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失效分析解決方案—產品表面異色原因分析

失效分析解決方案—產品表面異色原因分析

測試方法:

一、表面觀察:3D顯微鏡(見上篇)

二、材質分析:FTIR+DSC+TGA(見上篇)

三、 異物分析:GC-MS

四、防靜電袋測試:表面電阻

測試結果與分析(續)

3

3.3 GC-MS測試結果

圖13 OK樣品表面淋洗液GC-MS測試圖

備註:本測試取一定量(溶劑用量與NG表面淋洗液分析樣品一致)的溶劑淋洗OK塑料件,收集淋洗液,進行GC-MS分析。

圖14 NG樣品表面淋洗液GC-MS測試圖

備註:本測試取一定量(溶劑用量與OK表面淋洗液分析樣品一致)的溶劑淋洗NG塑料件,收集淋洗液,進行GC-MS分析。

圖15 OK樣品浸泡液GC-MS測試圖

備註:取OK塑料件,剪碎置於樣品瓶內,並加相同溶劑浸泡12h,取浸泡溶液進行GC-MS分析。

圖16 防靜電袋浸泡液GC-MS測試圖

備註:取未使用的防靜電袋,剪碎置於樣品瓶內,並加相同溶劑浸泡12h,取浸泡溶液進行GC-MS分析。

由本節測試可知:

(1) OK塑料件浸泡液中發現有苯酚、磷酸三苯酯,未使用的防靜電袋浸泡液中發現有芥酸醯胺,抗氧劑168和抗氧劑1076;

(2) OK塑料件和NG塑料件表面淋洗液所檢測到的主要成分及其峰面積如下表;

(3) NG塑料件表面雙酚A含量明顯高於OK塑料件,雙酚A為PC降解的產物。

3.4 DSC&TGA分析

圖17 OK樣品與NG樣品的DSC測試圖

備註:NG樣品取樣位置為異色位置,OK樣品取樣為選取相對應位置。

由圖可知,NG樣品與OK樣品的DSC測試圖譜相近。

圖18 OK樣品與NG樣品的TGA測試圖

備註:NG樣品取樣位置為異色位置,OK樣品取樣為選取相對應位置。

由圖可知,NG樣品與OK樣品的TGA測試圖譜相近。

3.5 表面電阻測試

備註:本測試為隨機選取防靜電袋內側與外側進行測試。

由表可知,未使用防靜電袋內側與外側的表面電阻相近;使用後防靜電袋外側的表面電阻下降。

結論

4

(1) NG樣品表面異色為異物導致的;

(2) NG樣品表面異物的主要成分為雙酚A、苯酚、磷酸三苯酯以及芥酸醯胺;雙酚A為異物的最主要成分,主要來自於PC的降解;苯酚與磷酸三苯酯來自於塑料基材;芥酸醯胺來自於防靜電袋;

(3)與OK樣品相比,NG樣品表面未發現其它特別物質,但NG樣品表面的雙酚A聚集較為明顯且含量較高,這表明NG樣品可能在外部環境、加工工藝等綜合因素的影響下發生了降解;

(4)NG樣品的雙酚A 聚集主要發生在外側表面,內側表面幾乎未發現明顯雙酚A 聚集;

(5)OK樣品外側表面有極為輕微的雙酚A 聚集,NG樣品外側OK位置也發現有一定的雙酚A 聚集, NG樣品外側NG位置有明顯雙酚A 聚集;

(6)防靜電袋的主要成份為PE,防靜電袋的成份未發現異常。

建議

5

PC發生降解的可能原因包括:在加工過程中,PC受熱降解或者污染物的催化作用導致PC降解;在儲存過程中,PC受污染物催化作用及環境(熱、光、水分等)等因素的影響發生降解。

全球科技實驗室∣華南檢測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南檢測中心(CMC) 的精彩文章:

TAG:華南檢測中心(CM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