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90年代全國中醫十大名醫方(治胃病十方)

90年代全國中醫十大名醫方(治胃病十方)


 點擊上方"岐伯有道"可關注我們




1.  胃神經管能症:


 慢性胃炎,胃痛而伴胃脘灼熱脅噯氣納獃等,肝鬱氣滯,濕濁阻痹者。          R:  佩蘭10g  延胡10g  普洱茶5g  厚朴5g  炙甘草5g  素馨花12g 功效: 有芳香解郁,行氣止痛之功.



2.  胃痛胃脹嘈雜灼熱,口乾苦等肺虛肝熱胃陰不足型萎縮性胃炎:




    R:  北沙參30g  石斛20g  懷山藥130g  焦山查30g  桑寄生20g  玉竹20g  青代10g  白勺         10g  浙貝10g   功效: 有養陰建中之效.  用法: 在服法上要求冷水浸過葯面浸泡10分鐘煮沸後改用文火15分鐘服取藥液約400ml。   



3.  萎縮性胃炎或潰瘍並發胃炎久治不愈,




胃酸缺乏者,尤以胃脘隱痛,煩渴思飲,口燥咽干,食 少便秘為主症。         R:  烏梅肉6g  炒白勺10g  北沙參10g  大麥冬10g  金釵石斛10g  丹參10g  生麥芽10g              炙內金5g  炙甘草3g  玫瑰花3g 功效: 有滋養胃陰,舒肝柔肝之效。        此方為經驗方,方似不出奇,確含妙理,復胃陰者,莫若苦寒;復酸味者,酸甘化陰,足        資吾等效法。




4.  慢性胃炎之脾不建運者,有增進食慾之效:




(為脾胃良方,對胃炎有卓效)     R:  麥芽30g  谷芽30g  內金15g  山藥15g  党參10g  甘草5g  用法:加清水超過葯面一寸           ,浸泡一小時,沸後繼沸5分鐘即服,不宜久煎。 功效:有健脾和胃,復元益氣之功。



5.  適應於各種慢性胃炎之屬脾胃陰虛者:




   R:   沙參20g  白芍20g  麥冬15g  山楂15g  石斛15g  知母12g  花粉12g  內金10g  丹皮            10g  烏梅10g  陳皮10g  生甘草3g 功效;   養陰和胃,理氣清熱。



6.  適應於淺表性,反流性和萎縮性胃炎:




    R:   党參15g  丹參15g  蒲公英15g  白芍15g  制半夏10g  黃連3g  甘姜3g  炙甘草6g 功效:  有益氣健胃,辛開苦降,和中開痞之功(此方溶古方三首為一爐,適用於寒熱錯雜證)



7.  凡急慢性胃炎,胃十二腸潰瘍,



胃N官能症,慢性腸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症,慢性胰腺炎,      內臟植物N功能紊亂等所致之痛屬氣血不調者均可服用:    R:    延胡索9g  川楝子9g  生甘草9g  烏賊骨9g  制香附9g  沉香曲9g  白芍12g  蒲公英             20g  台片6g         功效:  有緩解脘腹疼痛之效。



8.   適用於胃脹痛為主之胃炎患者:



   R:  蘇梗6g  香附6g  陳皮6g  畢澄茄6g  枳殼10g  大腹皮10g  香櫞皮10g  佛手6g   功效:  有理氣和胃通降之功。


9.  適用於胃炎有脘部脹滿疼痛,口苦,




食慾減退或伴噯氣泛酸等症有可隨證加減。    R:   柴胡6g  蘇梗6g  六曲6g  炒黃芩9g  炒白朮9g  香扁豆9g  炒白芍9g  制香附9g  炙延         胡9g  炙甘草3g  八月扎15g  香谷芽12g  功效:  有調肝和胃,健脾安中之功;故明「安中湯」。



10. 適用於慢性淺表性萎縮性胃炎,




胃竇炎屬痰熱中困胃失和降者可隨證加減。    R:   陳皮6g  枳實6g  竹茹6g  黃連2g  姜半夏10g  茯苓12g  甘草3g 功效:  有苦降辛通,化濕和中之效,1日1劑水煎服分2次服,並可隨證加減。




轉自:益壽文摘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下面是你最愛的微信榜單, 家庭倫理道德思想, 中醫知識, 國學傳統文化, 並提供最新的免費公益傳統文化培訓, 開啟幸福圓滿人生...





快去關注吧,還等什麼呢?!



如何關注


長按二維碼

,選擇「

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

一鍵關注。


②複製「微信號ID」,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關注。





你本善良


jrbch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國學傳統文化,家庭倫理道德思想,性理療,講病治病,佛法






岐伯有道


yidaoyiruchan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對經方有興趣者,可加微信

jrbchk

交流







聖賢治要


daodeism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聖賢治世精要, 國學傳統文化, 家庭倫理道德思想, 歷史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百味相似中药,百首方剂
脾腎濕寒和膽胃上逆到底是個什麼鬼?
百味相似中藥,百首方劑
解讀:「陰中求陽」與「陽中求陰」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