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猩球崛起》的猩猩全是假的,整個系列沒有一隻真猩猩

《猩球崛起》的猩猩全是假的,整個系列沒有一隻真猩猩

《猩球崛起3》已經在電影院上映,許多網友再次掀起疑惑,這些猩猩怎麼拍的?其實有點常識就知道這是靠特效完成的,那麼這些豐富的表情和複雜的動作,特效如何做到呢?其實這些猩猩全都是人演的。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後簡稱《猩球3》)於今日開畫,凱撒帶領的猿族大軍再次登陸內地院線,「猩球崛起三部曲」是福斯對「人猿星球」系列的重新啟動。

首部曲於2011年推出的時候就備受好評,而後面的續集並沒有重蹈「續集不行」的覆轍,影片口碑隨著格局的升級而高漲,《猩球3》目前IMDb評分7.9分,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3%,Metacritic評分82分,是整個三部曲作品中口碑最好的一部。

第一次動作捕捉出現在27年前

上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約翰遜提出了動作捕捉技術,起初這項技術運用在醫療事業,後來進入了影視領域。簡單來說,就是把真人表演和計算機技術結合起來,藉助技術把表演者的動作表情記錄下來。

然後將其作為電腦中虛擬角色的運動依據,讓虛擬角色的動作和表情都能像真人一般自然逼真。

1990年,這項技術第一次運用到電影長片中,是阿諾·施瓦辛格主演的《全面回憶》,雖然只有幾秒鐘的鏡頭,但後來的電影也因為這項技術得到了內容和形式上的變革。

《魔戒》、《阿凡達》等作品一一誕生,《猩球崛起》系列電影中甚至一隻真實的猩猩都沒有。

每一個表情背後都是汗水

演員需要穿上貼有48個發光二極體的特製服裝和頭套,這些發光二極體不僅可以遠程控制,還能隨著光照條件調節亮度。演員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經由這些發光二極體轉化為信號。這些信號能夠被特製的攝影鏡頭靈敏地捕捉到,最終將這些畫面傳輸在電腦上。

電腦動畫師會將捕捉的演員表演畫面移植到3D猩猩模型上,原本的猩猩模型也因此而富有了生命力。猩猩的面部是藉由面部解算器軟體轉化頭套上的信號而來。

修圖師需要將演員「PS」掉,取而代之的是經由渲染得到的逼真的猩猩模樣。一般修圖師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P圖」,然後動畫師才能將猩猩與演員動作表情合二為一。

為了達到更立體的環境效果,還要將戶外拍攝的環境添加進猩猩運動畫面中。此外,還需要對猩猩的毛髮、皺紋等進行更精緻的處理。

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雖然光學動作捕捉技術的成熟度很高,又非常精準,但全套設備的造價和使用成本非常之高。「設備使用前的調試就非常麻煩」。

比如,拍攝現場有幾十個攝像機,每一個反光點在每個攝像機的位置都不同。因此就要對每一個攝像機的參數進行修正,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標定流程,「一般要花費三到四個小時」。而這個時候,只要隨便碰一下,所有的一切就要再次重新標定。

另外,其精準度也是打折扣的。因為發光貼片都是綁定在演員的外表皮膚上,所以最終得到的數據是皮膚層面的運動數據,而動作模擬需要的是骨骼的數據,所以就要有一個演算法來進行修正,反算骨骼的動作。

慣性動作捕捉技術可以避免這些不足,它是利用感測器的組合來採集人的動作姿態,然後使用無線技術輸送到電腦上。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便攜性對技術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每個演員所需要的設備只要一個小箱子就能裝下」。

但要真正實現慣性動作捕捉技術的應用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培育過程。 「電影的製作流程是很成熟化的一套工作,如果要將光學動作捕捉改為慣性動作捕捉,就意味著要調整很多東西。」

猩猩的動作如何捕捉?

之前的動作捕捉系統只能在一個專屬的大棚之內完成,《猩球崛起》首次實現了在戶外實景完成動作捕捉過程。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

之前要用動作捕捉技術完成一個角色,譬如咕嚕姆,首先必須要求安迪·瑟金斯與演對手戲的演員演一遍,這時他不用穿特製的衣服,然後又要安迪·瑟金斯再到棚里穿著特製衣服對著空氣重複一遍剛才的表演,這一遍用於收集動作捕捉數據。

然後再將根據第二遍表演數據做出來的CG角色安放到第一遍中,替代安迪·瑟金斯本人。這種做法的缺陷顯而易見,要演員對著空氣重複之前的表演,看來只有安迪·瑟金斯這麼出色的演員才能做到,但可惜這種人不多,而且後期CG角色與環境匹配起來光線、角度之類的都會有瑕疵。

隨著技術的進步,這類電影會越來越成熟,未來或許我們能看到完美的猩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小小者 的精彩文章:

陳志朋為什麼這麼落魄 人氣曾如日中天卻突然不紅
薛之謙與前妻高磊鑫複合將愛情穿在身上 複合後首亮相戒指好顯眼
難怪中餐廳營業額那麼高,黃曉明本來就是火鍋老闆
周冬雨下巴傷3公分縫5針,只因半夜找廁所摔跤,真沒整容
2017李連杰《誰是下一個功夫英雄》何時上映?李連杰復出引期待

TAG:娛樂小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