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解讀奇樹有魚「IP 1」年度計劃對網大市場未來格局的改變!

深度解讀奇樹有魚「IP 1」年度計劃對網大市場未來格局的改變!

作者 | 朱婷

2014年,網路電影(以下簡稱網大)首次被提出;

2015年,網大開始形成市場,代表作《道士出山》;

2016年,網大進入爆發年,迎來了「量」上的巔峰。點擊過億、分賬上千萬等「紅利」吸引了一批來自四海八荒的公司入局;

2017年,「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叢林生存法則淘汰了一大批插科打諢的小公司,同時一批頗具代表性的頭部公司湧現出來。

經過四年的發展,儘管網大的大格局還沒有塵埃落定,但是雛形已經顯現。

的確,不論是從點擊量、近幾個月的分賬榜單還是製作水準來看,目前網大市場確實已不再適合小打小鬧。

PS:佔據各大榜單榜首的80%來自頭部公司。

整個網大市場的第一梯隊公司逐漸形成,最直觀的就是行業里出現了每個環節甚至多個環節上的「小巨頭」和「排頭兵」。他們幾乎包攬了行業80%的爆款內容,每年出品和發行的作品數量也領先於其他公司。同時,作為網大行業的頭部公司,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整個市場未來的走向。

比如去年奇樹有魚成功舉辦「網大精品化」主題發布會,今年的市場中,可以直觀看到製作水平的提升,頭部內容的體量也從幾十萬增至幾百萬甚至上千萬。

近日,奇樹再次另闢新徑,衝出固有的網大天花板,舉辦了以「IP+1」為主題的年度發布會。發布會現場,聚集了從影視到動漫到遊戲等許多行業人士。這陣勢,看來奇樹這次又要放大招了!

「IP+1」究竟是何方神聖?又為什麼要提出?具體如何執行?又會對網路電影市場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娛影君在發布會結束後專門採訪到奇樹有魚CEO董冠傑,為大家進行深度剖析。

「IP+1」計劃解讀:

讓網大真正成為IP全產業鏈開發的一環

對於「IP」想必大家都很熟悉。IP,是「知識產權」的英文縮寫,從現在的發展趨勢看,也可以理解為爆款+全產業鏈產品:爆款是內容,全產業鏈則是基於內容的後續開發。

從小說改編電影電視劇,到爆款遊戲衍生出的周邊文化,IP早已在文化產業、影視業、遊戲業和出版業流行開來。

但對於IP,在網大行業里目前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價格成本、網大本身的製作規模等都是網大IP化的絆腳石。針對這個問題,董冠傑認為:「大家可能覺得網大吸收不了一個IP,IP的加持需要契機和基礎,以前的網大製作水平確實不夠加持一個較優質的IP。但現在,時機差不多到了,所以奇樹願意站出來,提出IP+1計劃,助力網大市場的成熟化。」

「IP+1」具體指什麼呢?在年度發布會上,董冠傑揭開了謎底:「IP+1」中「1」其實指的就是網路電影,即網大IP化。希望在IP的全產業鏈開發中加入網大,讓IP也有一個單獨規範化的網大授權機制,包括網大原創IP的孵化和市場上優秀IP的開發。

「在執行上,奇樹也會加快這一計劃的推動,選擇一個全新的IP與相關行業的頭部公司進行一次全方位的開發,所有泛娛樂領域基本都會涉及,大家一起來探索這種新思路、新模式。」董冠傑如是說。

提到「IP+1」,董冠傑一言一語都充滿了期待。

在發布會上,奇樹還聯合天神娛樂、靈河傳媒、掌閱文學、漫畫島以及向上影業成立「奇聲共振」IP開發聯盟,至此,超級IP聯盟的首輪合作方們也揭開了面紗。

另外,奇樹有魚此次公布包括《四大名捕》、《盜墓筆記系列網大之吳山居事件賬》、《法醫秦明》、《軒轅劍6》、《豪門天價前妻》在內的20餘部IP片單。(具體片單和合作方見文末)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片單里《傭兵天下》是「奇聲共振」IP開發聯盟首個共享項目,改編自同名網路魔幻小說,描述了一場跨越諸個大陸、十多個國家的曠世大戰;而根據著名武俠小說家溫瑞安的《四大名捕》改編的同名網大,則是本次發布片單中的重磅壓軸。根據奇樹有魚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朝暉透露,奇樹有魚將與溫瑞安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對其作品進行系列IP的網大改編,目前預計將有十八部作品呈現。

在「IP+1」的基礎上,奇樹還提出了「超級網大IP」概念,即選擇一個自身就很成熟的IP,進行網大作品的改編和雙向開發。

早在今年7月,奇樹有魚便聯合吉吉向上舉辦了《牧野詭事番外篇》系列網路電影發布會,正式啟動了根據《鬼吹燈之牧野詭事》同名小說改編的兩部超級網路電影——《牧野詭事之金豹子》 、《牧野詭事之神仙眼》,將「超級網大IP」的概念投入實踐中。

據悉,作為牧野詭事的番外篇,《牧野詭事之金豹子》、《牧野詭事之神仙眼》將延續內容輕鬆愉快的風格,以盜幕探險為核心元素,將兄弟情、愛情、動作等元素充分結合,做到更加符合當前年輕用戶的喜好和審美。目前,《牧野詭事之金豹子》已製作完畢,即將上線。

開發IP像殺豬?NO!

IP需要的是持續運營

問及奇樹對於IP選擇的標準時,董冠傑表示,相比網劇來說,網大是斷點式的;相比院線來說,網大一年的產出量更多且可以不集中上線播出。所以,奇樹在IP的選擇上,第一是故事性要特彆強,節奏要緊湊;第二是要有連續性和延續性;第三也是跟其他不一樣的,人物角色一定要鮮明立體。「比如東北特色,他們的口音和動作等充滿了喜感,觀眾看了會喜歡且記住,然後形成所謂的『東北系列』,大家會持續追這一人物形象。」

「現在的IP改編越來越泛濫,這個時候出來牽頭做網大IP,就沒有擔心嗎?」面對娛影君的提問,董冠傑看起來胸有成竹。

用他慣有的互聯網思維,董冠傑分析起了當下IP開發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大部分人對待IP就像是殺豬一樣,一刀下去就結束了。」他繼續說:「現在更多的IP開發是走流量、粉絲經濟路線,但IP不是這樣玩的,IP是需要養的,是要持續運營的。」

比如一部《尋龍訣》在院線上映完就結束了,但如果換做網大的話就可以持續做成系列化,董冠傑補充說道:「國內最經典的IP《西遊記》,院線的話是挑精品的內容來製作,但網大就不一樣。誇張點來說,其中的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難都可以拍一部網大。前提是要有足夠的能力,不論是製作還是資金上,否則就是毀。」

更重要的一點,在董冠傑看來,網大的模式其實是具備美劇雛形的。在To-B市場(to Business,即對商家的模式),更多的作品是針對平台,於是就難免出現明明40集可以拍完的劇集硬要做成50集;而對於尚未形成但也有苗頭的To-C市場(to Customer,即對用戶的模式)則不一樣,內容和作品出來最直觀給到的是用戶。

對於為什麼選擇網大而不是網劇,董冠傑解釋說:「網劇的分賬模式不如網大的完善,而且給到用戶的東西節奏一定要快,大家已經厭倦了拖沓、動不動就五六十集的影視內容,加上網大本身的特點,比較合適。」

採訪的過程中,董冠傑還提出更進一步的思考,做系列電影,一部、兩部、三部......在90分鐘之內講好故事,當市場反饋、用戶觀感的結果好的時候就可以接著做網劇了。簡單來說,系列電影放在一起是網劇,分開就是網大。

「當然,這些目前都還只是一種探索。」董冠傑說:「但是大屏向小屏過渡是必然,網大IP化也是一個大趨勢。」電影市場是一個統一的市場,從產品思維來看,移動互聯網走到今天,人口紅利已然結束,粗暴的圈用戶、爭奪用戶數量的時代已經變成了爭奪用戶時間的階段。「能讓用戶更長時間駐留的產品才可能有更好的未來。」

董冠傑舉例說道:「去電影院的時間和看手機的時間哪個更長?自然是手機。」引用注意力經濟的說法,用戶的注意點在哪裡,市場就在哪裡。

GIF/21K

前有網大各種蹭IP的不正之風,後有因IP歸屬不明確引發的糾紛,網大IP化確實需要一次身份的認證,至於最終的結果和效果,娛影君和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港片復興,重塑經典

眼尖的娛影君在奇樹「IP+1」年度發布會上,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內容——「奇光計劃」,即「港片復興計劃」。

說到港片,古惑仔、賭俠、江湖、周潤發、陳小春等字眼即刻出現在腦海里。在董冠傑看來,香港電影的成功跟好萊塢大片一樣,從內容到題材等都具有不可代替的特色。「港片依然存在極大的價值,只是不同的時代、針對不同的用戶,其呈現方式需要更新。新瓶裝舊酒,好看還好喝!」

另外,香港團隊的專業和敬業也是吸引奇樹「港片復興」計劃的重要原因。電影工業化的成熟度源自一個穩定的輸出,香港團隊在市場方面很有經驗且願意為市場做出妥協,知道用戶想要什麼,比較專註作品本身的製作。

「香港電影象徵著質量的保證,水平一般不會差。而且,網大的成本相比較院線來說低得多,需要這些有經驗、專註作品的團隊融入,提升質量。」採訪中,董冠傑說道。

據悉,本次「奇光計劃」是由愛奇藝、奇樹有魚牽頭髮起,奇樹有魚投資開發,引入香港知名製片公司聯合出品,愛奇藝平台獨家上線七部網路電影的製作計劃。

屆時,「奇光計劃」將以經典類型、熱門題材、創意元素、全新故事相結合,在保留經典片例精髓的前提下,結合網大市場題材和時代特色做出新的經典。

縱觀網路電影行業發展的幾年裡,網路電影市場受香港類型片影響明顯,諸如《斗戰勝佛》《道士出山》《血戰銅鑼灣》《超能太監》等此前取得高票房的作品多帶經典港片痕迹。可以明確的是,香港電影積累多種成熟類型模式,確實給網大作品提供了絕佳的本地化借鑒模版。

成長兩年,「奇樹對內容的判斷更有自信了」

成熟的頭部公司走在行業的上游,擁有成功的作品,也有豐富的行業經驗。成立兩年,從零到第一梯隊,奇樹的成功值得好好聊一聊。

眾所周知,奇樹是以宣發起家的。據悉,自進入行業初期,奇樹就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宣發,打破行業「有發無宣」的局面,建立起一整套獨具特色的電影娛樂整合營銷機制。目前已出品《深宮遺夢》、《筆仙大戰貞子》、《陰陽先生之末代天師》、《傭兵的戰爭》等多部頗具影響力的網路電影。

隨著網大市場的形成,奇樹開始主導項目,走起了集內容、製作、宣發一體化的商業路線。看似簡單的轉型,實則蘊含著一個不可估量的發展空間。

換個維度來說,宣發的背後是資源、是渠道、是用戶,在這個誰握有資源誰就具備話語權的時代,顯得彌足珍貴。採訪中,董冠傑不止一次表示:「這兩年的宣發之路,確實讓奇樹在內容的判斷方面越來越準確了。」

在董冠傑看來,今天的網大行業仍然很新,仍需要通過頭部公司聯手助力市場往成熟化的方向發展。

「合作才能共贏,共贏才有未來」

在關於奇樹的回顧中,娛影君發現了一個小細節,董冠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2016年是關鍵的一年。

現在看來,戰略目標已然實現,奇樹成功躋身行業頭部公司。談及未來一年的目標,董冠傑表示:2017年更關鍵。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嘗試,保持行業地位,保證每一部影片的質量,爭取做到口碑和點擊的雙高,助力網大市場的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從精品化到網大IP化,奇樹一直走在行業的前沿做多元化的嘗試。在採訪的最後環節對同行們說一句話時,董冠傑笑言:「除了發布會上公布的20個IP,奇樹還有很多優質待開發的IP,希望大家能夠多合作,合作才能共贏,共贏才有未來。」

附:奇樹有魚發布會公布的20個IP

【轉載請聯繫客服;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影網路視界 的精彩文章:

TAG:娛影網路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