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作品丈量平凡事物與生活的距離——成文

用作品丈量平凡事物與生活的距離——成文

成文

1991年出生於陝西咸陽

2016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獲學士學位

參展經歷:

2016「四川美術學院畢業展」(作品獲依戀獎)

2016「曾竹韶獎學金雕塑展」(山西,大同)

2016 入選參加重慶保時捷藝術作品展

2016 作品《凡品》獲「聖發。藝塑家杯」全國雕塑專業畢業作品大獎賽三等獎。

2014「參加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展(作品《老年胸像》留校收藏)」

平凡事物與生活的距離

文/成文

人類,作為自然界最頂級的物種,與地球上其他物種不同之處在於具有更豐富的情感,團隊協作的能力,創造工具,使用工具的本領,以及強大的適應能力和改造環境的能力等等。而在我看來,人類最具有最豐富的情感才是自然界中最不可多得的事物。而「生活」是最能體現這種「豐富的情感」之處。與「生活」相近的「生存」其實有著強烈的差異。「生存」是自然界的物種保持生命的一種單一的方式。就像植物需要水,陽光,泥土。動物需要食物與繁衍,為了簡單地維持自己的生命而勞碌。

相對於為維持生命的「生存」,也許「生活」就要複雜許多。直到現在,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何為生活」的腳步。「生活是什麼?」如果你在網路上輸入這個命題,就會有無數的或是藝術家,或是作家,或是知名博主,甚至是網友路人甲,來對你的提問侃侃而談。畢淑敏說「素麵朝天是一種生活方式」,張愛玲說「生活是一襲華美的旗袍」,陶淵明說,生活是「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時代,便有著對「生活」不同的解讀。而我對其的解讀,也許並不是那麼深奧,那麼令人費解。我認為「生活便是來來去去中被忽略的真誠的情感」。

我們正處在當今高速發展的時代,新技術所帶來的改變我們無法忽略。高科技的產物層出不窮,正在流行的VR眼鏡,帶給人們全新的視覺感受。屠呦呦所研究的青蒿素為人類對瘧疾的防禦添上一面堅實的盾牌。「引力波」的發現使得人類對宇宙的了解又前進一步……這一切實實在在正在發生著,但好像離我們又相對遙遠,時代不斷的進步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我們處於此時也是倍感壓力,我們害怕被時代的大潮淹沒怕跟不上這進步的速度被社會淘汰,在「強迫」自己去適應新科技新事物,在這個「大染缸內」我們總是想著向遠看向新鮮事物看齊,這樣慢慢變得浮躁內心空虛,沒有了曾經的天真和單純。當我們將目光移近,近到自己的生活中來,近到自己的房間里來。發現那多年前的「高科技的產物」已然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的存在已經讓人習以為常,甚至忽略。它們是一些幾乎人人必備的物件,它們曾經的問世也曾像VR眼鏡,青蒿素,引力波一樣轟動世界。如今它們已經融入到你的生活之中。例如空調,電腦,飲水機,電視等等這些在平常不過的家用電器。與其說我們使用著它們,不如說是我們已經依賴著它們。我們利用電視來打發無聊的時間,我們利用電腦來接收最新的訊息,利用空調在炎炎夏日得到一絲涼爽……好像已經習以為常,好像已經微小到足以忽略。但這些比起正在被談論的沸沸揚揚的事物比起不斷追趕著新鮮事物來說,好像這更能夠體現所謂的「生活」。

如果我們在將目光移近一些,近到更小,更加微不足道的物件上。那個「鬧鐘」每天早晨把我喚醒,那對「羽絨枕頭」每晚陪我安睡,那本「小說」我剛剛讀完……甚至有些物件已經使用了很久,甚至產生了一種「情愫」。正如那個「旅行箱」陪我看了無數的風景,那雙「運動鞋」陪我走了很長的路,那盞「檯燈」見證了我為高考所付出的汗水,那盒「牛奶」是記憶里小學的味道,還有那床已經記不得年份的「被子」,上面還留有外婆的女紅……這些「情愫」是最容易被人忽略,而又無時無刻溫暖著你,最真誠的情感。正如親情,永遠是溫暖的港灣,正如友情,永遠是你堅實的後盾,正如愛情,永遠是前進的動力。

我從家鄉的小鎮來到大城市求學,奮鬥,這些年已經有太多的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他們的到來的那一刻,都使我感到新奇甚至興奮,就像那些剛剛問世的新奇的事物。但不同的是他們有的風塵僕僕的來,又行色匆匆得走了。有的來了,卻停下腳步漸漸融入了我的生活,正如房間里我所忽略卻又真實存在的物件,如路邊黃桷樹葉子落在我肩膀的一瞬間,這些每一個物件每一件小故事正是生活的本質。

作品欣賞

1、《低語》2017

作品以酒瓶為原型壓縮變形,並配以鮮亮色彩,是對孤獨的一種獨白。

《低語》 28*34*4cm 2017

《低語》 28*34*4cm 2017

2、《噩夢》2017

作品《噩夢》是本人再看到新聞中性侵幼童的幾則報道後創作出的,作為群眾本人是感到無比憤怒的。孩童本應是社會呵護的焦點,但卻頻出此類事件,這值得社會的思考值得人性的思考。作品以幼童為原型,局部變形使之顯得略微畸形化,以裸體沉睡的造型展現,整體營造出孤獨無助的氣氛,暗示出孩童這一弱勢群體與社會的關係同時引發對人性的思考。

《噩夢》 80*50*55cm 2017

《噩夢》 80*50*55cm 2017(純色版)

3、《盛夏之一》2017

成熟飽滿的一串葡萄,掉落在炙熱的馬路上,太陽暴晒再經過幾輛車的碾壓,就只剩乾癟癟的一個輪廓和爆出來的汁水,它是夏日的產物,已經紅的發紫。而現實將它壓扁暴晒,它只是串葡萄,無力逃避這些突然的變故。

創作手記:作品採用具象寫實手法,以浮雕形式將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個小插曲還原,將這種無聊的「小故事」藝術化,使之脫離無趣變得有生命,來呈現出自然與人與社會的微妙關係,同時引發對小事物,小人物生存的思考。

《盛夏之一》 110*85*4cm 2017

《盛夏之一》 110*85*4cm 2017(灰色版)

4、《盛夏之二》2017

夏日的夜晚也偶爾有微風,伴著微風蟲叫,一隻蛤蟆爬上了馬路,它可能是在找池塘,也可能在努力找配偶,可是它走錯了路,汽車駛過,它也當場被壓死。

創作手記:作品採用具象寫實手法,以浮雕形式將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個悲劇小插曲還原,將這種無聊的「小故事」藝術化,使之脫離無趣變得有生命,暗示出生活中這種小人物的悲劇,呈現出人與自然與社會的微妙關係,同時引發對小事物,小人物生存的思考。

《盛夏之二》 75*50*4cm 2017

《盛夏之二》 75*50*4cm 2017(灰色版)

5、《宅》2017

不是我不想出門,是門被它們堵著

《宅》 尺寸可變 2017

6、《凡品》2016

身邊環境在變化,新鮮事物不斷映入眼帘,其發展的速度令人乍舌,為了不被淘汰只能強迫自己適應這個速度去追求所謂的「生活」。在這種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我們變的空虛不知所措 。但當我們停下腳步,將眼光移近,近到我們身邊,去注意那些平凡,不起眼的物件時,或許我們才猛然發現最「臨近自身」的才是最「生活」的。本作品以木雕為表現手法,將「微不足道」的生活用品雕刻展現出來,以木材本有的溫潤,堅實的特性表現平凡卻真實的生活引發對生存的思考。

《凡品》 360*85*85cm 2016

《凡品》360*85*85cm 2016

7、《虹》2016

陰沉的霧霾天氣讓人壓抑,作品以絲棉等綜合材料在展廳空間中呈現一抹彩虹,彩虹從鋼筋混泥土的牆面穿過營造出一種對抗共存的氣氛,從而引起對生存環境的思考。

《虹》 尺寸可變 2016

《虹》 尺寸可變 2016

8、《雲端》2016

有一次,去兒童醫院時,發現醫院裡人滿為患,小孩疾病率越來越高,據調查呼吸道疾病與因生活環境引起的疑難雜症在孩童中發病逐年增加。作品以小孩為原型局部變形使之畸形化,病態的色彩,安靜的雲與睡醒的小孩使作品呈現出一種詭異病態的氣氛。在環境與生存的問題上值得人們深思。

《雲端》 80*40*65cm 2016

9、《growing》2016

10、《童畫》2014

《西遊記》是大多數人小時候最愛看的電視劇,那會兒總覺得看《西遊記》是最開心的時候,慢慢長大了煩心事也變多了。於是,在創作時,我試圖將自己心態回歸到五六歲的時候,以小孩的能力與感覺製作這件作品,試圖喚回孩童時的純真。

《童畫》 尺寸可變 2014

《童畫》 尺寸可變 2014

習作:

《老年胸像》

《你在哪裡》

歡迎優秀作品投稿!!

投稿方式:

請各位大佬準備5―15副作品

作品題材和風格不限

另請附上作者信息作品名稱尺寸文字介紹

作者信息,包括個人簡歷、參展經歷獲獎經歷等等~~

自願添加!

(偷偷告訴你,添加得越多,閱讀量會蹭蹭蹭往上飆哦~~)

如有不同題材的作品,請各用一個文件夾打包

分別附上作品介紹(字數不作要求)~~

(詳情請參考「藝術人人網」往期藝術家推送文章!文章底部有快速通道~)

然後以附件形式

一併發送至

投稿地址:

799084252@qq.com

1154681958@qq.com

註:

1、發送郵件請註明「藝術家投稿」字樣,文中要有作者簡介,也可自願添加自己的藝術創作心得。

2、有任何疑問,可添加微信:HH1154681958諮詢,乖巧可愛,歡迎勾搭!

3、有購買藝術作品或註冊藝人店鋪出售藝術作品,可以直接網站搜索「藝術人人網」在線操作。

4、「藝術人人網」APP正在開發中,敬請期待哦!

具體投稿打包形式如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人人網 的精彩文章:

TAG:藝術人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