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老程專欄:與其早開設「中醫」,不如多上點「物理」

老程專欄:與其早開設「中醫」,不如多上點「物理」

與其早開設「中醫」,不如多上點「物理」

這兩天有兩則消息都和教育有關,一則是浙江小學開設中醫課,一則是浙、滬兩地新高考物理學科「遇冷」,出現「棄物理」現象,看後感覺非常無語,課程改革不斷進行,但是那些該改,那些不該,還需要教育管理部門慎思慎為啊,個人認為,與其那麼早開就設「中醫」課,還不如多上點「物理」,或者小學開設點物理趣味、基礎課程,肯定更有好處吧。

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

從網上看到的消息「這個學期,浙江省五年級小學生,要開始學中醫課。11日,錢報記者從省科學技術出版社獲悉,60萬冊教材正加急刊印,出爐的首批10萬冊已在路上,不久將出現在課堂上。」

這一全國「首創」,引發了熱議。網上甚至出現了「中醫粉」和「西醫粉」的論戰。

贊成的人認為,中醫是千年國粹,能鼓勵孩子們養成「順應四時」的作息習慣、多做運動,是件好事。

也有人持不同意見,認為中醫晦澀難懂,大人都搞不明白,小學生哪裡能懂。與之相比,急救、安全等教育才是更急需的課程。

近年來,隨著國學和傳統文化的盛行,中醫也是風生水起,作為不是專業研究中醫的人,我們沒有權力說中醫到底是好是壞,但,對於中醫進課堂,特別是進小學課堂,就不僅僅是醫學問題了,而是教育問題,關於此,我認為,最關鍵的是兩個問題,只有弄明白這兩個問題,我們才能評論小學生是否應該開設中醫課。

其一,小學生開中醫課,教什麼內容?

即使是特別推崇中醫的人,也必須承認,中醫有一個特點就是「晦澀難懂」,當然說好聽點是「博大精深」,諸如「陰陽五行、肝腎陰虛,滋腎水以養肝木,經絡、精、氣、濕、寒」等等,這些東西不要說孩子,就是我們成年人,又有幾個真正懂的?更不要說涉及到針灸這樣的非一般人能掌握的技巧,孩子能學嗎?

說到這裡,就要說到中醫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缺乏用現代科學視角和邏輯去分析和傳承的努力,為什麼魯迅、孫中山、梁啟超、嚴復、陳獨秀都那麼激烈的反對中醫,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中醫喜歡用玄幻的、神秘化的東西去包裝自己,錢學森曾經說過,用現代科學語言去闡述、解釋、研究推廣中醫,才是中醫發展的重要步驟。

所以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小學生讀那些《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絕對是做無用功。

其二:小學生開中醫課,由誰來教?

可以確定的是,現在師範院校,沒有哪個學校開設有醫學專業,也就是浙江省如果開設中醫課,那師資怎麼解決?

中醫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從業人員參差不齊,也有一些江湖術士引發了一些問題,現在中國很多地方開設了大量的「中醫小門診」,有的甚至開在了居民區、住宅樓,沒有任何行醫執照,大多掛的是「祖傳中醫世家」,這些中間有真正的民間醫生,但濫竽充數者也大量存在,所以才有很多偽中醫大行其道,危害社會。

在這樣的環境下,很難想像,那些經過短期培訓的「中醫老師」,自己對中醫都是一知半解,如果正確教授孩子?

我們再看第二個問題。

據媒體報道,被稱為「3+3」的新高考方案中,必考科目為語、數、外。考生可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門科目中選3門作為選考科目。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萬考生,但是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在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也僅佔總人數的30%。這股風氣也蔓延到了今年開始實施新高考的北京,學校的規則說明會剛結束,已經有不少家長在討論「能不能不選物理」,物理選考人數驟減。

物理學科是現代科學的基礎,能學好物理就是「高智商」的代表,為何轉眼間就被「嫌棄」至此呢?歸根結底還是高考指揮棒的作用,也就是「分數至上」。

原因很簡單,新高考的選考科目採用賦分制,這就意味著卷面分不是最終成績,要根據考生卷面分在所有報考學生成績的排名比例給出對應分數。考生基數越少,「賦高分越難」,於是學生和家長一合計,物理更不能選了。看到這裡,我們不禁十分憂慮,物理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進展密切聯繫著工業,農業等的發展,也同人類文明的進步息息相關。從電話的發明到當代互聯網路實現的實時通信;從蒸汽機車的製造成功到磁懸浮列車的投入運行;從晶體管的發明到高速計算機技術的成熟等等。這些無不體現者物理學對社會進步與人類文明的貢獻。當今時代,物理學前沿領域的重大成就又將引領人類文明進入一片新天地。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高校招生政策,優秀的綜合大學和理工類大學,必須設置升學科目要求,即保障相關學科高考分數必須含有物理分數,這樣,才能真正讓「棄物理」現象真正解決。

所以,與其早開設「中醫」,不如多上點「物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