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秀才從海外帶回一根藤,救人無數,康雍乾盛世全賴有它

明朝秀才從海外帶回一根藤,救人無數,康雍乾盛世全賴有它

紅薯,又叫番薯、甘薯、朱薯、金薯、紅芋、紅苕、番葛、山芋、地瓜、地蛋……在現代中國,它擁有十幾種名稱。

現在,紅薯己成為我國僅次於稻米、麥子、玉米而居於第四位的糧食作物,目前全國紅薯種植面積達一億多畝,年產量折原糧達三千萬噸,佔世界紅薯總產量的83%。

小編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生人,對紅薯有著一種非常濃郁而親切的感情。

那時候,家裡人口多,糧食緊張。每天放學回來,母親就從鍋里拾出兩大筐剛煮熟的、熱氣騰騰的紅薯,擱在地上。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就嘻嘻哈哈地各拎一張小凳,圍著紅薯筐,剝著紅薯皮,說說笑笑學校里的趣事,不知不覺就把紅薯吃了個精光。然後,洗洗手,各盛一碗清水可鑒的稀粥下肚,算了應付了一餐。

現在,不少中外學者都指出,紅薯對於中國歷史上明清時代的人口激增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甚至,人們所讚美的「康雍乾盛世」,就是以紅薯為基礎奠定起來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跟辣椒、玉米、土豆、煙草、花生等等作物一樣,紅薯並不是我國的原產土作物,而引植自海外。

儘管五代後漢人陶轂《清異錄》有記:「嶺外多薯,間有發深山而得之者,枚塊連屬,有數十斤者,味極甘香,人多自食,未嘗貨於外。」但其所說的薯並不是紅薯,而是一種攀援生長的巨型山芋。

蘇東坡《酬劉柴桑》詩中的「紅薯與紫芋」也不是我們後世說的「紅薯」,而是「山芋」。

明朝以前出版過的地方志和類似地方志的著作,諸如《咸淳臨安志》、《淳熙三山志》、《寶慶雲陽志》、《嶺外代答》、《嶺表錄異》等等,都是找不到有關紅薯的記載的。

即我國引進紅薯,是在明朝末期。

紅薯野生種起源於美洲的熱帶地區,由印第安人人工種植成功,具有抗病蟲害強,栽培容易的特點。哥倫布初見西班牙女王時,曾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甘薯(即紅薯)隆重地獻給女王。

16世紀初,西班牙已普遍種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攜帶至菲律賓的馬尼拉和摩鹿加島,再傳至亞洲各地。

甘薯傳入中國通過多條渠道,時間約在16世紀末葉,明代的《閩書》、《農政全書》、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志》等均有有關記載。

清代陳世元所著《金薯傳習錄》詳細記載有紅薯傳入我國的一條傳奇途徑。

話說,明萬曆年秀才陳振龍為福建省長樂縣青橋村人,多次鄉試不第,遂棄儒從商,往返於福建和菲律賓之間經商。

陳振龍在菲律賓發現當地人種有朱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最難得的是,其「隨栽隨活」,耐旱,生命力極強,出土後生熟都可食。

陳振龍想到家鄉時常災歉,民眾食不果腹,不由泫然淚下,決定學習種薯的方法,將朱薯引回家鄉。他在島上購薯「藤數尺,並得刈植、藏種法歸,私治畦於紗帽池舍傍隙地」,試驗種植朱薯。

西班牙政府是嚴密控制朱薯出口的。

陳振龍歸國之日,甘冒大險,將薯藤纏在纜繩上,塗上泥巴,瞞天過海,帶回福州。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夏,閩中大旱,五穀歉收。

陳振龍讓兒子陳經綸上書福建巡撫金學曾,大談種植朱薯之利,建議試種朱薯,以解糧荒。

金學曾大喜過望,覓地試種。

陳振龍父子遂依照在菲律賓學來的種植之法,在金學曾提供的試驗田上種植。

四個月後,「啟土開掘,子母鉤連,大者如臂,小者如拳」,味同梨棗,可以充饑。

金學曾歡欣鼓舞喜不自勝,通令各地如法栽種。

閩中饑荒遂得緩解。

金學曾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官,他在陳振龍父子所獻《種薯傳授法則》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在觀察種薯過程中歸納起來的心得,寫成中國第一部薯類專著《海外新傳七則》。

閩人感念金學曾、陳振龍之功,還在福州、福清等地建報功祠,專祀金學曾和陳振龍。

陳振龍五世孫陳世元又撰《金薯傳習錄》傳世。

實際上,把紅薯引進中國的,並不僅僅只是陳振龍一人。

相關記載表明,吳川人林懷蘭、虎門人陳益都做過類似的事,而且,他們是各自引種,互不關聯,都為緩解當時國人的溫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

而且,從嚴格意義來說,虎門人陳益引進紅薯的時間,還要比陳振龍早十年,但其只限於自家種植,功德遠不能與陳振龍相比。

話說回來,因明末清初的戰亂影響,紅薯的栽培技術的傳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比較慢,直到康熙時期,才傳遍全國。

現在學者研究「康雍乾盛世」,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即這一時期中國基本沒有什麼科技發明,文化也談不上什麼繁榮,思想更是停滯不前,工商業受到政府的極力遏制,與明朝中國商業和手工業繁榮景象相對,可謂大為衰退。可是,人口顯著卻增加了,並且是以往歷史人口最高峰的四倍!

中國人口增加為什麼如此快速呢?

人類社會學家指出,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盛世如「漢景之治」、「貞觀之治」,人口都沒有超過六千萬,人口最多是宋朝和明朝中期也不過一億。實際上,受生產力水平的限制,中國土地能養育的人口數量是一定的。此前中國歷史,一旦人口達到八千多萬,人地矛盾就十分尖銳,就容易發生農民起義。而比較明朝與清朝的農業生產,生產方式沒有什麼改變,人口卻迅速增多,並呈現「繁榮」景象,原因僅僅在於農業生產有了些改變,即引進了原產於美洲的高產作物紅薯,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

可惜的是,紅薯給中國帶了人口盛世,但並未把中國帶入強國。

清朝的閉關鎖國限制了科技文化的發展,中國的社會發展停滯不前,四億多人口的中國在西方入侵者面前,處處落後挨打。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沙龍 的精彩文章:

兩副對聯,都只有三個字,卻刁鑽難對,其中一副,成清華入學門檻
據說是消失了數百年的西夏人後裔,一頭大豬懸掛三十年,有點驚怵
山洪衝出銀錠,疑似寶藏現世,李自成結局有新解釋,歷史會否改寫
兩副對聯,一副故意對不起,一副真對不起,引起新文化運動者反思
中華兩武聖,一個子孫遭滅門仇殺,一個子孫得人敬佑,現枝繁葉茂

TAG:歷史大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