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中國半導體未來30年有干不完的活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中國半導體未來30年有干不完的活

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加速發展,美國晶元巨頭高通在中國的晶元產業布局越來越深入。

9月9日,高通聯合合作夥伴在南京軟體谷設立聯合創新中心,這已經是高通在國內設立的第二個創新中心。

「國家從七十年代就開始推廣半導體行業,但是這兩年明顯熱度更高,企業與資本的參與度更高,應該說現在的中國半導體行業到了百花齊放的時候,不像過去更多的是定點科研項目。」14日晚間,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2017集微半導體峰會前夕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高通也是看到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所以想參與進來。

但可以看到,這幾年高通對晶元產業鏈的「多方出擊」一度引發了本土晶元企業高管的不滿,特別是在中低端晶元領域的投入加大更被不少本土企業解讀為「攪局」行為。面對外界「非議」,孟樸對記者表示,未來三十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有干不完的活,少說做多,擼起袖子加油干。

「別動不動就世界一流,少說多做會好一些。」孟樸對記者說。

「少說多做會好一些」

從國務院印發《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後,中國半導體行業的併購熱潮就被點燃。據不完全統計,各地已宣布的地方基金總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成為我國集成電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支撐力量。

順應著這股趨勢,高通近兩年在中國的投資也越來越大。

「從投資行業來說,半導體產業是一個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行業,這幾年國家大基金的建立,民間資本的介入,是真正在向產業化發展,高通也是看到了這樣的發展,所以想參與起來。」孟樸向記者分析了中國半導體產業與國外的不同之處,他表示,國外市場成熟一些,分工比較嚴謹,所以不需要介入多個環節,但是中國需要前端、中端等多個維度同時進行,所以看到高通在中國的投資方向比較多。

事實上,2014年以來,高通與國內半導體產業上下游企業合作動作開始增多,目前擔任高通中國區董事長的孟樸,曾擔任中芯國際獨立董事。高通此前將部分28納米晶元製造訂單交付中芯國際,並與中芯國際、華為等聯合宣布成立合資公司,推進中芯國際14納米晶元製造工藝的研發。

去年,中芯長電半導體有限公司與高通共同宣布,中芯長電開始為Qualcomm Technologies提供14納米矽片凸塊量產加工。

孟樸向記者解釋了高通在中國投資的幾個方向。「包括前端的晶圓生產,這一個和中芯國際合作比較多,還有中端的生產,比如說中芯長電的投資,還有一塊是後端的測試,去年高通在上海設立了高通的獨資公司,也是希望可以提高後端的測試。」

他表示,這兩年高通看到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機會,也貢獻了自己的技術和能力,拋開一些非議,還是很看好中國的投資環境,不然也不會堅持做那麼多投資。「未來三十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有干不完的活,少說多做會好一些。」孟樸說。

此外,據記者了解,高通前兩年特意在貴州的貴安設立了高通中國控股公司,也是高通投資的主體,為的就是解決高通以往投資分散的問題。

卡位人工智慧

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後,高通在移動處理器的優勢越發明顯,特別是近兩年,隨著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高度向幾家廠商集中,高通處理器出貨量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甚至讓競爭對手無還手之力。而大量的搭載高通驍龍處理器的智能設備,對高通的人工智慧戰略來說是一次絕佳的卡位戰機會。

孟樸在採訪中分享了高通對於人工智慧的看法,他表示高通過去一直在做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他更喜歡把人工智慧稱為「機器學習」,比如在耗電量上面,機器能夠自己「學習」用戶習慣,以達到智能的目的。

他對記者表示,目前高通還與Facebook等企業在人工智慧領域合作,支持Facebook在移動領域的應用。

事實上,高通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野心一直不小,據記者了解,高通於十年前開始啟動人工智慧項目,並開始探索麵向計算機視覺和運動控制應用的機器學習脈衝神經方法,隨後還將其研究範圍從仿生方法拓展到了人工神經網路。

2016年,高通正式發布了Qualcomm驍龍神經處理引擎SDK。同時與合作夥伴開展了廣泛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合作,比如與谷歌合作以支持TensorFlow,與Facebook合作支持Caffe、Caffe2。

上個月,高通還對外宣布將收購荷蘭機器學習初創公司Scyfer。Scyfer是位於阿姆斯特丹的人工智慧公司,從阿姆斯特丹大學(QUVA)分拆後專註於應用廣泛的機器學習技術。並且在之前,高通還參與投資了一家位於美國的人工智慧公司Brain Corp。

「一方面是看重該公司的人才,其中最重要的是通過收購Scyfer 為高通帶來該公司創始人、阿姆斯特丹大學知名教授 Max Welling博士的加入。Scyfer團隊在人工智慧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可以將他們的技術應用到高通所關注的產品和領域中去。」高通工程技術副總裁 Jeff Gehlhaar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5年全球智能手機的累計出貨量將超過85億。

「中國的手機產業會發展,會進入全球一流,到底是五家還是七家,目前還估計不出來,能不能取代蘋果,後面還是市場說了算。」孟樸對記者強調,中國的創新公司,智能硬體和軟體都比過去多很多,只要有創新的環境,就會有創新的公司崛起。

孟樸表示需要看產業的大形勢發展,包括能不能給中國企業很好的營商環境,創新激勵,只要這兩項做好了,不管是從產業,人才,資本積累是可以做出很多事情的。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李偉: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蘋果發文解釋Face ID首次展示失敗原因、谷歌擬在印度推新款支付應用
漢歐鐵路自備冷箱實現雙向常態化運營
新鴻基一年僅增兩塊地 今年銷售目標比去年低
特斯拉業務開發副總裁離職,曾助推擴大Model 3交付量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