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校運會競技精神不能忘

校運會競技精神不能忘

中學生運動會紀錄「沉睡」40年無人破、高中班裡引體向上少有人達標、體育課長跑改短跑……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中小學生身高、體重等身體指標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體質下滑引發「好日子養出弱孩子」的擔憂,被廣泛關注。

據我國東北某省會城市學生體育藝術發展中心的統計,當地的中學生運動會紀錄普遍「沉睡」多年,有的項目甚至40年無人打破:女子800米紀錄是1977年創造的、女子100米紀錄要追溯到1979年、男子110米欄紀錄為1981年創造……

近日,筆者正在報道第十三屆全國學生運動會,田徑場上傳來喜報,截至目前,已有兩項中學生紀錄和三項大學生紀錄被打破,而每屆學生運動會上都會有紀錄被打破。學生運動會紀錄屢屢被打破說明了學生運動員水平的提高、訓練水平和體育科技的進步,更說明我國學校體育的大發展,與校運會「紀錄多年未被打破」形成鮮明對比,背後折射出學校體育存在的諸多問題。

一直以來,學生體質下降都是全社會關注的熱點。2015年發布的2014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總體有所改善,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呈穩中向好趨勢,但大學生身體素質繼續呈現下降趨勢。

有關專家指出,30多年來,學生的多項身體素質指標並不樂觀,最能反映學生跑、跳、投能力的一些身體素質實際是多年連續下降,以孱弱之軀想要突破「極限」談何容易?因此校運會紀錄無法打破也在情理之中。

筆者以為,紀錄未被打破背後還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是落實國家相關政策和要求不力。黨和政府歷來十分關心學校體育和學生體質,關注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200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下發,2011年「保證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提出了「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時代強音。力度之大全世界都無出其右。然而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升學率、隨意擠占體育課,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難以保障。

其次是不把突破自我當作追求目標。遙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青少年學生學習負擔不重,有更多的時間參與體育活動,男女生個個都懷有一顆突破自我、追求目標的心。如今的校園,崇拜偶像、崇尚時尚,男的「宅」、女生追星,怕吃苦、怕受累、怕出汗、怕晒黑,壓根兒就不想破什麼紀錄。

再其次,體育課教不會技能。為了安全起見,現在的校運會與過去設置不同,很多項目退出了校運會的舞台,如長跑、標槍等。在這樣的導向下,許多基本的身體素質和技術動作,學生既不能在體育課上學到,又不能在課外時間鍛煉,只靠校運會前和比賽時的「臨陣磨槍」。一年只舉辦一次校運會,就期望學生突破已經很高成績的校運會紀錄實在有點強人所難。

最後,趣味運動會、體育節主導運動會。近年來,隨著學校體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校運會在形式上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地方和學校紛紛用趣味運動會、體育節等代替所謂的田徑運動會。旨在讓更多人參與體育、享受體育、體驗體育,競技水平高於一切的思想已不再是一些學校的追求。

只有不斷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為青少年強健體魄創造條件,讓他們像小樹一樣健康成長,才不用發愁校運會紀錄沒有人打破。

(作者:李小偉,系本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5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高一新生在教官指導下進行隊列訓練
世界結晶產業格局的改寫者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