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沒有善惡之分,臉部辨識未來發展無限

科技沒有善惡之分,臉部辨識未來發展無限

2017年9月12日,蘋果在加州全新完工的豪華喬布斯劇院(Steve Jobs Theater)盛大發表了最新一季的產品,包括眾所期待的iPhone 8 / 8 Plus、Apple Watch Series 3、Apple TV 4K,以及最受矚目的iPhone X,沒錯,你沒看錯,最新發表的手機就叫iPhone X。

iPhone X令人注目有許多原因,除了號稱使用全世界最聰明的手機晶元,最具話題性的就是臉部辨識功能了,從創新的指紋辨識開機,躍進到臉部辨識開機,蘋果的創意從未令人失望!

人的臉就像一張張藝術品,每件作品都有各式各樣的特色,這樣的特色成了人類互相辨識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時也是組成複雜社交活動的重要環節。臉部特徵及外貌具備的意義不僅於此,臉部表情也能傳達各種情緒,這些表情符號,即便擦上腮紅或是一個假笑,都無法掩蓋真實情緒。人們在生命中花這麼多時間想要讀懂一張張不同的臉,不管職場或各式各樣的交際活動,我們想要知道,這個人對我到底有沒有善意?還是存有敵意?我該選擇相信?或是虛應故事一番?

於是,最新的科技跟進以協助人類更有效的讀懂別人的臉:在美國,臉部辨識被教會用在追蹤教友出席的狀況;在英國,零售業靠著臉部辨識鎖定回購客;在中國,臉部辨識還應用在觀光景點入口、計程車司機的身份確認、微笑付款等。13日凌晨發表的iPhone X,界面上再也找不到那顆萬能的圓鍵,因為只要一掃臉部,就能輕鬆解鎖使用,這樣的新功能讓人迫不及待想試試看。

以臉部辨識科技緝捕嫌犯的情境常在電影看到,今日,我們見證了這項科技正式成為消費性產品的一員。有別於指紋,臉部辨識能以更遠的距離,更輕易辨識出一個人,且每個人的臉都是「公開的」信息,這讓數據系統的搜集與建立更容易。那,大家常關切的「個資」、「個人隱私」等問題是否存在?在沒有任何規範及合意的情況下,誰(公家或私人機構)?或是什麼時候(案件偵查或商業促銷)?或是哪裡(公共場合或私人場所)?這些問題可能會漸漸浮上檯面。

科技沒有善惡之別,取決於人類運用的意圖及方式。執法機關建立臉部數據資料系統,有助於打擊犯罪伸張正義;臉部辨識如今也用在辨識疾病,豪謝症候群(Hajdu-Cheney Syndrome)便是一種,這種腦脊髓膜炎疾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科學家發現這樣的基因狀況會在臉部出現共同特徵,FACE2GENE目前已成功辨識出豪謝症候群的寶寶,有助於病患早期發現及控制治療;Facebook早在2011年就收購這間公司,並應用研發的臉部辨識於Facebook標記(tagging)功能。

過去百年的重大科技突破,如飛機、網路等,大大影響了整個人類生活模式,這些本來不在人類原始生活的技能(人不是飛行動物、網路對老一輩的世代還是相當虛擬),如今對我們的生活是如此重要。在科技進步神速的今日,人類對新科技仍舊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蘋果開了先河,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刊 的精彩文章:

臉部辨識成為主流?倫敦警察局以人臉辨識一天抓錯35人
新一代iPhone採用6核處理器,性能將打趴Android陣營
頂級iPhone售價將高達1400美元,新款iPhone能否再現10年前風潮?
什麼是Android One?跟一般Android版本差異在哪?
小米MIX 2發布會PPT泄露?配置驍龍836處理器,售價或為4099

TAG:科技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