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核言悅色 詩和遠方

核言悅色 詩和遠方

新媒體管家

在雲台山山路上隨手拍了一張圖片發在朋友圈裡, 背景是淡墨如煙的連島和浩淼無際的海面,立即引來朋友們圍觀、點贊、留言:

「真美,我在墟溝這麼多年怎麼沒有發現?」

「我天天從雲台山下路過,但已經有多少年沒爬山了。」

「你還有這興緻遊山玩水?」

有要好的同事直接打電話邀約飯桌,我回:「馬上就到家了。」

現代社會生活水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出行有汽車、高鐵、飛機,大城市裡有四通八達的地鐵、公交,穿的也光鮮體面,西裝革履、短袖長裙,風流倜儻、衣袂飄飄;吃的也豐富,魚肉葷鮮,反季節蔬菜,應有盡有,住的是高檔小區,洋樓別墅。但人們的幸福指數似乎並不高,常常聽到這樣感嘆:「沒意思」、「累死了。」

看似很富足的生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喟呢?快節奏的生活,流水線作業,過度的追逐名利,妄想一夜暴富,人們已經無暇停下來看看身邊的風景,整理自己蕪雜的心情了,換句話說人們的精神生活已經退化了。

同事朋友聚會,話題大多是哪個小區房子又漲價了,沒有狠心下手,損失了不少,哪個城市房子值得投資,什麼時候組團去看看,云云,似乎全民皆是投資商。談完了房價,就沒話可說,各自翻看手機,看八卦新聞,看股票漲停,看總裁寵妻。生活滋味,心靈溝通,嘁!哪有這閑功夫。

想像古代人的生活,雖然物質貧乏,雖然路途遙遠,朋友見個面都不方面,但人家的精神層面的東西卻比現代人富足。看看楚辭漢賦,唐詩宋詞里描寫的詞句,真的是羨煞現代人。「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又苦又澀的車前草,人們歡快地採摘它們,手裡放不下了,就提起衣角兜起來,掖起衣襟裹回家。

換到現代人,有多少人還願意到田間地頭採摘野菜,實在想吃到菜市場買一把就是了,味還是那個味,但採擷的過程和歡樂都省略了,吃起來還香嗎?

《世說新語》里記述一個故事:王子猷和戴安道是好朋友,一個大雪紛飛的深夜,王子猷獨自一人喝酒,感到無聊煩悶,想念遠方的好友,連夜乘船冒雪前往。

這樣的友誼彌足珍貴,十分感人,要是擱現代人哪裡需要這樣舟車勞頓,頂多打個電話或者發個微信聊聊罷了。

現代社會交通、通信都發達了,想去哪抬腿就走,朝發夕至甚至更短,想念誰,思念誰,手機一按就通,哪像古人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要走好幾天甚至幾個月,快捷是快捷了,但也看不到路邊美麗的風景,也體會不到「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無奈又銘心的思念了。有得必有失,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那些「採菊東籬下」、「花間一壺酒」、「閑來垂釣碧溪上」的意境,恐怕只能在古文里尋覓了。

常常憧憬退休時的生活:背一隻簡單的行囊,和三兩情投意合的友人,選一個詩情畫意的地方,小住下來,不打攪任何人,去過詩和遠方的生活。

文丨王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核電 的精彩文章:

核言悅色 女運行人

TAG:中國核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