的歷史,甚至一個國家的歷史。

《五百萬漢字》

阿乙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薦人:張英

內容簡介

這是阿乙年屆四十之際,委託對他作品最了解的特殊讀者徐兆正精選出的一部中短篇小說集,其中選入阿乙自寫作以來最好的十二部作品,可粗略分為六大類:一,經驗,選《巴赫》《閣樓》;二,誌異,選《信使》《五百萬漢字》;三,痴人,選《極端年月》《春天》;四,概念,選《忘川》《蟲蛀的外鄉人》;五,技法,選《意外殺人事件》《小人》《鳥看見我了》;六,元小說,選《作家的敵人》。

《飛行釀酒師》

鐵凝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薦人:張英

內容簡介

它集中了鐵凝十餘年間創作的全部短篇小說。作者以其流暢的文筆,深邃的思想內涵,潤物無聲地將當今社會最底層人的生活狀況描述出來,可謂五味雜陳。如《春風夜》《1956年的債務》《火鍋子》《風度》《暮鼓》《咳嗽天鵝》《七天》等等。書中講述的雖然都是普通人的普通故事,甚至是些細微的瑣碎的日常生活故事,但讀後卻讓人深思。

《櫻桃青衣》

張怡微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7月

推薦人:許金晶

內容簡介

此為上海青年作家張怡微「家族試驗」寫作計劃的收官之作,收入獲得第36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組首獎作品《哀眠》。關於現代人的傷痛和寬容、失落和滿足、記憶與遺忘。各自陪父母前來相親的年輕男女,住院是為了家裡人開心的中老年大叔,在寡淡交談中建立起共同話題的兩代人,依靠微薄薪水過著小民尊嚴的一家人……一篇篇故事,講述當代城市人倫理生活及遞遷命運的故事,書寫普通人相互護佑的善,市井小民令人不舍的義。

《大觀紅樓: 歐麗娟講紅樓夢》

歐麗娟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薦人:許金晶

內容簡介

台大中文系歐麗娟教授窮十年之功,潛心研究,讀出那些隱藏在《紅樓夢》文字之間與文字之外的聲音,得出了自己真切的感悟:

《紅樓夢》是追憶之書,也是懺悔之言,書中字字是淚,飽含對詩禮簪纓世家光景不再的無盡傷感與眷戀。書中對清代貴族世家生活與場景的還原堪稱巨細靡遺、入木三分,加上作者對於無法挽救家業衰敗的自我疚責構成了《紅樓夢》最與眾不同的特點和魅力。「健婦持門戶,亦勝一丈夫。」《紅樓夢》為閨閣立傳,追憶的除了大觀園中的少女們,還有紅樓夢世界裡更安靜也更堅定的女性溫柔力量。

《平原客》

李佩甫 著

花城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薦人:綠茶

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豫中平原上。留美博士、國家首席小麥專家李德林生於梅陵,長於梅陵,根植並仰仗於這塊楚漢交匯處的衝擊平原,血脈與其鑲接,成為梅陵最出色的研究者、播種者與收穫者。他的生命律動本應隨麥浪起伏,生生不息,擁有一望無際的人生坦途。

如果劉金鼎沒有成為他的學生,如果羅秋旖永遠能看到他眼神里的光,如果沒有謝之長、沒有徐二彩、沒有赫連東山……甚至沒有走上仕途,他的人生會怎樣?

小說中塑造正邪兩派力量,以郝警官為代表的正義一方,不顧障礙,堅決將案件徹查到底。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以李德林為首的一干人等,均付出了應有的代價。

《城市的張望》

嚴飛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7年8月

推薦人:劉蘇里

內容簡介

許多人只把香港視為職業發展的中轉站,無法真正進入與了解這座城市的脈絡和肌理。他們享受城市的一切便利,卻刻意與這座城市保持著疏離,從來不和這裡產生任何交集。

身為80後青年學人,嚴飛的觀察寫作深入到香港那些極富生活氣息的市井角落。對八位香港文化人的訪談,透露出他們對於香港的熱愛和意欲改變香港的願望,以及在行動場域里聚集的巨大能量。

《藏珠記》

喬葉 著

作家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薦人:楊慶祥

內容簡介

唐朝天寶年間,一個名叫唐珠的女孩在自家的客棧里收留了一位生命垂危的波斯人,波斯人感念於他們家的好意,臨終前把一顆珠子送給了唐珠。唐珠因這顆珠子,一直活到了現在。這顆珠子能葆她青春且長壽的前提是她不能與男人情愛交合,一千多年來,唐珠一直遵守著這一條,直到遇到了金澤。金澤是名廚世家出身,爺爺在豫菜廚師界頗有口碑,人稱「老王爺」,金澤的母親在生下金澤後便因難產而亡,金澤父親也曾是優秀的廚師,後來進入仕途,在自盡前遺留給金澤一份特殊的「遺產」,引來曾經的合伙人趙耀對金澤虎視眈眈。孤身一人的金澤和唐珠相遇後,漸生情愫。他酷愛廚藝,希望能繼承爺爺的衣缽,把傳統飲食文化發揚光大,他希望唐珠能和自己一起前行。但唐珠因對長壽的貪婪和對男女情愛的質疑,一直拒絕相信愛情並打算離開金澤,可是她又很難阻擋生命本能里對愛情的嚮往,她也想用自己積累的生存智慧對金澤進行有效的保護……

《聖詩擷英》

馮象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7年7月

推薦人: 劉蘇里

內容簡介

本書從希伯來聖經和新約中擷取五十首有代表性的詩章,逐一講解、注釋和評論。其中取希伯來《聖經》四十一篇,《新約》十二篇,成五卷五十三章。譯文著重體現原文的音韻、格律之講究,也力求準確傳達經文的旨趣和要義,既有新譯,也有已發表而這次做了修訂或調整的。每篇各具導讀和章節附註,闡發作者近年授課答疑及寫作中的一些所思所得,也有助於讀者理解和欣賞。

《小說與我》

王安憶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9月

推薦人:楊早

內容簡介

王安憶從自身的創作歷程談起,論及成長經驗、閱讀積累等對寫作的深遠影響,又從類型小說、戲曲的結撰形式道出小說創作的基本要義,以工作坊的創作實踐為例指點寫作入門之徑。最後點評《紅樓夢魘》中的觀點與張愛玲小說的共通之處,分析張愛玲與五四新文藝之間看似疏離實又有所交集的複雜關係。

透過此書,你可以從一位小說家的話語中進一步了解小說這種文體,探尋小說里現實與虛構之妙趣,體驗寫作與閱讀之樂。此外還可窺見其本人的創作理念和文學底蘊。

《筆記的筆記》

陸春祥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7月

推薦人:陸梅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西京雜記》、《搜神記》、《酉陽雜俎》、《唐摭言》、《北夢瑣言》、《涑水記聞》、《萬曆野獲編》、《歸田瑣記》等漢魏至明清歷代文人筆記的解讀,內容涉及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評論、史料、典章、物產考察以及王朝廢興、人物軼事、制度沿革等。作者從現代視角,用通俗易懂、輕鬆幽默的文筆娓娓道來,或令人捧腹,或發人深省。

《流沙河講詩經》

流沙河 著

文治圖書·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7年7月

推薦人:張弘

內容簡介

著名詩人流沙河先生年過八旬後傾注心血所作的古典文學普及新著。他精心選取了《詩經》中最有代表性的八十一首詩歌,在成都圖書館開壇,逐篇講解。講座反響熱烈,後輯錄成書。

《詩經》是中華文化經典作品,前人解讀者已多,但流沙河先生以其深厚的古文字和詩歌研究功底,對字句追根溯源,給出全新角度的解讀。書中諸多解釋糾正了前人對《詩經》釋義的不合理之處,並且摒棄意識形態化的釋經流弊,賦予詩經純詩學解讀。

《李國文評註酉陽雜俎》

段成式、李國文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7年6月

孔令燕

內容簡介

《酉陽雜俎》是唐代筆記小說,作者段成式,出生於世代簪纓之家,其祖段志玄是唐代開國功臣,其父段文昌原為中晚唐時期宰相,其子段安節著有《樂府雜錄》。因家族及官職之便,段成式遍覽宮中藏書,博學精敏,文章冠於一時。

本書評註者李國文老師,當代作家,曾獲茅盾文學獎。晚年轉向古代文化的研究,李國文出版本書的目的是使《酉陽雜俎》走出學術研究的高閣,他傾向於對歷史、掌故、傳說等進行詳細的介紹,對許多現象也借古諷今,直言不諱。語言通俗易懂,風格犀利大膽。

社科·歷史

《新世界史(第2卷)》

孫隆基 著

三輝圖書 / 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薦人:劉憶斯

內容簡介

《新世界史》堪稱首部由華人學者專為華語讀者著述的全球通史,將零散的世界史知識貫通成一幅完整的世界歷史圖像,是今天的讀者重新認識世界的必備讀物。

第2卷重點講述了幾大文明地區在中古時期的發展和變化:秦漢帝國、東西羅馬帝國、阿拉伯人締造的伊斯蘭國家、斯拉夫世界以及印度獨特的發展脈絡等,為我們梳理了多種文明模式,提出眾多創見,從根本上糾正「日耳曼人攻滅羅馬乃上古與中古的分水嶺」的謬誤印象,顛覆傳統印度史詮釋,極具顛覆意義。

《在台灣發現歷史》

楊渡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7年8月

推薦人:張明揚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有溫度感的台灣史」,楊渡以一支溫熱的筆,講述被遺落的台灣故事;從消失的凱達格蘭族,到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在大時代的颶風中飄蕩的簡娥和湯德章,再到巨變下的一九四五年、「二二八」中沉默的母親林江邁、迷霧中的將軍李友邦……這一段段溫暖悲哀的歲月,鮮活而又荒謬。

「另一種凝視」,即不同於「本土意識」的自說自話,而是將現在的台灣放在歷史的大脈絡下考量,也是撥開層層迷霧,將不被關注的另一種抗爭引入視線的嘗試。或許,歷史總是在冷酷中有溫暖,毀滅中有希望。

《洪憲帝制外交》

唐啟華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薦人:張明揚

內容簡介

本書以洪憲帝制運動期間袁世凱政府的外交為主題,使用中、英、日三方史料,主要討論帝制運動期間中、英、日三國外交,兼及美、法、俄國以及德國。作者認為,洪憲帝制與全球及東亞外交密切相關。在洪憲帝制外交中,袁世凱雖有嫻熟的外交技巧,但因外部局勢的因素,最終帝制運動不被各國承認。帝制外交交涉中貫穿著英日對東亞主導權的爭奪,但英國因歐戰不利而對日妥協,最終日本取得領導地位,對中國日趨強硬。洪憲帝制外交最終導致中日關係惡化,中日「二十一條」交涉之後,中國反日民族主義進一步發展。

《一七六六年的盧梭 : 論制度與人的變形》

徐前進 著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年6月

推薦人:劉蘇里

內容簡介

「盧梭是啟蒙思想家」,這是個充滿現代理想主義的斷語,會掩蓋歷史分析的諸多可能。他是舊制度、啟蒙與革命時代的人,一個科學、迷信與倫理邊界上的孤獨者。生前他在變形,從啟蒙哲學家到浪漫派,去世後又有兩個盧梭,一個是生命意義的,一個是政治意義的。盧梭是現代解釋學裡的變形體,他的故事在歷史的大時刻會有不同版本。18世紀的法國,制度、風俗與人心是打不破的循環,文字懸空,知識體系分裂,理想無力改觀現實,價值理性、工具理性、生存理性交疊。革命家要衝散一切,卻時時有無力感。個體的確定身份是不是舊制度的出路?什麼能賦予個體以確定的身份?舊制度進退無路時,從普遍的破碎感里生長的理想既給人希望,又讓人絕望,能否從盧梭生前身後的命運起伏中發現法國現代歷史的悲劇性?「一七六六年的盧梭」是一個包含諸多可能性的起點。

《唐代高層文官》

賴瑞和 著

中華書局

2017年8月

推薦人:張明揚

內容簡介

唐代的五大類高層文官:宰相、詞臣、史官、財臣、牧守,是唐代最接近皇帝皇權,最全面掌控國家財賦,以及在地方上治理百姓最重要的官員。這些高層文官,在唐代經歷了使職化的過程,從普通的職事高官,演變成皇帝的特使。在這種體制下,皇權得以進一步擴張。

本書通過個案分析,試圖闡釋唐代高層文官複雜官銜的特徵和深層意義,細緻解讀官員履歷材料,展現出級別的升遷或貶黜、職事的清要或邊緣、俸祿的豐厚或微薄,使讀者深入體會唐代士人宦途沉浮的實態。

《啟功評傳》

趙仁珪 著

北京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團

2017年7月

推薦人:張弘

內容簡介

作為文化大師,啟功先生在文化領域的獨特創造與全面貢獻令後來者仰之彌高。一般來說,一個人如能在文化領域中專精某一項,即足以成為名家。啟功先生則不僅在文學藝術創作上取得了超越同倫、直追前賢的成就,而且在學術研究上也涉足眾多學科,並在每一學科中都取得重量級的創穫。

整本《啟功評傳》圍繞「三部曲啟功」 「堅凈翁啟功 」 「書畫家啟功」 「鑒定家啟功」 「詩詞家啟功」 「學問家啟功」 「教育家啟功」七個部分展開,力求使讀者能了解到一個「全」的啟功、「活」的啟功、「真」的啟功。

《西南聯大的背影》

余斌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7年7月

推薦人:張彥武

內容簡介

作者涉文涉史,歷時多年對相關文字資料進行梳理和研讀,對當年旅居昆明的文化名人行蹤進行實地考察、考證,以昆明大西門、文林街、青雲街、翠湖等地的西南聯大遺迹為線,以梅貽琦、陳寅恪、馮友蘭、聞一多、沈從文、梁思成、林徽因等名人舊居為點,重返西南聯大那段歷史歲月,將自己作為「外圍在場者」的記憶碎片與文字碎片漸漸拼合,再現並評議了抗戰時期與西南聯大相關的人物和史事,並對與西南聯大互為背景的昆明進行浮世繪式的描寫,生動呈現了一個血肉豐滿的戰時昆明。

《困守與反攻 : 冷戰中的台灣選擇》

林孝庭 著

九州出版社

2017年5月

推薦人:楊早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過去十年來,從美國、英國與台灣各地的學術與史政檔案機構所收集的檔案中爬梳而來,包括來自美國中央情報局、美國國家安全局、美國務院與歷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檔案等。要全面、真實地了解蔣介石退守台灣以後對外政策的目標、內涵及結果,本書是一部必讀之作。

《萬國競爭 : 康有為與維也納體系的衰變》

章永樂 著

商務印書館

2017年8月

推薦人:劉憶斯

內容簡介

從1898年到1913年,流亡海外的康有為周遊列國,行程遍及五大洲四大洋。他目睹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最後輝煌,奧匈帝國的搖搖欲墜,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衰敗與自我救贖,精心描述與解讀「萬國競爭」之世,評點列強治法之得失,為中國與世界探尋出路。

既然於此末世,皇綱解紐,夷夏易位,天崩地解,那就重塑政教,再造精英。康有為提出的問題,至今仍發人深省。但是,為了在全球史的背景下理解從19到21世紀的中國道路,最有意義的恰恰是追問:康有為未能看到什麼?歷史正是從康有為失敗的地方重新起步,走向新的制度、秩序與文明。

《又十年去來(一個台灣文化人眼中的大陸 (2003-2016) 》

林谷芳、孫小寧 著

商務印書館

2017年8月

推薦人:綠茶

內容簡介

台灣著名禪者、文化評論人林谷芳先生與資深媒體人孫小寧的文化訪談錄。該書以一個台灣文化人近十年往來大陸幾百次形成的對兩岸社會文化發展的觀照為主線,涉及兩岸交流、民族融合、城鄉發展、文化傳承、資訊變革、產業迷思等多方面。既是對大陸近些年發展獨具慧眼的社會觀察和人文思考,又將台灣的經驗和教訓貫穿其中,並始終以傳統智慧對心靈的終極安頓和生命情性的關懷為原點和旨歸。希望通過此書,促進兩岸民心的理解與文化間的互補。

生活·新知

《家書 : 青年時期寫給父親母親》

裘山山 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薦人:孔令燕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家裘山山的非虛構作品。作者從父母留下的幾百封家書入手,在記憶回放中勾連起了一個四口之家鐫刻在書信中的時代印記。在沒有現代通訊和網路的年代,一封封書信將一個家分散在四面八方的格局連成了一個整體,並在若干年後的重新檢視中,發現了許多一度被忽視,卻很重要的細節。作品圖文並茂,配原汁原味的老照片若干,立體地展現了一段記錄在書信中的家庭歷史,也以點帶面展現了一個時代的特色。

《北京:城與年》

寧肯、陳惜惜 (攝影)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7年7月

推薦人:孔令燕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北京衚衕長大的作家寧肯,對這座城市半個多世紀變遷的滄桑回憶。作者生於1950年代末,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是在那個特殊年代中度過;青年時代又恰值改革開放,百廢俱興……這樣的時間跨度,使得本書涉及的多種歷史文化事件和時間空間節點,打上了鮮明的地域和時代烙印,加之作者視角的獨特——不乏小說家對城市風物的冷靜觀察、對親友人物命運的探究思索,記憶的豐富,文筆的生動與思辨兼備,使得作品雜糅了多種魅力。

書中穿插著攝影家陳惜惜多幅黑白作品:北京的市井風貌,老人兒童,高樓大廈與斷壁殘垣,都以黑白光影呈現,靜謐中隱約著喧響,懷舊中蘊含著溫馨,與寧肯的文字兩廂呼應,構成了更加豐富的張力與空間。

《那時兒戲》

王旭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017年5月

推薦人:張英

內容簡介

是一部記錄北京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兒童遊戲的散文集,筆調輕鬆愉快。作者不僅詳細描述了那時的遊戲、玩具,而且筆端充滿對美好時光的追憶和留戀,伴隨著淡淡的懷舊的甜蜜憂傷。配以精美的插圖,圖文並茂。

作者描述的那個年代流行的遊戲、玩具,感覺很親切,因為其中流淌著北京城的調子,有一種北京衚衕的氣息和氛圍。

童書·繪本

《給孩子的12堂詩歌課》

樹才 著

青豆書坊|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薦人:陸梅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著名詩人、法語翻譯家樹才給孩子的12篇詩歌講座講演稿。樹才將自己三十年詩歌創作的經驗與對孩子的觀照熱愛融為一體,在這本書中化身詩歌課老師,以幽默親切、最能打動孩子們的語言,講述了古今中外最富代表性的詩歌之美。從中國古代詩人筆下的月亮,到法國巴黎塞納河上的米拉多橋,從凝練清澈的日本俳句,到印度大哲泰戈爾恢弘優美的詩篇,樹才既專業淵博又淺顯易懂的講解,令人感受到詩歌這一人類共同的語言藝術的魅力。

《抽屜里的糖》(4-8歲)

劉娟 著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2017年8月

推薦人:綠茶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關於「童年秘密」的故事,獻給每一個曾遇到內心衝突、尋求和期待理解的孩子。引導孩子順利度過自我探索和自我認同階段。本書為中國美院新生代畫家劉娟根據童年經歷改編,細膩、頑趣的筆觸牽動每個人的童心。

投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公會 的精彩文章:

小17成長記-創意手繪軍訓心得封面
劉邦的英雄本色:能勝強敵者 必先自勝
在談愛之前,讓我們先像人一樣好嗎?
烏鴉腦袋和聰明的上海人
看完敦刻爾克,我希望好好活著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