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劇本需經得起歲月的淘洗

劇本需經得起歲月的淘洗

圖為《玩家》劇本中的插圖。

楊信繪

「玩家」算是北京土話。

記得當年我在《北京晚報》上發表《京城「四大玩家」》的文章時,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當時,不但在北京,在全國各地,民間收藏已經悄然興起,而且有一種來勢兇猛的勁頭。這種收藏熱是從集郵開始的,慢慢發展到古玩和其它雜項。在中國人的溫飽問題沒解決之前,能不能活著是生活的第一要務。只有當解決了溫飽問題,生活進入小康以後,怎麼活著才成了生活的第一要務。玩,實際上就是人在怎麼活得舒坦上的一種時尚。

老北京人喜歡玩。「花鳥魚蟲」號稱是過去京城的「四大玩」,玩兒個物件兒在北京是有群眾基礎的,屬於尋常的玩。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玩的東西自然越來越高雅,越來越講究了,比如瓷器、玉器、字畫、碑帖、文房四寶等,這難道不是社會的一種進步嗎?從一個「玩」字上,可以折射出改革開放以後社會的發展和變遷,折射出老百姓的心態。過去有「玩物喪志」,但當一個人玩到一定水平,玩到一定境界時,就可以稱之為「家」了。老北京人常說一句話:「這算玩到家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這些年,北京人藝上演的許多作品,都會引起觀眾的關注。為什麼大家這麼愛看北京人藝的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喜歡它的京味兒。但富有京味兒的話劇本子可遇不可求,經常處於缺乏狀態,劇院的領導便邀請了十餘位在北京創作活躍、有點兒影響的作家劇作家,組成了一支創作隊伍,有莫言,劉恆,萬方,鄒靜之,李龍雲等,我也是其中之一。

話劇《玩家》的劇本我寫了整整10年,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劍。我之所以選擇玩家這個題材,是因為我在《北京晚報》當了20多年記者,我認為最能反映社會生活變化之一的就是收藏。當年糧票是買糧食的憑證,20年以後它成了收藏品,您說這種變化大不大?我採訪過無數玩家,也曾在《北京晚報》辦過「收藏」專版,還出過兩本書,我對這個領域太熟悉了。當人藝讓作家報選題時,我經過反覆思考,選擇了收藏這個話題。

這個選題很快得到了人藝領導和院藝委會的認可。我很快就開始了劇本素材的整理和劇情的構思。2006年,記得《玩家》劇本的第一稿拿出來後,人藝的院領導異常欣喜。但是在北京人藝,劇本能否上演,要通過藝委會這一關。藝委會的成員們看了劇本後,意見產生了分歧,多數人認為《玩家》的劇本題材雖好,作者的語言功力也沒得說,但劇本距離演出還有很大距離,突出一點就是劇本太長。院領導經過反覆研究,最後做出決定:既然《玩家》的選題好、語言好,人物生動,故事也還完整,只是劇情過於繁雜混亂,人物的矛盾衝突不合理,因此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輕言放棄。本著出精品的原則,要堅定不移改下去,細心打磨,不到火候不揭鍋。

為此,我又對整個劇本重新構思,拋棄了原來的初衷,注重於人物命運和性格的描寫,而對收藏的過程和收藏的知識進行了大刪大改。到第四稿拿出來,人藝的領導和藝委會的專家終於認為有點兒模樣了,但大家依然覺得還欠火候。就這樣,當我改出第十二稿後,北京劇協和北京作協專門為這個劇本召開了研討會,之後又找了幾位國內戲劇界的老專家提意見。

在這種情況下,人藝還是沒把它列為當年的演出計劃。院里覺得還可以繼續打磨,真正成為精品。於是話劇的主題就在不斷的修改中一步步深入,最後聚焦到如何對待真與假,這是人類永恆的一個主題。於是有了十三稿,十四稿,直到最後的定稿。

2016年8月,作為當年唯一一部原創大戲,《玩家》和觀眾見面了。目前看,《玩家》三幕戲代表三個不同的時代,一隻真假莫辨的元青花讓玩家惦記了30年,圍繞它刻畫了十幾個有典型性格的典型人物,有血有肉,鮮活生動。這些人物也是北京人典型性格的寫照。劇中主要人物的命運在劇情的演進過程中都有所體現,是改革開放以來北京人的命運縮影。當然這部戲的最大看點是人物的語言,可以說京味兒十足,演員的每句台詞都做了精心的推敲和錘鍊。

今年8月,《玩家》作為人藝建院65周年紀念演出的組成部分再次回歸,收穫眾多好評。一部戲的成功,編劇只是完成了最基礎的工作,最後呈現給觀眾的是凝聚著所有演職員心血的藝術作品。我希望這齣劇能夠經得起歲月的淘洗。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薩德使其生無可戀!」在華韓企不滿韓政府外交政策
何潔:我給自己當媽打100分 七寶是比較走心的小孩
27年來美總統第4次叫停外資收購 皆與中國有關
陳道明和唐嫣合作新劇 相距28歲的愛情有CP感嗎?
長城腳下的葬禮:老人、烽火台與空心村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