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偉: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李偉: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是順利完成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根本途徑,也是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奠定更雄厚、更強大物質基礎的根本需要。

第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不僅是為實現經濟新一輪的較快增長,更是為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近幾年來,在中央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和結構政策的支持下,中國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今年上半年GDP增長6.9%,比去年同期高0.2個百分點。然而,從實現經濟健康持續較快增長的需要出發,培育增長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依然是任重道遠。

一方面,國際貿易和主要經濟體雖然已經呈現恢復性增長,但是全球經濟和國際貿易形成持續健康較快增長的格局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要推動我國經濟較快增長,在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同時,還要適度擴大總需求並提高有效性,而擴大總需求應該把內需市場的開拓作為重中之重,使內需成為新階段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

另一方面,我國短期宏觀調控政策的空間在收縮,實現經濟較快增長,需要重構經濟增長的動力機制。同時,還要看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絕不僅僅是為了實現經濟較快增長,更重要的是為了引領新常態,進而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歷史性轉變。理想的發展方式,是有利於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和高效使用、有利於減輕資源環境壓力、有利於形成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結構、有利於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們面對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重的現實,面對人口老齡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等帶來的勞動力市場供需的結構性矛盾,面對國際競爭格局出現的新變化,重要而迫切的任務就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形成與發展階段相適應的一二三次產業結構關係,提高產業的技術水平和附加值率,提升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為中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第二,新舊動能轉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任務依然艱巨。

近幾年來,通過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和政策,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新動能不斷成長,在我國經濟增長中起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一是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效益改善,效率提升。今年1~7月,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1.1%,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快2.8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57%,新能源汽車增長19.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1.2%,比上年同期加快14.3個百分點。上半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3.9%,清潔能源消費量佔比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

二是中高端產業發展迅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提高。今年1~7月,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和11.4%,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6.2和4.6個百分點。

三是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迅速。今年1~7月,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3.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2個百分點,其中網上商品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

四是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的作用不斷顯現。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4%,遠高於資本形成的32.7%和凈出口的3.9%。

當然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國新舊動能轉換的任務還遠未完成。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世界數據表測算,1978年,我國全要素生產率相當於美國的28.2%;2014年,我國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到了相當於美國43.3%的水平,但與美國的差距依然巨大。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占製造業總增加值的41%,比日本低14個百分點,比德國低20個百分點。

第三,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要牢牢把握全球技術革命和生產方式變革帶來的新機遇。

工業革命以來的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史表明,人類社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入科技創新活躍期和產業快速變革期。當前新技術層出不窮,世界處於新科技革命的窗口期。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及其所帶來的影響,毫無疑問將重構產業格局和生產方式,將在社會經濟領域帶來一系列挑戰,但更主要的是將為各國發展創造一系列新的機遇,有助於各國形成發展新動能。

一是新技術將催生新需求,增強經濟增長的需求拉動力。技術的變革往往來自於現實的需要,但同時又會激發新的需求。比如:以腦科學、精準醫療為代表的生物醫療技術,將擴大人們在醫療、保健、養生等方面的需求。

二是新技術將拓寬產業發展空間,形成經濟增長的新支柱。比如: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催生了機器人製造產業;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催生了風能設備製造、生物質能源設備製造等產業;量子通訊技術的進步將催生新的通訊產業。

三是新技術將改進生產流程,形成新的生產組織模式。比如: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將會使製造業實現智能化、柔性化生產,不僅能使製造業更好更快地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與市場實現「無縫對接」,大幅減少產成品所佔用的生產資源,而且能優化工藝流程,高效地使用各種生產要素。

我國是人口大國,人均國民收入已超過上中等國家收入的平均水平,2016年,我國人均國民收入達到8260美元,同年,上中等國家的平均水平為8202美元。這意味著我國潛在的市場需求十分廣闊,抓住新技術不斷湧現帶來的機會,培育新產業,形成發展新動能,具有市場需求方面的優勢。與此同時,我國人才總規模全球第一,科研投入全球第二,培育新產業,形成發展新動力,也具有創新能力方面的支撐。但是,也應該看到,面對新技術不斷湧現帶來的機遇,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紛紛出台了相關政策,搶佔創新制高點。如:美國出台了《美國創新戰略》,歐盟提出了《歐洲2020》戰略及《創新型聯盟》計劃。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應該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緊緊抓住機遇,促進新舊動能轉換。

第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關鍵要靠創新,而創新需要深化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要解決兩大方面的問題:一是創新動力和能力方面的問題;二是市場需求方面的問題。這兩個方面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沒有市場需求,創新的成果將難以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創新也難以持續地推進;沒有創新,新的市場需求也難以得到滿足。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問題,最根本的途徑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在創新動力和能力方面,我們還面臨不少制約和障礙,如企業受制過多、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競爭環境不公平沒有足夠的創新意願;還如:創新要素宏觀配置不合理,人才因行業間收入差距過大、資本因行業間投資回報格局不合理,而過多流向金融、房地產等行業,使得製造業等實體經濟的創新能力提升緩慢等。要消除這些矛盾和問題,形成有利於創新動力和能力不斷增強的制度環境,必須通過深化改革。

一是紮實推進「放管服」改革。要完善新產品、新業態、新技術標準,放寬市場准入,破除制約企業創新的各種制度和政策束縛,給企業留下充分的創新空間,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高侵權的違法成本,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要為創新成果的湧現和轉化,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當然,需要強調的是,在「放」和「服」的同時,監管要同步跟上,要守住該守的「紅線」,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二是優化稅收結構,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推進實體經濟領域的減稅降費,提高實體行業利潤率,使實體經濟的利潤與社會平均利潤率趨同,引導社會資本更多流向最需要創新的製造業等實體經濟領域。

三是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推廣科研成果股權、期權激勵政策,提高從事基礎性研究和社會公益研究領域的科研人才的勞動報酬,促使優秀人才向創新領域集中。

新產品、新業態等新動能的成長,需要強大的市場需求作為支撐。在這方面,我們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是,中低收入階層收入增長相對緩慢,在就學、醫療、住房等方面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消費能力難以提升。創造新產品、新業態的市場需求,必然要求通過調整初次分配關係,提高勞動者報酬占國民總收入的比例;必然要求通過加大再分配力度,縮小收入差距,更快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

第五,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北京大有可為。

北京是科技創新中心,是全國研發資源最集中的地區。截至2015年底,在京兩院院士766人,佔全國的1/2左右;各類科研院所412家,居全國首位;國家重點實驗室120餘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70家,分別佔全國的1/3和1/5左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2萬家,佔全國的1/6左右。北京也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在經濟發展方面也走在全國前列,其影響力、輻射力、帶動力之大毋庸置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推動全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賦予北京以新的使命,並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京津冀三地構建協同創新共同體。

北京有條件利用這些優勢,在我國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緊緊圍繞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重大戰略,與天津、河北等地加強合作,打破制約人才、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跨區域流動的制度瓶頸,創新合作模式,推動創新資源和創新服務的共享,形成創新合力,建設高效能的區域創新集群,促進創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區的應用和向全國的擴散,最大程度發揮北京的創新優勢,為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新經驗,作出新貢獻。

北京CBD(中央商務區)是科技服務、金融、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地,是北京發揮創新引擎作用的重要載體和平台,要高標準、高質量打造更加國際化、更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知識密集性的現代商務中心區;要使CBD不僅成為各種商務活動的聚集地,而且成為創新資源的聚集地、創新成果的涌流區、科學技術的輻射源;要為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發揮引領作用。

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轉型升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既要抓住時機,積極推進,又要保持戰略定力,久久為功;既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既要讓企業真正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主體,又要釋放全社會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活力。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領導下,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持之以恆地推動創新,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轉型升級就一定能取得成功!(李偉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本文系李偉在9月13日舉行的2017北京CBD國際論壇上的主旨演講。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蘋果發文解釋Face ID首次展示失敗原因、谷歌擬在印度推新款支付應用
漢歐鐵路自備冷箱實現雙向常態化運營
新鴻基一年僅增兩塊地 今年銷售目標比去年低
特斯拉業務開發副總裁離職,曾助推擴大Model 3交付量
國際奧委會確認巴黎洛杉磯承辦權 美國聯邦機構將卸載卡巴斯基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