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司馬懿奪權時誅他三族,只漏網一人,缺被他的子孫又顛覆司馬王朝

司馬懿奪權時誅他三族,只漏網一人,缺被他的子孫又顛覆司馬王朝

司馬懿在世的時候確實在魏國大權獨攬,但不能說他是最後的贏家,因為他在公元251年就死了,離三國統一(280年晉滅吳)還差二三十年呢。應該說司馬家族才是贏家。司馬家族是怎麼奪取政權的呢?

三國時期,高平陵之變是曹魏政權內部政治勢力的大換血,司馬懿依靠自身陰謀,趁曹爽陪曹芳去高平陵掃墓之際,控制京城局勢,藉機掌握軍政大權,終究使得曹爽命喪黃泉,曹爽最為後悔的是沒有聽從自己老鄉的諫言,這位老鄉就是桓范。

正始十年(249)正月,司馬懿乘曹爽兄弟隨魏帝祭掃明帝高平陵(在洛陽南)之機,發動政變。奪取武庫,派長子司馬師屯兵司馬門,自己和太尉蔣濟出屯洛水浮橋,斷絕曹爽歸路。救出被曹爽軟禁的郭太后(魏明帝皇后),郭太后於是下令廢曹爽兄弟官職,先聲奪人。派人送奏章給魏帝,要求罷免曹爽兄弟。曹爽猶豫不決,最終為求活命而同意交出大權,以侯還第。數日後,司馬懿以謀反罪名族誅曹爽兄弟及親信何晏、丁謐、畢軌等人。自此以後,曹魏政權實際落入司馬氏集團手中。政變之初,太后詔命大司農桓范為中領軍事,接替曹羲接管中領軍職務和軍隊。大司農桓范正要領命,但是他的兒子站在皇帝和曹爽的立場,力勸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於是沒有聽從屬官們的建議,隻身帶著大司農的印信由平昌門逃出洛陽城。司馬懿得知後大驚,後對蔣濟說道:「智囊往矣。」蔣濟則回答:「曹爽對桓范內在疏遠,駑馬戀棧豆,必不能用桓范的計策。」

話說大司農桓范來到高平陵拜見曹芳和曹爽兄弟後,力勸他們立刻帶皇帝回許昌,以大將軍的職務徵調全國軍隊討伐司馬懿,並且以大司農印信保證絕對不會缺乏糧草。

但是曹爽兄弟卻只知道抱頭痛哭,接到司馬懿的誘惑書信之後決心罷官投降,認為順從地交出權力還可以繼續富裕奢華的侯爵生活。桓范力勸無效,於是放聲大哭:「曹子丹(曹真)算是智謀之士。可看看他生的三個兒子吧,居然都是蠢豬!沒想到我今天居然要跟隨你們這些人一起滅族了!」

話說桓范有一子,名叫桓楷,當時年幼。司馬懿誅殺桓氏的時候得以逃脫。

後來西晉王朝取代曹魏王朝,桓楷東躲西藏,隱姓埋名。《龍亢桓氏世系表》記載:「桓范生桓楷。桓楷生桓顥。桓顥生桓彝。」桓彝自稱祖上為傳統儒學世家譙國桓氏子弟,經學大師桓榮的嫡系九世孫。當時還沒有建立檔案,加上桓彝幼年喪父,從小就家境貧寒,所以政府自然沒有人去考證你祖上是何人。晉元帝司馬睿在建康建立了東晉王朝,桓彝成為其重要幕僚,遷中書郎、尚書吏部郎。

晉明帝命桓彝為散騎常侍,協助討伐王敦,因功勞封為萬寧縣男,並出任宣城太守,後來蘇俊謀反的時候因公殉職,成為朝廷表率。桓彝生五子:桓溫、桓雲、桓豁、桓秘、桓沖。

公元403年,桓溫幼子桓玄威逼晉安帝禪位,並最終取代了東晉,建立了桓楚政權,與司馬炎如出一轍。

就因為司馬懿時期漏網一人,最終埋葬了司馬家百年王朝。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顏歷史 的精彩文章:

光緒死因的5種猜想,你支持誰?
曾經征服世界5位軍事家,成吉思汗中國人的驕傲,歐洲人的噩夢
那些正在消失的老物件,看懂的都老了
穿越大唐,文化程度越高,買官越省錢,大學文憑最省錢

TAG:紅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