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專訪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做時間的朋友

專訪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做時間的朋友

專訪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做時間的朋友

在採訪之前翻閱資料,筆者發現網上有一個論點挺有意思——聯想錯過了 PC 時代,又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因此,在智能互聯網時代,聯想創投在整個聯想集團肩負著一種使命——通過資本和創業者的力量為聯想布局未來。那麼,聯想的高層包括柳傳志,楊元慶等會不會對這個基金賦予了額外的寄託和使命呢?

對此,動點科技採訪了 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他十分坦誠地闡述了在聯想集團董事會和聯想集團 CEO 楊元慶的要求下,聯想創投建立之初就確定下的幾個目標。

先來看結果。這些年,聯想創投拿出的成績單不可謂不矚目——聯想創投在智慧工業領域裡投了 3D Camera 公司、天澤智雲、天津揚天科技(機器人)、南京天洑軟體,在智慧出行領域投了中科慧眼、蔚來汽車,智慧醫療領域還有視見醫療科技(機器智能應用於醫療影像)及一系列相關企業。


一場明日之戰:這家投資機構的指標是贏掉時間

賀志強告訴動點科技,聯想創投的定位非常清楚,主要是靠資本創業者的力量,為聯想投資未來。

這裡面分為兩種情況:一個是聯想的內部創新,把新業務孵化成獨立的子公司,比如茄子快傳、聯想雲科技、聯想懂的通信;另一部分是 VC 業務,聯想創投作為聯想集團全球科技產業基金,藉助投高科技,希望投的企業裡面能夠成長出未來有可能變成聯想主營業務的企業。

當筆者問及聯想創投是不是投聯想正在做的業務,賀志強提到了機會二字:

「我們就是投 IT 的未來,比如 AR/VR 可以做,很多領域也根本沒想到要去做。但是我說要投的是未來高成長的機會,不管聯想集團是不是在做,我們都要投,投到下一步也許聯想可能會跟它有更精密的合作,甚至會變成聯想業務的一部分,可能性都很多。」

同時,他也強調了聯想投資生態鏈的幾點不可為之——都知道聯想規模夠大、夠有歷史,但是所有這些被投企業其實都是未來的朝陽行業,所以聯想創投是保持了非常平等的心態去合作,有些被投企業,我們只是小股東。雙方平等雙贏,這樣才能長期合作下去。「這個心態如果我們內部不講,還是比較容易出問題的。但是我們講了幾次,就在認識上很清晰了,這些被投企業是跟我們平等的合作。另外一個,我們互相幫忙,他們業務增長,我們也業務增長,他們公司也成長。」

不僅如此,聯想創投還孵化和管理著聯想集團的所有創新業務,用股權激勵的手段,把在大體系內的創新項目,塑造成子公司或創新業務。例如,專註於 AR 的聯想新視界(應用於工業維修、精準醫療、旅遊導覽等領域)、代表新 IT 的聯想超融合,以及已在全球擁有 12 億用戶、近 5 億月活的「茄子快傳」等。子公司與被投企業、聯想主營業務之間又產生聯動,慢慢織成一張日漸清晰的網。

專訪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做時間的朋友

做時間的朋友,幫正確的忙

投資無疑考驗人性。這點與賭博的心態無關,而是對風險戰略的眼光以及如何在創業者的不同時間段去幫正確的忙。在賀志強看來,這點尤為重要。

他和自己手下幾個團隊反覆叮囑的話就是:投資首先要把風險計算清楚,所謂計算清楚,不是把風險是多少錢計算清楚,而是要知道它最大的風險在哪些地方,這是所有投資機構都一樣的。但看到有風險,每個人看到的風險又不一樣,這就是區別。

「特別對於搞技術投資的,回報周期較長更需要保持戰略的思維和耐性。」

當然,投資人都要克服一些問題,比如許多投資人容易出現一種「因為你給錢,特別容易覺得自己好像看明白了、很懂」的自以為是。所以賀志強要求自己的團隊一定要跟創始團隊待的時間足夠長,看清楚之後再來思考投完之後怎麼幫正確的忙?

賀志強認為,如何幫創業者的忙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創業團隊希望你幫他什麼忙,他很清楚,希望你幫我們打打客戶或者是幫我們找找什麼樣的人才,這是他們自己看的到的。另一種忙是他們看不到,我們看得到的那些所謂的真正的忙,怎麼樣讓他能夠接受,把這個忙幫到位了也特別重要。

賀志強套用了羅振宇的名言總結出了一句投資箴言:做時間的朋友,拼真理之言,幫正確的忙

和被投企業做時間的朋友不亞於造就一段「浪漫」關係的過程,賀志強給我們舉了幾個例子,「比如 Face++現在跟聯想創投的關係越來越好,為什麼?它一開始也覺得只是將後者看成是一家投資機構而已,但是交往比較久它覺得後者幫的忙都挺合拍;比如視見醫療科技,陳浩他們兩個博士畢業生出來要創業,他們很有挑戰精神但缺少市場化的經驗,正好就跟我們 HR 說推薦王峰做他們的領導者(王峰是聯想中國區的副總裁,做渠道很厲害),但其實陳浩一開始沒意識到覺得不需要,不過兩個人一聊完他就說讓王峰去做 CEO,他們甚至覺得需要有早一點的管理合伙人來加入他們的創業團隊就好了。這其中正是因為聯想系的投資人作為一個陪伴團隊成長的大家長角色不會自作主張,不去自以為是,只是背後幫他們正確的忙,在無論哪個階段都看得出團隊的拼圖上缺的是哪一塊。」

專訪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做時間的朋友

大船與小船:投資矩陣的平衡和協作之道

如果說聯想是一艘 IT 界的航空母艦,那麼在聯想大體系內,除了聯想創投,還有君聯資本、弘毅投資、聯想之星等小船正在時刻準備楊帆起航,發現更大的天地,不過與此同時外界對幾者的分工很容易混淆。

談及這一點時,賀志強對動點科技表示:「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弘毅投資是聯想控股旗下的,聯想創投是聯想集團旗下的。聯想之星主要是做天使投資,君聯資本是典型的 VC;弘毅投資是 PE,投資金額非常大。四家機構的定位都非常清晰,戰略上互相協同。」

具體到如何協同作戰,有哪些外人看不破的幕後故事,賀志強也為我們講了一點:「前幾年彼此之間合作非常密集,包括今天依然有合作。弘毅投資更多的是投後期、是 PE,跟聯想創投在投一些成長期的項目會交流一些經驗。君聯資本歷史比聯想創投要久很多,看的範圍更廣一些,各個行業都會看,因此有很多項目上兩家都有聯動,包括聯想創投自己孵化的一些企業,君聯資本也都參與了很多投資。這當中,不僅關乎配合,也是學習取經的過程。」

這樣的「套路」當然在投資圈裡早就為人熟悉,比如,君聯資本和聯想創投一起投了寧德時代,聯想創投和聯想之星投了 Face++,君聯資本也跟進了投資,聯想創投也經常將所投資的企業推薦給君聯資本和弘毅投資。

賀志強還和我們分享了一件事: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曾經和聯想系 4 家基金負責人一起開會時說了段話,大意是講你們要互相協同,最後投出優秀的企業。也希望能把所投優秀企業變成聯想集團或聯想控股的業務。「柳總給我們幾個人專門打過招呼,明確希望我們四家投資機構配合,能夠投出一個方向來,未來能夠變成無論是聯想集團還是聯想控股的產業,這也是我們聯想創投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

他補充道:「比如說聯想之星跟我們一起投項目,甚至聯想之星也看我們投過的項目,比如視見醫療科技,他們也很認真地看。君聯資本也投我們的項目,我們也投過君聯資本的項目,弘毅就前兩天跟我吃飯還講後期的項目,他們也想投,所以配合非常默契。」


技術派元老眼中的下一波科技浪潮

作為創投圈著名技術派的投資元老,曾在聯想集團擔任 CTO 和 15 年聯想研究院院長的賀志強當然到哪裡都不會忘了聊聊自己看到的互聯網新趨勢,在這次對話中,他也分享了最近關於智能互聯網的觀點:

他認為 AI 不等於智能互聯網。

智能互聯網的核心由「IOT+邊緣計算+雲+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技術鏈條組成,AI 只是智能互聯網關鍵要素之一。智能互聯網要想充分釋放能量、顛覆傳統行業,離不開「IOT+邊緣計算+雲+大數據+人工智慧」整個技術鏈條的相互作用、共同發力。

智能互聯網本質是「數據智能+產業融合」。智能互聯網必須深度融合到產業,才能真正發揮作用,才能大幅提升行業效益。這就需要創業者對產業有深度理解,懂得和善於利用 New IT 的力量,在大數據的基礎上構建人工智慧,才能最大化釋放智能互聯網的效應。

此外,他也呼籲生態聯動是智能互聯網創業制勝的關鍵。智能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需要打通眾多鏈條,需要多方力量通力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偏技術的投資理念也滲透到了他管理的基金,據悉,聯想創投 80%以上資金都投入核心技術。從去年開始,聯想創投重點投資智能互聯網,主要瞄準 4 個方向:智慧城市、智慧出行、智慧工業、智慧醫療,最近聯想創投投資的寒武紀便是做 AI 晶元的。為何聯想創投的投資方向要如此細化?賀志強說,移動互聯網之後的新一波智能互聯網,一定要和產業深度融合才能帶來效益。

本文 專訪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做時間的朋友來自動點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Hulu 今年或為視頻內容投資 25 億美元
SaaS 平台企業灣發布「慧優稅」,為企業服務生態賦能
比特幣中國發布通告稱,將於 9 月 30 日停止所有交易業務,今日起停止新用戶註冊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