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玩殘的共享經濟,資本依舊不相信眼淚

被玩殘的共享經濟,資本依舊不相信眼淚

圖片來源於網路

前兩日還在和朋友調侃,什麼都在共享,會不會出現共享女友啊,果不其然,今天看到一則消息,出現了共享女友,不過此處的女友,是充氣娃娃性質,商家是做情趣相關行業從業者,在觀察到存在男女數量不匹配,存在大量的剩男和單身狗的情況下,這個群體不單單有生理方面的需求,同時根據5月份淘寶發布的《空巢青年圖鑑》中有過億的空巢青年,孤獨、寂寞成了他們的代名詞等等標籤和印象,共享女友搭著共享經濟的春風應運而生。

這只是在我們看來略顯「奇葩」的一種共享經濟,其實殊不知現在從最開始的共享租車、共享單車,到後來的共享充電寶、共享籃球、共享雨傘、共享圖書、共享衣服、共享紙巾、共享娃娃機、共享KTV、共享健身倉、共享停車場…… 各種各樣的共享經濟模式和產品層出不窮,一次又一次的跌破我們的眼睛,而且一些已經獲取了資本的青睞。

如此狂熱的環境下,其實已經表現出不理智的一面,不論是創業者還是資本機構,貌似任何商品或者服務都可以共享,大家都在堵,堵下一個可能的流量入口,在堵下一個能讓豬飛起來的風口。也許有些從業者並未清晰的區分和了解共享經濟和分享經濟的正確定義和內涵,前阿里巴巴ceo衛哲在一次分享會上這樣闡述兩者的區別「分享經濟是釋放閑置多餘的資源,共享經濟是提高資產的利用率,兩者的本質就存在差異性,分享是盤活多餘資產,共享是提升效率的問題」。所以,回過頭來我們看這些共享經濟,都是從業者發現一個用戶「可能的需求」,然後投入大量資源去滿足用戶的需求。過分的投入已經造成了一種資源的浪費,如眼下的一些城市的共享單車已經投入量已經飽和或者太多。

但是認真分析下來,這些用戶「可能的」需求是不是用戶的真實需求,還是只是用戶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癢點」,並不是「痛點」。撥開雲霧,去偽存真的去洞察用戶,去發現需求,而不是創造需求。之所為這麼多共享經濟能夠得到資本的暫時的青睞,一些用戶的嘗試,一部分是用戶對新鮮事物都有一定的好奇心,一部分是運營者在通過補貼能手段刺激用戶下載安裝使用產品、當然還有整個環境的催熱,流量入口論、風口論。真正的運營數據擠掉水分之後的留存活躍用戶是多少呢,我想只有創業者自己清楚。各種共享經濟的蓬勃發展,但是很多的讓我們看不到明確的或者可以預期的盈利方向或者商業模式,在bp上通常出現的都是在彙集一定數量的用戶之後,通過廣告、粉絲運營、線上營銷等等方式實現商業的本子-賺錢。繼而共享經濟的套路基本上都是這些:

1、大批量的鋪設渠道、鋪量,經常性的看到又進入了多少座城市,又布局了多少網店;

2、通過連環的運營或者補貼手段,獲取app下載安裝量、用戶註冊數、產品使用頻次;

3、不間斷的產品迭代發布會,各個合作的戰略發布會,滿天的pr稿,持續的增加的企業的曝光度;

4、企業創始人乃至前期的投資機構都在也在到處宣講和佈道;

5、然後對上述數據進行一定的包裝和注入水分,在繪製一幅看似很宏偉的商業藍圖,到資本市場的繼續美好的故事,以期獲取一輪一輪的融資;

看似熱鬧非凡的景象,其實已經淪為資本的遊戲,資本的發熱有時也在一度的誇大市場的規模和用戶的需求,資本方也擔憂會錯誤一個「高回報」的項目,變得毫無章法,已經不顧投資的各種風險評估和考量。但是看到一些高舉共享經濟的創業項目苦苦掙扎或者奄奄一息的時候,資本並沒有變得理智和冷靜,依舊不遺餘力的和創業者在吆喝。

結語

作為創業者不能一味的去跟風去蹭熱點,抱有僥倖的心理。不能丟失了創業的初衷和本質,應該是通過一種創新的模式、產品或者解決方案,去解決用戶遇到問題,能夠給用戶、產業、社會和國家帶去價值、提升效率、帶來更大的附加值。應該試圖去找到一個真實的痛點,一種明確的用戶畫像或者群體定位,然後去設計和創新一種可以規模化的商業模式和產品類型。能夠設計出一種不斷正向循環的增長體系,靠投機取巧終究不能長久,氣球和泡沫會有破的一天。

而對於共享經濟,朱嘯虎曾說過,這個事情要有市場足夠大、對用戶而言是剛需、而且是高頻的。顯然眼下的存在的各種共享經濟很多並不滿足這些條件。

且不論前路如何,在資本不相信的眼淚的時候,希望創業者能夠更多的準備好過冬的糧草,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貪嗔痴說道 的精彩文章:

共享單車相繼死亡,「頭部」的又有什麼舉措呢?
共享單車的未來可能的幾種商業變現方式

TAG:貪嗔痴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