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鄒逸 殷玉新:國外網路欺凌研究的熱點內容及應對策略研究

鄒逸 殷玉新:國外網路欺凌研究的熱點內容及應對策略研究

摘要

以2001—2016年刊載於Web of Science資料庫的404篇與網路欺凌相關的SSCI文獻為研究對象,運用CiteSpace軟體進行知識圖譜分析,揭示了21世紀以來國外網路欺凌研究的熱點內容。使用CiteSpace軟體的關鍵文獻定位功能,選擇10篇有關網路欺凌實踐對策的關鍵文獻進行深入分析,探討應對網路欺凌的有效對策。希望能為我國的網路欺凌研究及解決網路欺凌問題提供研究依據。

關鍵詞

國外;網路欺凌研究;熱點內容;關鍵文獻;應對策略

網路欺凌(Cyberbullying)是指在傳統欺凌與信息科技發展背景下發展而成的欺凌現象,被喻為「看不見的拳頭」。[1]隨著網路信息時代的到來,網路欺凌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其危害也越來越嚴重,如何應對網路欺凌問題已成為國內外各界密切關注的熱點話題。國際上,英美等西方國家從21世紀初就開展了針對青少年網路欺凌的相關研究,也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值得追問的是:國外網路欺凌研究能為我國進行網路欺凌研究提供哪些參照與借鑒,能為我國應對網路欺凌問題提供哪些有效的應對策略。為回答上述問題,本文運用CiteSpace軟體進行知識圖譜分析,揭示了21世紀以來國外網路欺凌研究的熱點內容,並使用CiteSpace軟體的關鍵文獻定位功能,選擇10篇有關網路欺凌實踐對策的關鍵文獻進行深入分析,以期找到應對網路欺凌問題的有效對策。據此,針對網路欺凌研究和網路欺凌的應對策略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議,以期對我國網路欺凌研究和實踐有所裨益。

一、研究設計與過程

(一)數據檢索與收集

本文以Web of Science(WOS)引文索引核心合集資料庫為檢索資料庫,以「Cyberbullying」為檢索詞,選擇SSCI期刊,時間範圍為2001—2016年,學科範圍選擇為教育與教育研究(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教育科學學科(Education Scientific Disciplines)和心理教育(Psychology Education)三個領域,經過檢索和篩選,共收集404篇SSCI期刊文獻,將這些文獻的基本信息(如作者、題目、摘要和參考文獻)下載保存為純文本格式,以此作為知識圖譜分析的對象。

(二)數據處理工具

CiteSpace是由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陳超美博士領銜開發的一款信息可視化分析軟體,通過不同功能的共現分析,能檢測並呈現某個領域研究熱點、前沿主題和知識基礎。[2]使用該軟體能獲得某個領域的研究前沿與知識基礎之間的演變關係,對該領域知識基礎動態演進的軌跡與前沿主題變化的趨勢進行可視化分析,同時利用聚類分析和時區視圖呈現研究熱點,以解釋知識基礎的關鍵脈絡及其內在關係。本文運用CiteSpace III版本為數據處理工具,以發現21世紀以來國外網路欺凌領域研究的熱點內容。

(三)數據處理

本文通過對404篇文獻數據分別進行關鍵詞共現分析,呈現了21世紀以來國外網路欺凌研究的熱點內容。數據處理條件為:時間範圍為2001—2016年,時間分區設定為1,共分16個時間區;術語類型設定為突現詞;節點類型分別設定為關鍵詞和被引文獻;閾值賦值設為Top 50 per slice。據此,畫出國外網路欺凌研究的知識圖譜。

二、國外網路欺凌研究的熱點內容

根據上述數據處理條件,運行CiteSpace III軟體得到了21世紀以來國外網路欺凌領域研究的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見圖1)。其中,圓圈大小表示相應關鍵詞出現的頻率大小;關鍵詞字體越大表示相應關鍵詞的中心性越強,即該關鍵詞與其他關鍵詞共現的概率越大,該關鍵詞越重要。

通過對圖1中關鍵詞的被引頻率和中心性相關數據進行整理,並結合圖1中的數據可以發現,21世紀以來國外網路欺凌研究的熱點內容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網路欺凌的研究對象:兒童(children),青少年(adolescents、youth),學生(students、high school students)

與成人相比,兒童和青少年是弱勢群體,成長在網路信息時代的他們往往更容易受到欺凌。如,加拿大的全國性調查研究就發現,兒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受到網路欺凌。[3]此外,在學生群體中,也存在強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欺凌問題,尤其在具有更強自主性的高中學生群體中,該現象更加普遍。如,Safaria針對印度尼西亞高中生的調查研究發現,90%左右的學生都表示曾經受到或正在受到網路欺凌的危害。[4]一項針對歐盟國家學生的調查研究也發現,有時青少年遭遇網路欺凌的概率高達52%,18%左右的兒童曾在互聯網和手機上遭遇欺凌或騷擾。[5]

(二)網路欺凌的特徵:普遍性(prevalence)、性別差異(gender-difference)、同齡傷害(peer victimization)、網路情境(cyber)

隨著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網路欺凌現象越來越普遍,成為影響人們生活和學習的潛在危害,且存在性別差異,即男性更容易受到網路欺凌的影響。加拿大的一項全國性調查研究發現,14%的學生認為在過去一個月內曾受到一次或多次網路欺凌;[6]Safaria針對印度尼西亞高中生的調查研究,不僅發現80%左右的學生表示幾乎每天都會受到網路欺凌,而且發現受到網路欺凌的男性比例高達70%。[7]由於網路欺凌和傳統欺凌都主要發生在學生群體中,因此,Bayar & U?anok認為網路欺凌容易產生同齡傷害。[8]此外,網路情境性是網路欺凌與傳統欺凌之間最大的區別,因為網路欺凌主要使用電子媒體、在線網路等匿名方式,也增加了網路欺凌發生的可能性。[9]正是因為網路欺凌具有網路情境特性,也加大了網路欺凌問題解決的難度。

(三)網路欺凌的表現形式:網上(online)欺凌、網路騷擾(internet harassment)

由於網路欺凌主要是個體或群體通過網上交流對容易受到傷害的個人或群體實施的有意的攻擊性行為,因此,網路欺凌主要表現為網路虛擬性。如,有研究者列舉了網路欺凌的七種表現形式,包括情緒失控、網路騷擾、網路盯梢、網路詆毀、網路偽裝、公開隱私和在線孤立。[10]此外,Smith等研究者認為,網路欺凌還可以表現為通過手機等通訊設備傳送照片、錄像、打電話和發郵件等。[11]由此可見,網路欺凌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網路欺凌問題解決的難度。

(四)網路欺凌的危害:導致抑鬱(depression)、自尊心(self-esteem)受到傷害

與傳統欺凌相比,網路欺凌不會對受欺凌者的身體造成直接影響,但會對受欺凌者的心理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受欺凌者輕則產生抑鬱等心理問題,重則產生自殺傾向。一項針對以色列青少年學生的實證研究發現,受到網路欺凌傷害的青少年往往會產生強烈的孤獨自閉、抑鬱等心理問題。[12]Patchin 和Hinduja以初中生為研究對象探討了網路欺凌與自尊心的關係,結果顯示,經歷網路欺凌多的學生的自尊心顯著低於經歷少或沒有經歷網路欺凌的學生。[13]網路欺凌的心理危害不僅使學生學習過程缺乏動力,也致使他們對生活產生消極態度。

(五)網路欺凌產生的原因:網路空間(internet、online),道德脫離(moral disengagement),個人經歷(experiences)

網路欺凌是信息網路時代的產物,首先,是由網路上的社交媒體、通信設備和網站等中涉及欺凌的要素導致,如,有研究發現,上網持續時間、接觸網上具有攻擊性的信息等與網路欺凌密切相關。[14]其次,道德規範缺失和道德脫離等也會導致網路欺凌現象的發生,如,Kyriacou和Zuin認為道德規範缺失或道德脫離會導致人們的行為缺乏必要的道德約束,是導致網路欺凌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15]再次,個人經歷也是導致網路欺凌產生的原因,如,加拿大的全國性調查研究就發現,有過欺凌他人或者被他人欺凌的兒童和青少年更容易遭受網路欺凌。[16]此外,缺乏安全教育、缺乏學校和家長的監管也會使網路欺凌現象發生。

(六)網路欺凌的應對策略:多方主體(associations)、共同參與(involvement)和介入(intervention)、行為矯正(behavior)、同情(empathy)、加強網路欺凌的研究(meta-analysis)

應對網路欺凌的策略是研究者和實踐者共同關注的重要話題,由於網路欺凌產生的原因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因此,應對網路欺凌問題最重要的策略是多方協作、共同介入,如,有研究者就呼籲社區、學校和家庭等多方共同介入,以有效制止網路欺凌現象的發生。[17]具體來說,有研究者建議對實施網路欺凌的學生進行行為矯正,[18]Snakenborg等研究者還建議要積極開導、安慰網路欺凌受欺凌者,[19]還有研究者建議從網路欺凌本身出發全面、系統地尋找應對網路欺凌問題的有效策略。[20]

三、網路欺凌的應對策略:基於10篇關鍵文獻的深入分析

本文藉助CiteSpace III軟體的關鍵文獻定位功能,選擇了10篇探討網路欺凌對策的關鍵文獻進行深入分析,其基本信息和主要特徵如表2所示,以期能較為全面、系統地找到應對網路欺凌現象的有效策略。

由表2可知,美國研究者在探討網路欺凌應對策略方面占絕對的主導地位,而且主要運用理論思辨和研究綜述兩種方法。經過對這10篇關鍵文獻的深入分析,筆者發現國外研究者主要從社會(5)1、學校(8)、家庭(9)三個層面,從學生(10)、家長(9)、教師(7)、學校管理者(5)、學校諮詢人員(5)、網路管理者(3)、網路技術開發人員(2)和警察(2)等多方面探討了解決網路欺凌問題的策略。

(一)制定並完善政策和法律體系

制定並完善政策和法律體系是防止網路欺凌現象發生和處理網路欺凌事件的外部保障。Notar和Padgett等研究者認為具有網路欺凌傾向或行為的個體會因為擔心或懼怕法律的制裁和懲罰而放棄實施網路欺凌,[21]可見,嚴格的政策和法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從源頭上限制網路欺凌事件的發生。為此,許多國家政府都出台了防止網路欺凌發生的法律。如,美國在2008年頒布了《梅根·梅爾網路欺凌預防法》(Megan Mel Bullying Prevention Law),規定實施網路欺凌適用刑法上的騷擾罪,被告將被處以罰金或兩年以下有期徒刑。近10年,美國頒布了二十多個不同類型的法律,以限制網路欺凌事件的發生。[22]日本於2013年首次將欺凌事件納入法制化軌道,頒布了《欺負防止對策推薦法》,明確網路欺凌監管的責任與義務,加強懲治網路欺凌的力度,力求建立依法監管、技術保障、民眾監督和社會教育相結合的防止中小學生網路欺凌的法律監管體系。[23]此外,有研究者也認為嚴格的法律體系為網路欺凌政策提供了實施環境。[24]因此,完善嚴格的法律體系是解決網路欺凌問題的最有力的途徑。

(二)過濾和凈化網路環境

由於網路欺凌主要是通過網路媒體和各種電子媒體實現,因此,過濾和凈化網路環境旨在限制網路欺凌發生的途徑。社交媒體網路開發商有責任、有義務凈化網路上不健康、具有攻擊性或誘導攻擊性的信息,如,澳大利亞政府要求社交媒體網路開發商對上傳到網上的信息進行審核,刪除並禁止不合法信息的傳播。[25]有研究者建議要通過開發相關技術,當網路欺凌發生時能及時追蹤相關責任人,並及時處理網路欺凌問題。[26] CyberPatrol和LookBathWays兩個網路開發公司於2008年開發了一款軟體,當兒童受到網路欺凌時可以及時通知其監護人,使兒童得到保護;該軟體還可以通過保存信息功能,以更加容易找到實施網路欺凌的孩子。[27]因此,網路開發商及所開發的技術是過濾和凈化網路環境的責任人和有效途徑,在限制網路欺凌行為發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開展基於大學或科研機構的研究項目

網路欺凌具有普遍性,很多地區的兒童和學校的學生都受到過網路欺凌的傷害,為加大應對網路欺凌的力度,還需要開展基於大學或科研機構的研究項目,探討應對網路欺凌問題的策略。Snakenborg和Van Acker等研究者列出了一系列介入和解決網路欺凌問題的綜合研究項目(Comprehensive programs),[28]如,科羅拉多大學防止欺凌研究中心開展的「防止欺凌的藍圖項目」(Blueprint Violence PreventionProgram),通過增加對網路欺凌的認識、仔細地監管學生、建立嚴格的欺凌處理規則、打擊或限制不正當的行為等途徑,解決網路欺凌問題,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積極、和諧的教與學環境。[29]因此,如何結合大學或科研機構的研究優勢,通過心理學和教育學等方法,以研究項目的方式探尋解決網路欺凌問題的策略值得重視。

(四)開展系統的教育與培訓活動

針對教師、家長和學生開展系統的教育與培訓活動,提高他們的網路安全意識和網路監管能力,對防止網路欺凌事件發生非常重要。美國德雷克大學教授Bhat在總結學校在應對網路欺凌應做的14項工作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如何從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三方出發應對網路欺凌:建議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要教會學生如何合法地使用網路資源,如何與他人進行網上交流;教授家長學會和教師溝通制止網路欺凌行為發生的方法,和孩子溝通如何與他人交流,及時關注孩子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幫助學生在學會自我保護的同時,遠離網路欺凌行為,教會他們辨別欺凌行為和危害。[30]其中,有研究者認為家長對孩子能否不受網路欺凌的危害起著直接作用,認為家長有責任監管孩子的網路行為,制定一些原則禁止孩子與陌生人交流,幫助孩子有意識地保護個人信息,同時要告訴孩子什麼是合法的網上行為;此外,家長還應當理解網路欺凌及其發生機制。[31]還有研究者認為家長應當了解更多的網路技術知識,了解孩子使用網路的目的和時間長度,並讓孩子在遇到欺凌時,敢於告訴父母和教師。[32]可見,家長在應對網路欺凌方面起著直接作用,應重視和發揮家長監管、引導的特殊作用。

(五)提供諮詢與輔導幫助

網路欺凌現象隨時可能會發生,當網路欺凌行為對受害者產生消極情緒、自尊心受挫等心理傷害時,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諮詢和及時的心理疏導顯得更加重要。有研究者認為學校的心理諮詢教師應當掌握必要的網路欺凌相關知識和應對網路欺凌危害的技巧,幫助受害者減輕心理壓力,儘快走出網路欺凌的影響。[33]一些國家還建立了提供心理諮詢和輔導的專門機構,如,澳大利亞的Kids Helpline和Eheadspace機構可以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網路欺凌的心理諮詢和輔導服務,主要通過網路、電話、郵件或者面對面對受害者進行心理疏導,[34]以此降低網路欺凌行為產生的傷害,幫助兒童儘早走出「影響」,回歸正常發展。

四、啟示與建議

(一)聚焦網路欺凌研究的熱點內容

毋庸置疑,任何一項研究都要明確關鍵詞或主題詞的概念。一切人類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進行,總會受到各種相關因素的制約,無論是網路欺凌還是其他教育研究話題,都需要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探討。[35]而網路欺凌是隨著網路信息時代的到來而出現的一種特殊欺凌現象,很難對網路欺凌作出明確界定。不過,由於網路欺凌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大,對網路欺凌進行研究不妨針對性地聚焦於網路欺凌的外延及其具體內容上。本研究從對象、特徵、表現形式、危害、成因和應對策略方面呈現了國外網路欺凌研究的熱點內容,且六個方面還包含了具體主題,因此,結合我國網路欺凌研究的現狀和網路欺凌在現實中的具體情況進行研究,顯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網路欺凌研究不僅要重視對網路欺凌應對策略的研究,而且要重視對網路欺凌對象、特徵、表現形式、成因和危害等進行研究,因為只有明確哪些對象(群體)容易受到網路欺凌的影響,才能有針對性地關注這些群體並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只有明確網路欺凌的表現形式和成因,才能有針對性地找到應對的有效策略;只有明確網路欺凌的危害,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受害者進行幫助和疏導。

(二)多方合作共同應對網路欺凌問題

網路欺凌是一個具有多重性質的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也是法律問題、家庭問題,更是教育問題,這就需要多方責任主體相互合作、共同應對。Chisholm將網路欺凌看作是21世紀的「頑疾」,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他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多方並未形成有效的合作機制。因此,他建議政府、社會、企業、家庭和學校等形成良好的合作體系,政府負責制定相關法律制度、政策和提供資金支持,社會負責宣傳和監督,企業負責技術開發以凈化網路環境,家庭負責引導和監管,學校負責給予孩子教育和心理的幫助與支持等。[36]

此外,網路欺凌反映在教育研究領域,就需要從不同學科的角度探討應對網路欺凌問題的策略。已有研究者專門從教育學和倫理學的視角探討應對網路欺凌的策略,旨在通過道德教育,幫助成人和青少年作出明智的選擇,從而使青少年遠離網路欺凌,[37]這也為從學科視角解決網路欺凌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資借鑒的途徑。

[注釋]

[1][25] 黃金魯克.網路欺凌:向「看不見的拳頭」說「不」[N].中國教育報,2013-07-19(07).

[2] 馬潔,殷玉新.21世紀以來國外教師學習研究的學術進展研究[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7,(2).

[3][6][16][18] Beran,T.,Mishna,F.,McInroy,L. B.,et al.Children』s Experiences of Cyberbullying:A Canadian National Study[J].Children & Schools,2015,37(4):207-214.

[4][7] Safaria,T.Prevalence and impact of cyberbullying in a sample of indonesia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J].Tojet:The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6, 15(1):82-90.

[5] Hasebrink,U.,Livingstone,S., & Haddon,L.Comparing children』s Online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Across Europe:Cross-national comparisons for EU Kids Online[M].London:EU Kids Online EU Kids Online,2009:22.

[8] Bayar,Y. & U?anok,Z.School social climate and generalized peer perception in traditional and cyberbullying status[J].Educational Sciences:Theory and Practice,2012,12(4):2352-2358.

[9] Englander,E. K.Spare the bully and spoil the school[C].Metting of the National Trends in violence prevention,Topsfield,MA,2006.

[10] Willard,N. E.Cyberbullying and Cyberthreats: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 of Online Social Aggression,Threats,and Distress[M]. Champaign:Research Press,2007:101-108.

[11] Smith,P. K.,Mahdavi,J.,Carvalho,M.,et al.An investigation into cyberbullying, its forms,awareness and impac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gender in cyberbullying[EB/OL].(2017-06-25).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130401151715/http://www.education.gov.uk/publications/eOrderingDownload/RBX03-06.pdf.

[12] Olenik-Shemesh,D.,Heiman,T.,& Eden,S.Cyberbullying victimisation in adolescence:Relationships with loneliness and depressive mood[J].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Difficulties, 2012,17(3-4):361-374.

[13] Patchin,J. W.,& Hinduja,S.Cyberbullying and self-esteem[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2010, 80(12):614-621.

[14] Hinduja,S.,& Patchin,J. W.Cyberbullying: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factors related to offending and victimization[J].Deviant Behavior,2008,29(2):129-156.

[15] Kyriacou,C.,& Zuin,A.Cyberbullying and moral disengagement: an analysis based on a social pedagogy of pastoral care in schools[J].Pastoral Care in Education,2016,34(1):34-42.

[17][19][28] Snakenborg,J.,Van Acker,R. & Gable,R. A.Cyberbullying: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to protect our children and youth[J].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Alternativ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th,2011,55(2):88-95.

[20] Guo,S.A meta-analysis of the predictors of cyberbullying perpetration and victimization[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16,53(4):432-453.

[21] Notar,C. E.,Padgett,S.,& Roden,J.Cyberbullying:Resources for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J]. Univers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3,1(3):133-145.

[22] Cyberbullying Research Center.Analysis and Implications of Laws [EB/OL].(2017-0106).http://cyberbullying.org/cyberbullying-laws.

[23] 羅朝猛.親曆日本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46.

[24][26][36] Chisholm,J. F.Review of the status of cyberbullying and cyberbullying prevention[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ducation,2014,25(1):77-87.

[27] Jones,K. C.Tools Help Families Combat Cyber Bullying With Alerts,Tips[EB/OL]. (2017-01-07).http://www.informationweek.com/government/

cybersecurity/tools-help-families-combat-cyber-bullying-with-alerts-tips/d/d-id/1072531?,2017-01-07.

[29][31] Couvillon,M. A.,& Ilieva,V.Recommended practices:A review of schoolwide preventative programs and strategies on cyberbullying[J]. Preventing School Failure:Alternativ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th,2011,55(2):96-101.

[30][33] Bhat,C. S.Cyber bullying:Overview and strategies for school counsellors,guidance officers,and all school personnel[J]. Australian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2008,18(01):53-66.

[32] Keith,S.,& Martin,M. E.Cyber-bullying:Creating a culture of respect in a cyber world[J]. Reclaiming Children and Youth,2005,13(4):224.

[34] Hinduja,S.,& Patchin,J. W.Offline consequences of online victimization:School violence and delinquency[J].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2007,6(3):89-112.

[35] 陳桂生.普通教育學綱要[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116.

[37] Harrison,T.Cultivating cyber-phronesis:A new educational approach to tackle cyberbullying[J].Pastoral Care in Education,2016,34(4):232-244.

(責任編輯:張蕾)

論文來源於《教育科學研究》2017年第9期

德育與心理

主要探討學校德育問題,研究教師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反映學校開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

【文章推薦】

王海濤 班建武:如何解讀學生品德發展質量監測結果

劉艷麗 陸桂芝:校園欺凌行為中受欺凌者的心理適應與問題行為及干預策略

黃華:微博與青少年德育:困境與出路——基於敘事理論的探究

張正江:培養道德上獨立自主的人:論道德事實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育科學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教育科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