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文義——一片綠葉,一世茶緣

徐文義——一片綠葉,一世茶緣

全文共3496個字,閱讀約需7分鐘

【人物簡介】

徐文義,生於1936年6月,浙江武義人,高級農藝師(茶葉),1984年獲「全國農村科技推廣先進工作者」榮譽,研製的龍谷麗人茶獲第三屆國際名茶金獎、三井毛峰茶獲中國精品名茶博覽會金獎,浙江省茶葉學會理事,麗水市茶葉學會副理事長,遂昌縣茶葉學會理事長。

1

異鄉青年,無心結緣九龍山

時光荏苒,歲月留痕;巍巍九龍山麓,一片綠葉、一世茶緣。

1959年9月,畢業於杭州餘杭農校茶葉專業的徐文義,經金華地區統一安排,到遂昌農業局工作。

(1985年在成屏茶園查看茶葉生產情況)

「到了龍游下火車,就匆匆坐上趕往遂昌的汽車,當時車子是燒木炭的,途中遇到陡的上坡,乘客要下來推車。中午時分上的車,晚上才到縣城。」回想起59年前隻身來遂昌,徐文義記憶猶新。在縣城招待所住了三天,徐文義被安排到九龍山麓的黃沙腰公社上班。

「當時汽車只通到石練,從石練進去就要步行了,山路有80多里。」徐文義說,他擔著被子、衣服和幾本書趕山路,路上幸得大洞源村一位村民幫他挑擔子,並讓他借住一夜,次日中午他才趕到黃沙腰公社。

茶學專業出身的徐文義,一心想發揮專長,為茶農做點事。在下鄉指導茶葉生產時,哪裡有茶樹、茶園,他都十分關注。

(1983年在楓樹突銀猴茶苗圃檢查成活率)

在一次走訪時,他無意中發現尹家村左別源生產隊有塊茶葉地產量很低,經過實地查看和研究,他發現低產原因是茶樹枝條未經修剪,故而茶芽稀疏。他讓到村裡打鐵的永康師傅幫忙,打了一把茶葉剪,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上山修剪了茶樹枝幹。幾個月後,這片地茶葉長勢喜人,產量大增,事後幾十個村民上門感謝徐文義。

出校門後的「茶葉第一剪」,讓徐文義體會到了專業知識的力量,自己的知識,如果被運用得當,是能為大山裡的農民帶來利益的。這給徐文義莫大的信心和動力,更加堅定了他潛心鑽研茶葉種植、開發的信念。

(1998年焦灘鄉龍井茶培訓班)

後來,徐文義又在上定村動員村民上山將野茶樹移植到村頭村尾的閑置空地種植繁衍。一片二三畝的茶園,成了徐文義的第一塊茶葉試驗地。在巍巍九龍山山麓的這塊茶園裡,徐文義開啟了他60年的茶葉人生。

2

寄情大山,一心為民赴茶事

1964年,徐文義被派到松陽縣古市赤壽公社烏連村,負責該村的條栽新茶園。當時,烏連村有塊成片的72畝茶園,是全麗水地區最大的集中成片茶園。在村裡,徐文義組建了茶葉專業隊,發動組織生產隊種茶樹,利用晚上開會時間辦培訓班,動員鼓勵村集體辦茶廠。在烏連村的帶動下,村民種茶積極性很高,短短几年就發展到4000多畝茶園。

(作報告)

能者多勞,勞者用心。當時松陽縣、遂昌縣還同為一縣,全縣只有徐文義一名茶葉技術幹部,他成了全縣茶葉領域人人知曉的「茶葉師傅」。他一邊負責打造烏連村「金牌基地」,一邊還要發展全縣茶產業。規模化發展茶葉基地,是他當時努力的方向。在遂昌,大柘的黃安村成了徐文義的首選地。1972年,中國茶葉研究所派工作組到村裡進行水平梯級茶園種植模式試點,麗水所有茶葉幹部被安排到黃安村蹲點開發茶山,平梯級茶園種植模式開創了浙江省茶業發展先河。

黃安村規模種植成功後,徐文義又將精力轉向了茶產業發展的另一個新課題——扦插繁育茶樹良種苗。「以前,發展新茶園用種子播種,要真正做大做強茶葉,必須加快茶樹良種苗代替茶樹種直播技術。」徐文義如此認為,也在默默探索著。在縣城附近的楓樹突,他開始嘗試銀猴茶苗扦插,並在培育成功後免費贈送農戶種植。隨後,他帶領技術團隊,不斷培育和引進銀霜、烏牛早、龍井43等新品種。通過改造老茶園、發展良種新茶園,如今遂昌茶園良種率達到87.4%。

(1991年和茶農合影)

20世紀80年代初,茶葉供不應求,上級要求遂昌多生產茶葉,為國家多作貢獻。茶葉品種豐富後,面對產量如何增加的新課題,徐文義在石練蘇村試驗茶葉密植速生技術。

「1.02畝茶葉地,產了1072斤茶干,按照0.9毛一斤算,一畝地產值近千元,這在當時不可想像,這個技術還獲得了縣科技進步三等獎。」

說起這段經歷,徐文義深感自豪。在種植、育苗等技術成功後,徐文義又潛心名茶研製。他於1982年研製出「遂昌銀猴」(部優產品),1986年研製出「春來早」(省級名茶)。他還撰寫了《做大做強遂昌茶產業之我見》、《做好生態文章,壯大遂昌茶業》等40餘篇文章。

(2001年10月杭州茶葉博覽會上接待美國客人)

3

退而不休,平心閑情悟茶道

若說在職時一心為茶,是敬業責任心;那麼退休後傾心茶事,甚至痴迷,則是情緣了。

1996年8月,徐文義退休。很多茶商、村幹部、茶農慕名來到他家,向他送上匾額,大家或感謝他,或祝福他。「退休後,突然感到很失落,就好像和一個熱戀中的女孩突然失戀一樣。」徐文義這樣描述退休時的感受。1998年,縣農業局返聘他,並邀他加入縣關工委科技教育諮詢委員會。在一次座談會上,他提出了發展優質茶的建議。在他的倡導和推動下,發展「一萬畝優質茶園,一萬擔名優茶」的「雙萬」工程正式實施。

在「雙萬」工程順利進行的背景下,2000年遂昌縣委、縣政府把茶葉列為兩大主導產業(茶葉、毛竹)之一進行建設。此後,徐文義開始潛心研製開發「龍谷麗人」茶,這款「亭亭玉立、麗人起舞」的名茶一舉摘得第三屆國際名茶金獎,「龍谷麗人」成為遂昌茶葉公共區域品牌,2015年品牌市場估價達7億元。2002年,他又研製開發了「三井毛峰」,這款茶葉獲得中國精品茶博覽會金獎。

每年春節後新茶開採,茶農都會捎上幾兩新茶給徐文義品嘗。他說,每年看到新茶開採,聽著茶農講述茶葉怎麼讓他們鼓起腰包的事兒,心裡特欣慰。由於對茶葉的感情和緣分,平時電視、報紙上看到有關茶葉的事,徐文義就會不自覺地關注,有時還做些文摘、剪報,看到值得探討的東西,他還會記下筆記寫出建議,供政府、茶商、茶農參考。

自退休起,徐文義開始關注《茶經·八之出》記載的浙西南國保區九龍山灌木中小葉古茶種質資源與閩北古茶種植加工文化的傳播研究。

令他痴迷和叫絕的是,在武夷山延伸段與仙霞嶺山脈結合部的原住民,世代相傳一款既不像綠茶、紅茶,也不像岩茶的古法手工茶。此茶外形粗壯、不帶牙毫,色澤烏潤、金毫尤顯,茶湯清澈、明凈絢麗、湯色碧玉金光,甘香馥郁、醇厚回甘,極耐沖泡。他敏銳察覺到開發浙西南綠茶之都與閩北烏龍茶文化交融的特色野茶生態經濟,將使數千座千米高山台地古茶種質資源得到守護,古法工藝得到傳承,並將帶動百姓抱團發展。

於是,2017年4月,徐文義與麗水茶葉專家鄧洪範一起,徒步攀登浙江第四高峰海拔1724米的九龍山,尋訪深山野茶。徐文義說,九龍山麓結緣茶葉,耄耋之年再尋訪九龍山,或許是此生已註定的茶緣。隨著健康養生的大趨勢,深山野茶、溪谷高山茶是一個大方向,他的願望是能為深山野茶研製開發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深入茶企指導深山野茶生產)

萬物有道,茶茗亦然;不為己利,不為私慾;心靜心平,方可與茶。茶緣一生,甲子輪迴,徐文義這麼想,也一直這麼做。「和茶葉打了一輩子交道,交了一輩子朋友,我對茶葉的理解是:茶葉為末、為民為上,茶聊為形、養心為神,茶藝為外、茶道為本。」這是徐文義始終奉行的茶道。

如今名揚海內外的「松陽銀猴」,是徐文義1982年研製開發的「銀猴」基礎上研製的,早年和他一起共事的松陽茶葉高級農藝師盧良根成為「銀猴茶」的大師,但他從不計較,也不去爭名譽,他至今和盧良根保持親密的朋友關係,時常一起探討茶葉技術、暢聊茶事。憑藉徐文義對茶葉的專長和貢獻,他可在更早的時候評上高級職稱,但直到57歲那年才評上。每每談及這些事,他十分淡然,他說,做茶葉,最重要的是讓茶農受益,只要茶農得實惠了,其他都是次要的。

(於茶園指導茶農)

退休後的徐文義,平時有空就到茶室、朋友家喝茶,茶友特喜歡聽他講茶葉的故事,茶歷史、茶經驗、茶文化、茶道藝,徐文義無所不談。在他看來,茶聊是一種形式,通過喝茶聊天,可抒發內心之惑,分享快樂,進而修性、養心。徐文義因此也給自己寫了四句話自勉:「讀書夢前程,工作專愛茗;品茶追蘭香,養生求健康。」

在遂昌傾力打造湯顯祖文化品牌的文化治縣征程中,將傳統戲劇與「龍谷麗人」名茶完美融合的崑曲茶藝被搬上舞台,還到英國、法國等國家表演,成為遂昌對外宣傳的金名片。徐文義說:「崑曲茶藝是外,其實內在本是湯公勤政愛民的理念,茶道是圓心,茶藝是半徑,畫一個圓,即是茶文化。崑曲茶藝受海內外熱捧,是湯公以民為本治縣理念在茶文化上的生動體現。」

一個人專心致志做一件事,很難;一生執著,只專註做一件事,更難。一位異鄉青年,59年前坐著煤炭動力的汽車顛簸到遂昌,爾後肩挑被鋪擔隻身來到九龍山麓,與大山結茶緣,一心做茶葉,不為名、不為利、不為己、不為欲,只為錢塘江和甌江源頭的遂昌能泡出一杯淡雅清心的佳茗,為大山的老百姓能從一片綠葉中增收致富。這是徐老留給「五行遂昌、一諾千金」遂昌人的最寶貴的無形財富。

廣東省茶文化研究院

茶事研究

文化傳播

行業交流

期刊文獻

專業培訓

ADD:廣州市天河區下元崗東街40號三號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中國的名茶鐵觀音,你覺得了解它嗎?
你說你不愛喝茶,那是因為你沒有遇到嶼家大紅袍!
喝茶的樂趣在於此
開奶茶店怎樣?為什麼越來越多投資者選擇最後防線?
早點糯米飯糰做法大全 下午茶早點主食輕鬆搞定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