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富春山居圖竟「重出江湖」!聽藍瑛展策展人詳細解讀

富春山居圖竟「重出江湖」!聽藍瑛展策展人詳細解讀

本文大概

3010

讀完共需

10

分鐘

編者按為更好地傳承浙江地域文化的菁華,推動對於藍瑛及「武林畫派」的研究,「湖上有奇峰——藍瑛作品及其師承影響特展」於今天(9月15日)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三樓書畫廳開幕。

昨日記者已親臨展覽現場,搶先為大家帶來了一手資料;今天我們將跟著浙江省博物館書畫部研究館員及策展人王小紅,聽她詳細解讀重要作品,讓你輕鬆看懂藍瑛展!

往期鏈接:現場|藍瑛特展來襲,看這位職業畫家如何「如奇峰屹立湖上」(大量作品圖提前賞)

浙江省博物館書畫部研究館員及策展人王小紅

詳細解讀藍瑛展(1)姚震 攝

浙江省博物館書畫部研究館員及策展人王小紅

詳細解讀藍瑛展(2)姚震 攝

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也在展覽中亮相將。藍瑛受董其昌的影響,十分傾心於黃公望,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仿黃」作品,貫穿其整個繪畫生涯。

另外,明代董其昌的《晝錦堂圖並書記卷》作為此次展覽的重要作品緊挨著《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進行陳設。

現存藍瑛最早的作品:藍瑛於23歲與孫克弘、張忠、孫枝、許儀合作的作品《朱竹圖卷》也陳列其中。

富春山居圖

元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剩山圖捲紙本墨筆 浙江省博物館藏

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大痴道人,常熟(今江蘇)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監察御史院當書吏,曾入獄,後信奉道教全真教,隱逸於蘇南和杭州附近的富陽富春山,他專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趙孟之「古意」,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訣》。

王小紅:浙江省博物館藏《剩山圖卷》,為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燼餘本之前段。左上角有「吳之矩」騎縫白文半印,右下方有「其貞」朱文小印。雖火痕宛然可辨,然山川渾厚,草木華滋,儼然富春在望。

富春山居圖 局部

解讀:圖山勢圓渾,樹木蔥鬱,山頭多礬石,山體以長短披麻皴畫成,山腳、樹根多以濃墨點苔,構成蔥翠鬱勃之態。隨著江天逐漸開闊,山勢也漸趨平緩,林間村舍旗亭掩隱,隔岸山峰若隱若現,充分反映出大痴優美洗鍊的獨特風格。雖為燼餘殘本,而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結構完整,成為一幅獨立的畫面。

這幅曠世名作自1956年來到浙江省博物館後,展出的次數屈指可數,上一次展出是在2014年的「守望千年——唐宋元書畫珍品特展」中。據悉,《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真跡在本次展覽中只展至展覽中期。

鱸鄉雜畫圖卷

明 董其昌、藍瑛等 鱸鄉雜畫圖卷 萬曆四十一年癸丑(1613)(首都博物館藏)

請將你的手機平放後旋轉

局部(一)

局部(二)

局部(3)

好了請轉回你的手機吧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謚「文敏」。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盪;青綠設色,古樸典雅。

解讀:此卷為合作圖卷,首段董其昌仿張僧繇沒骨山水一小段,自題「蘆鄉秋霽」,又有陳繼儒題字一段,稱以「鱸鄉」名圖更佳。其後接莊嚴、諸念修、李紹箕、陳廉、釋蕉幻、藍瑛、吳振等人畫作。藍瑛署年款「癸丑」(萬曆四十一年,1613),吳振署壬子(萬曆四十年,1612)。(葉渡點評)

晝錦堂圖並書記卷

明 董其昌晝錦堂圖並書記 卷(吉林省博物院藏)

請將你的手機平放後旋轉

好了請轉回你的手機吧

解讀:此圖為董其昌根據北宋韓琦所建晝錦堂和歐陽脩所作《晝錦堂記》而創作。氣韻淡雅秀逸,是董其昌青綠設色山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畫面表現夏秋之交,一片茂林巒岫,意境平遠開闊。林中茅屋數間,應是韓琦的居讀之所晝錦堂。此圖技法獨特,用筆細秀工整,山石輪廓線描很淡,幾乎不見筆墨,而以深淺不同的顏色畫成,用色以石青、石綠為主,兼用赭墨淡色,皴點暈染,色澤溫潤。

引首自題「晝錦堂記」,署「董其昌書」,鈐「其昌之印」(朱文)。畫中題:「宋人有溫公《獨樂園圖》,仇實甫有摹本,蓋畫院界畫樓台,小有郭恕先、趙伯駒之意,非余所習。

茲以董北苑、黃子久法寫《晝錦堂圖》,欲以真率當彼鉅麗耳。董玄宰畫並題。」明確表達出他在繪畫取法上的傾向性。鈐「董其昌印」(白文)。卷後行書《晝錦堂記》全文。(王舒羽點評)

/

在此次策劃展覽過程中,如故宮博物院藏藍瑛《秋壑尋詩圖》、《白雲紅樹圖》;上海博物館藏藍瑛《仿李唐山水圖》等十六件作品,由於各種原因,很遺憾未能如期前來參加這次藍瑛展盛會並與觀眾見面,但也被收編在此次活動的圖錄中。

仿燕文貴秋壑尋詩圖軸

明 藍瑛 仿燕文貴秋壑尋詩圖軸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未參展,僅收入圖錄)

解讀:圖繪深山幽谷中,一文士策杖而行,不經意間仰望紅葉,彷彿詩句已成於胸中。此圖以高遠法取勢,筆力沉穩。藍瑛以石青、硃砂色染山間樹葉,青松與紅葉錯落而立,並以蒼青淡赭色敷染山石,整幅作品冷暖色調互補。

作者自題法北宋燕文貴,實為托古之辭,所繪山石更多有元代黃公望之筆墨精髓。本幅自題:「丘壑尋詩,法燕文貴畫於吳山山房,藍瑛。」鈐「藍瑛之印」(白文)、「田叔父」(朱文)。(蔣彤點評)

仿李唐山水圖軸

明 藍瑛 仿李唐山水圖軸 紙本設色 崇禎四年辛未(1631)上海博物館藏(未參展,僅收入圖錄)

藍瑛善於師古人之意而化為自身別具一格的繪畫語言。作此畫時,藍瑛已五十七歲,筆墨技法也漸趨成熟。

解讀:畫中遠山峰巒層疊,皴筆方折勁利,泉水穿流其間,主體山石形態與南宋李唐的《萬壑松風圖》相似。近處古樹繁茂,形態扭曲而富有張力,樹葉多雙勾設色,用色清新淡雅,為蕭瑟之景增添了些許浪漫詩意。

作者款署:「則李唐畫法,西湖外使藍瑛,時崇禎辛未春三月望日也。」鈐「藍瑛之印」白文方印、「田叔」朱文方印。(魏崴點評)

白雲紅樹圖軸

明 藍瑛 白雲紅樹圖軸 絹本設色 順治十五年戊戌(1658)故宮博物院藏(未參展,收入圖錄)

解讀:此幅繪青山聳立,秋林盡染,藍瑛用沒骨法以石青、石綠色畫山石,山石輪廓線和墨色皴染融入青綠設色之中,色墨交融,幾不見筆蹤。雲用白粉渲染,樹葉也用濃艷的紅、黃、青、綠沒骨點出,畫面色彩濃重豐富,卻又典雅清新,為藍瑛青綠重彩畫的代表作。

沒骨法據傳出自南朝梁張僧繇,明末及清代多有仿效者。畫心左上自題:「白雲紅樹。張僧繇沒骨畫法。時順治戊戌清和畫於聽鶴軒,西湖外民藍瑛。」戊戌為清順治十五年(1658),畫家時年七十四歲。下鈐「藍瑛之印」(白文)。(蔣彤點評)

趙麗莎

姚震

微信編輯鑠鑠

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點燃你的設計之魂!看2017上海設計周的炫酷黑科技與原創潮趣藝術單品
「青藤白陽」大合璧:寫意花鳥畫史上最亮的「雙子星」
當代寫意花鳥緣何處境堪憂
南潯水鄉背後的「朋友圈」,你在畫里找一找
今天你「方」了嗎?反正它們是挺方的……

TAG: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