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白髮征夫淚
說宋朝軍事之弱,倒不完全是因為它兩次亡於外族,明朝也亡於滿族。最主要原因是宋代立國之初,就沒有完成真正的統一,版圖較為狹小,它的軍隊在北方與外族過招時常吃敗仗。
史載乾德三年(965年),趙匡胤就在大內置封樁庫,把平定荊南、湖南和後蜀收入的金帛放入,此後把每年預算的結餘資金也存入,作為軍旅、饑饉之備。趙匡胤曾說:「等朕存夠四五百萬時,就命人出使契丹贖回燕雲十六州。若其不肯,我就把這個錢作為軍費。」你看,花錢買和平,本是太祖的思想,但在969年,北漢集團內訌,太祖認為有機可乘,親自領兵去攻太原,結果契丹發兵救援北漢,宋軍倉皇撤退。976年,宋廷南方的軍事工作基本結束,挾勝利之威派潘美再攻太原,結果仍是因契丹出兵無功而返。
太宗繼位後,不忘太祖遺志,在平定南方後,又先後兩次對契丹用兵,可惜均以失敗告終。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六月,宋太宗御駕親征北漢勝利後,躊躇滿志,欲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但幽州城一戰,宋軍大敗,太宗倉皇南逃,腿上還中了兩箭,最後靠楊業救駕方才脫險。太平興國七年(982年),遼國政權更迭,宋太宗認為是伐遼的大好時機,讓曹彬、田重進、潘美率三路大軍討伐契丹,可是由於東路軍曹彬的岐溝關一戰失利,太宗只能下令大軍撤回。遼兵追擊,宋軍又敗,名將楊業殉國陳家谷口。這場打了三個月的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戰爭,宋朝損兵折將,寸土未得,從軍力到軍心都遭到了巨大的創傷。989年,遼軍為報太宗攻伐之仇,出兵攻陷易州,太宗沒有下令反擊。後來,太宗告誡大臣說,國家最難防的是內患,外憂充其量只是邊事,不會影響政權的存亡,這就是宋廷「守內虛外」國策的濫觴。從此,宋廷對遼採取守勢,不許邊將輕易交戰。雄州知州何承矩兩次擊退遼軍還被太宗調離駐地。
及至真宗即位,力守「守內虛外」的國策,大臣也紛紛建議對遼國採取綏靖政策。公元999年,太常博士朱台符建議真宗與遼捐棄前惡,復尋舊盟,互開關市。樞密使曹彬也建議真宗與遼和好,真宗聽了曹彬的話後說:「此事朕當屈節為天下蒼生。」真宗一朝君臣的考慮成了後來澶淵之盟納幣乞和的思想基礎。澶淵之盟是宋太宗「守內虛外」國策的必然產物,也為後來處理宋與金、西夏、蒙古的關係樹立了一個範本。以後南宋趙構及其後人與北方納幣和議如果要追溯源頭的話,還在北宋真宗一朝。
搞清楚了「守內虛外」到「納幣求和」這個歷史脈絡,我們再來思考宋代不敵北方游牧民族的原因。這裡固然有陳寅恪說的當時北方民族比較強大的因素,也有石敬瑭出賣了燕雲十六州的原因,當然更有昨天說得兵將不能一體、「將從中御」等制度因素。我今天再說一個原因,就是錢穆先生講的國防資源問題。中原王朝與北方民族作戰一定要有騎兵,而騎兵所需馬匹,在中國只有兩個地方出產。一個是東北,所謂冀北之野。一個是西北,就是甘涼河套一帶。養馬需要高寒之地,不能一匹一匹養,要在高山大谷,有美草甘泉,曠地大川才行。可惜宋朝開國,這兩個地方一個被遼侵佔,一個被西夏拿去。還有,精良的鐵礦也在東北塞外。所以宋朝的國防資源之貧乏,也是影響軍隊戰鬥力的重要因素。最後,軍隊沒有戰鬥力與立足防禦的國策互為表裡,使得宋朝無法與北方民族較量。
其實,就國防而論,只有以攻為守才能立國。秦始皇的萬里長城是守,但沒有守住漢代匈奴的入侵,這才逼著漢武帝開塞出擊。宋朝開國,即立足防禦,對遼如此。對西夏也一樣,范仲淹「燕然未勒歸無計」就是守西北。北宋的國防線在雁門關至拒馬河一帶,此線崩潰,敵人可以直扣首都開封的國門。宋朝從太祖時的22萬軍隊到太宗時的66萬軍隊,再到仁宗朝的125萬軍隊,也沒有守住這條線,遂有靖康之難。南宋靠著江淮一帶丘陵大川,建都臨安,國防線仍舊十分可憐。岳飛等人要北上「直搗黃龍」當然是正確的軍事戰略,但趙構君臣仍舊抱著「守內虛外」的國策,不願進取。因此,兩宋的武將,都難逃「將軍白髮征夫淚」的宿命。
想要試聽體驗
※月染霜華,轉眼青絲成白髮
※補藥一堆不如每天幾粒它,白髮沒了,血管幹凈,90歲健步如飛!
※白髮不要愁,老中醫教你小妙招
※同樣是古裝白髮造型,吳亦凡冷峻,高偉光溫柔,但都還是輸給了他
※要想白髮黑回來,這幾種食物是「死對頭」,2月後發黑亮出來
TAG:白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