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進入這行完全是意外!

進入這行完全是意外!

DROCKART.COM

國內專業概念設計團隊分享最棒的概念設計

今天介紹的這位國人大佬,是一位概念藝術家、插畫家谷程。谷師傅為人呢比較低調,不更微博不說,賬號更是連頭像都沒有。。。(其實就是懶癌發作吧,你怎麼還沒被渣浪當成殭屍號清掉啊喂?)(#`O′)

但是人家的畫功是實打實的硬啊!參加過的項目也是6到不行:《仁王》《三國無雙》《北斗無雙》《三國志》《信長野望》《大航海時代》《劍刃風暴百年戰爭》……還有許多項目尚在保密期暫時沒有辦法公開。

谷程

http://chengguart.wixsite.com/chenggu/

新浪微博:chengguart

? 首先感謝百忙之中抽空參與我們DRock專訪,請簡單介紹一下大神自己吧~

? Hello,大家好,我是谷程,一名前期概念設計師和插圖師,在視覺娛樂行業工作大概有了7年左右的時間,我的客戶包括 Koei-Tecom,MARVEL,騰訊,完美世界,智明星通,英雄互娛等等,也參與了一些影視劇和舞台劇的設計工作。

? 聊聊多年繪畫的經歷和心得。

? 我大學畢業後開始入行的,然後在橫濱、上海工作過一段時間,現在在北京工作,最近比較重要的經歷應該是在16年ILM(工業光魔)全球挑戰賽,ILM考察的很全面,人物、場景、機械、甚至於故事版都有涉及,比賽持續了前前後後大約四個月,那段時間真的很疲憊,不過最後進入最終倖存者組同時作品進入工業光魔收藏夾,另外就是很久很久之前的項目《仁王》在17年終於發售了,這真的很開心?? (? ˙ω˙)? ?? ~

? 是怎麼進入這個行業的?入行後,對你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 進入這個行業是一個誤會…我大學的專業是環境藝術,不過大四的時候Koei當時去美院做校招,好朋友告訴我,我就過去了,然後沒想到竟然通過。影響么,就是從此走上這條不歸路。(人生本來就是一條不歸路)哈~

? 和國內的項目相比,參與國外的項目的經歷感受有什麼不同嗎?

? 由於工作的原因經歷過的不同國外客戶大體分成兩部分,日本和歐美的。

先說說總體給我個人的感受,國外項目給我的感覺是高效率,系統,和專業的。通常AD的美學修養都很高,對藝術史很了解,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很清楚通俗的商業文化和純藝術之間的微妙關係。知道所謂設計最終是服務於產品,小到一塊石頭,大到前期的Keyframe都是為了這個大目標的,這就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和溝通成本。

當然有很多時候處在項目的最開始階段,可能所有人都不清楚未來產品圖形化是個什麼樣子,這時候概念藝術家就要做大量的草圖和keyart 圖,提供給整個團隊,有的時候甚至於和策劃是同步的這樣可以互相提供創作靈感,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一旦團隊里的人達成共識,那麼整個產品的圖形化基調基本確定後,就會開始有一些限制,就像ILM藝術總監Andree Wallin說過的「任何人都能在大盒子里做設計,但是盒子就這麼小,你能設計出什麼呢?」還有一點就是老外保密工作都超嚴的,我有幾個做過的項目到現在都不知道是啥…

然後我來說說不同,老美通常說話很直接,努力的表揚和批評,對事不對人,做不好他們會直接說NO,而如果做得很棒,他們也會充分的肯定你。而日本客戶通常會很客氣,不過他們要求的執行力會更高一些,而且工作的流程上會要求極其的嚴格,有的時候他們真的會一個一個像素去檢查你的圖,然後畫個紅圈圈標示出來,這樣你拿到反饋的時候內心是崩潰的,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啊…我想應該是民族文化差異導致的工作流程不同吧。

而國內最常見的問題,我想是對於整體的美術基調沒有系統構建完成前就開始著急打磨細化,這樣很容易導致最後的產品在視覺上裂開,這個問題真的嚴重,細化當然重要,不過美術的統一性感受是整體產品的基石!還有就是有時候會混淆一些工種的職能和本身應該做的事,造成效率會打折扣。

? 更喜歡怎樣的工作節奏、環境和團隊呢?這些經歷有沒有影響你的創作態度和質量呢?

? 相信所有從事創意工作的人,都比較喜歡沉浸在一個足夠能激發起你創作慾望的環境中工作,這樣會有不錯的結果,而且能把自己的思考方式圖形化後放進產品中這是一件很酷的事。至於工作節奏,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高效率的保持熱情的完成工作,很多好的設計需要時間上反覆推敲的。從管理上看扁平化的團隊對藝術家來說是幸運的,每個人都保持著善意和積極的言論,會對工作很有幫助。很幸運的是,我所在的團隊不錯。

態度上作為一個從業者認真的對待每一張圖是職業素養的體現,這和畫技無關,盡量完成好每張圖,珍惜每一個創作機會。

由於一些原因,有的時候我會在全職工作也有做過freelancer的經歷,骨子裡沒有太大差別吧,做的開心狀態會更好,還有時差真的很煩。

?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在生活中,您更關注的哪些細節能激發你的創作靈感?

? 主要是我的愛好吧,我是一個hardcore gamer,平時有時間會玩玩PS4,現在時間比較緊張,NS成了首選。另外看電影也是一個好選擇,比如參加工業光魔比賽的時候,裡邊的導演就要求用黑澤明在1958年上映的The Hidden Fortress的一個鏡頭為藍本,那段時間基本把黑澤明的片都看了,也算磨刀砍柴兩不誤啦,還有就是收藏一些雕像模型,閱讀,旅行,聽聽音樂等等這類亞文化的產品,各種藝術形式都會給你的創作帶來驚喜。

? 您覺得作為原畫人,最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專業素質?

? 保持好奇心和創作熱情,接觸更多的藝術門類,多去好的媒介上看看,拓寬自己的藝術視野和格局很重要,不要因為所謂的「科目」,「風格」,「門派」去拒絕優秀藝術家的優點,要知道很多東西都是想通的,儘管他們的視角和表現語言會有變化。另外一點就是能預見到的問題一定盡量避免,這點很重要!

? 目前的工作重心和項目,和未來的職業規劃?

? 啊,目前我正幫助團隊做一些前期概念的工作,也會給其他人一些建議。這個項目真的很酷,而且很有趣,希望能改變人們對手游產品的固化看法。

關於未來, 首先是能夠很好的完成工作!在繼續努力畫圖的基礎上,能夠接觸更多元化的領域,做更酷的產品。

? 聊聊您最喜歡藝術大神,然後給DRock的同學們推薦點好東西吧!

? 現在網路提供了很便捷的條件,由於工作的原因,我更多的了解的是歐美的概念藝術家更多一些,排名不分先後:Craig Mullins、Frank Frazetta、Ralph McQuarrie、Roger Dean、Jamie Jones、Justin Sweet、John Liberto、Marcos Mateu、Scott Robertson、Andree Wallin、Feng Zhu、Doug Chiang、Aaron McBride、Maciej Kuciara、Marek Okon、Eytan Zana、James Clyne、Yanick Dusseault、John Park、James Paick、John Sweeney、Aaron Limonick、Rodolfo Damaggio、spart、Josh Nizzi好多好多,在商業雕塑藝術家中超喜歡Steve Wang、Simon Lee、Phil Tippett等,他們都有獨特審美方式和處理手段。另外還有就是一些純藝術大師比如倫勃朗,薩金特,左恩,莫奈之類。日系中我所接觸過的推薦男鹿和雄,吉田明彥副島成記

?最後有什麼想對DRock的同學們說的話嗎?

? 這個行業只靠熱情不會撐太久的,希望大家都能投入更多的時間更專註,不盲從,獨立思考問題,共勉,加油!(? ??_??)?恩...我以後會勤奮點,經常更新微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我聊天:)@chengguart

請大家關注新浪微博:@DROCK-ART,更多高清原圖網盤公開鏈接、還有其他資源分享,大家盡情下載。

-END-

秋季2D原畫班招生

【星骸騎士 】摩點眾籌

【星骸騎士】預告片

長按下方二維碼支持眾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Rock 的精彩文章:

TAG:DR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