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米書絕品,號稱天下第一帖 張伯駒先生將它捐給了國家

米書絕品,號稱天下第一帖 張伯駒先生將它捐給了國家

  米芾(1051-1107),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吳人,祖籍太原,後徙居湖北襄陽,晚居江蘇鎮江,建海岳庵。宣和時擢為書畫學博士。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號米顛。書畫自成一家。精於鑒別。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珊瑚帖》,又名《珊瑚筆架圖》。《復官帖》附於《珊瑚帖》之後,故合名《珊瑚復官二帖》。《珊瑚帖》是宋代書法家米芾晚年的著名墨跡。較其中年之前作品,字態更為奇異超邁,點畫更為神采飛揚。米芾用筆豪放沉雄,結字寬綽疏朗,書體瀟洒奔放又合於法度。《宋史·文苑傳》說:「芾特妙於翰墨,沉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  

  元代虞集評《珊瑚帖》「神氣飛揚,筋骨雄毅」,施光遠稱《珊瑚帖》「當為米書中銘心絕品,天下第一帖」。

  《珊瑚帖》的書寫材料很特殊,竹紙,淺黃色,紙上竹纖維較多。據說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用竹紙書寫的作品。

  《珊瑚帖》流傳有緒,曾經南宋內府,元代郭天錫、季宗元、施光遠、肖季馨,清代梁清標、王鴻緒、安岐、裴伯謙等遞藏,後歸張伯駒。1956年,張伯駒將該作捐獻給文化部文物局。關於《珊瑚帖》的記述,在《墨緣匯觀》、《平生壯觀》、《雲煙過眼錄》、《大觀錄》、《壯陶閣書畫錄》等書中均可查到。  

  米芾作書十分認真,他說:「余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一首詩,寫了三四次,還只有一兩字自己滿意,這其中的甘苦,非行家裡手不能與道,可見他創作態度的嚴謹。蘇東坡被貶黃州時,米芾去拜訪求教。蘇東坡勸他向晉人學習。1082年(元豐五年)開始,米芾潛心魏晉,以晉人書風為指歸,並尋訪了不少晉人法帖,就連其書齋也取名為「寶晉齋」。  

  米芾是深知「入帖出帖」之間的關係的——學習古人,但也不必作繭自縛、死守古人一點一畫,藝術貴在創新。米芾稱自己是「刷字」,這雖是自謙之語,但同時又著實點到精要之處。「刷字」,概括了他用筆迅疾而勁健、盡興盡勢儘力的特點。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奇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從現存的米芾的手跡來看,一個「刷」字,正將米字的神采活脫脫地表現出來了。

  蘇東坡對米芾評價很高,他曾說,「海岳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鍾、王並行。」米芾的書法影響深遠,尤其在明末,學者甚眾,像文徵明、祝允明、陳淳、徐渭、王覺斯、傅山這樣的大家,莫不從米字中吸取營養。這種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芾 的精彩文章:

原來它是喻為「舊瓶裝新酒」的名帖!
古代四大奇葩畫家 最後一個命真硬
高清逐字放大!(宋)米芾《書杜少陵題王宰山水圖歌卷》(二)
米芾八帖書法欣賞,最後一帖和懷素較上了勁兒
高清逐字放大!(宋)米芾《书杜少陵题王宰山水图歌卷》(一)

TAG:米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