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文造假遭國際期刊曝光,山東醫學科學院附院取消兩名醫生主任醫師資格

論文造假遭國際期刊曝光,山東醫學科學院附院取消兩名醫生主任醫師資格

宜嘉醫療

「宜嘉醫療」(微信號:xinyijia_tech),聚焦醫學大健康產業,彙集行業最有價值信息,播報行業動態、解讀醫改新政、跟蹤創新項目、分享成功案例,闡述專家見解。聚焦、專註,與時俱進,方可把握醫療行業風雲動象。

2017年4月21日,世界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發布聲明,該集團旗下《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期刊撤下所刊登的107篇論文。此次被撤稿論文的作者全部來自中國,撤稿原因是論文作者編造審稿人和同行評審意見。近日,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對兩名涉事醫生做出處罰決定。

根據對被Springer出版社撤稿的兩篇論文的徹查結果和科技部《關於對集中撤稿論文涉事作者處理指導意見的函》(國科辦政[2017]50號)的要求,院黨委會研究決定,對涉案論文作者處理意見如下:

一、第一作者延俊元論文「The critical role of HMGA2 in regulation of EMT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s」。經調查認定,作者向第三方購買、代寫論文。

2.對潘雲燕追繳發放的論文獎勵;取消副主任醫師職稱,同時給予降低聘任專業技術崗位等級處分;3年內不得晉陞職稱、職務,不得申報科研項目、成果獎及各種榮譽等;3年內年度考核不能為優秀;進行誠信誡勉談話,記入誠信信用信息系統;責令寫出書面檢查,全院通報批評。

3.對劉妍進行誠信誡勉談話,全院通報批評。

4. 作者張燕玲、石文雙、任翠麗對於文章的發表全過程不知情,為第一作者擅自署名,經查實為無過錯作者,通知作者所在單位對此三位作者進行批評教育及誠信誡勉談話。

二、第一作者牛洪欣論文「The clinical utility of image-guided iodine-125 seed in patients with un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經調查認定,論文由作者完成,但由第三方代投。

1. 對牛洪欣追繳發放的論文獎勵;撤銷其主任醫師資格;3年內不得晉陞職稱,不得參評各種學術稱號;給予行政警告處分,黨內警告處分;進行誠信誡勉談話,記入誠信信用信息系統;責令寫出書面檢查,全院通報批評。

2. 對張西坤、王斌、周釗、汪建進行誠信誡勉談話,全院通報批評。

3.徐忠法對論文發表過程不知情,但負有失察責任。追繳發放的論文獎勵;終止正在申報的國自然基金項目;給予黨內批評教育;進行誠信誡勉談話,全院通報批評。

山東省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

2017年8月24日

事件回顧:

德國當地時間4月20日,世界最大學術出版機構之一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發表撤稿聲明,聲明指出,經過徹查,已經找到足夠證據,確信這些論文在同行評審過程中有造假行為,以此公布。

此次撤稿名單長達數頁,不僅列出了撤稿的論文題目和刊號,還有作者姓名。涉及的107篇、524名醫生和在讀醫學生,來自中國。從斯普林格提供了名單看,涉及的作者不乏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醫科大學等名校,可謂成群結隊。

同行評審造假

同行評審也就是評審人評審,是國際論文錄用的重要環節。按照施普林格的論文接受規則,作者投稿之後,編輯會安排評審人就論文的科學嚴謹性,做評審和評價,這些評審人,也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專家以報告形式提供給期刊,之後編輯決定是不是發表。

此次論文的撤稿原因,就是因為評審人造假。論文作者在投稿的同時,推薦一名並不存在的審稿人,並署自己或合作者的郵箱。亦有人推薦真實存在的同行專家,但在署郵箱時造假。這樣一來,「運動員」自己就成為了「裁判員」,從而得到「理想成績」。

對此,施普林格細胞生物學及生物化學編輯總監彼得·巴特勒,對於此次撤稿的原因、細節和後續影響,代表施普林格給出了回應。

施普林格公布撤稿行為 清算的是舊賬

首先,此次撤稿的論文發表於2012-2016年間的《腫瘤生物學》,「並非是又出現了新的違規情況,而是期刊《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在2015年撤稿後,進一步人工核查所發現的結果。」

「此次撤稿事件是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續。」針對撤稿事件,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安諾傑曾回應稱。

2015年8月,斯普林格宣布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已經發表的64篇論文,這些論文均出自中國作者,給出了的理由也是「同行評審中涉嫌造假」。

從多方了解到,《腫瘤生物學》期刊的影響因子,也就是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2016年評分不到3分,遠低於8分以上的知名專業期刊,而像《自然》這樣的頂級期刊影響因子評分可以高達38分。

影響因子評分2.9的《腫瘤生物學》目前已經與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解約,歸屬在美國塞奇(SAGE)出版社旗下。出版機構施普林格之所以此時公布已經與其解約的期刊撤稿行為,旨在「清除不良的科學記錄」,清算的是一筆舊賬。

彼得·巴特勒對媒體稱,本次撤稿數在中國學者歷年發布在《腫瘤生物學》的文章數量中占很小一部分,約佔0.03%(20122016年)。1997年,中國科研人員對SCI論文的貢獻量不足2.5%。到了2006年,中國的SCI論文數量超過了德國、英國、法國和日本,僅次於美國。這些被撤銷的論文並不反映中國科研人員所發表的科研成果的整體質量和開拓性成就。

同行評審造假問題具有全球性

其次,施普林格回應, 「找到了確鑿的證據,證明這些論文的同行評審過程被做了手腳。撤稿論文的同行評審人姓名真實,但是郵件地址卻是假冒。編輯以為論文發送給了真正的評審人,但是在與真正的評審人進行調查和溝通之後,確認評審人其實並沒有對論文做出過評審。」

施普林格還表示,「對同行評審及投稿系統做手腳的問題是全球性的。此次撤稿不會造成今後對中國科學家的投稿採用更嚴格的流程要求,但是對作者建議的評審人名字會徹底地核查。」

明日17時 不見不散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慈醫 的精彩文章:

TAG:天下慈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