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新聊聊「禁售燃油車」這回事

重新聊聊「禁售燃油車」這回事

9月9日,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我國目前正在制定全面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這個消息如一記重磅炸彈引起業內廣泛討論,「燃油車時代即將終結」、「燃油車被判死刑」的說法甚囂塵上,也有人對燃油車短期退出市場持懷疑態度。GGII認為,燃油車被新能源汽車取代退出歷史舞台是一個大趨勢,但這一過程將在一個較長時期內分階段實現。

「一收一放」——新能源汽車時代會加速到來

在全球能源危機和氣候變暖日趨嚴重的背景下,為擺脫對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並在清潔能源技術上保持領先,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最早公布禁售燃油車計劃的是歐洲,荷蘭、挪威、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先後宣布將在2025-2040年之間開始不再生產燃油車,而我國可能會是第七個加入這一行列的國家。

荷蘭、挪威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較早、產業配套更為成熟、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較高的國家,規劃的禁售時間點最早,為2025年;其餘三個歐洲國家傳統汽車工業在各自國民經濟中仍佔據重要位置,因而基本為2040年,其中德國則更為激進,表示2030年開始將禁售燃油車。而我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工業國,這一時點必將有所延後,預計將2040-2050年之間實現。

圖表 1 全球宣布禁售燃油車國家分布

資料來源:GGII整理

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於發展初期,但已經呈現出巨大的成長性。據統計,從2015年至今年上半年,國內共有202個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落地,涉及投資金額超過萬億。如此龐大的投資規模,顯示了市場對新能源趨勢的認可。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自主車企還是跨國車企都在提前布局自身新能源汽車市場,以避免在這一變革中被淘汰。

圖表 2 國內外部分車企新能源汽車規劃情況

資料來源:GGII整理

在車企加速布局的同時,新能源汽車技術也在迅速提升。動力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逐步改善新能源汽車的「里程焦慮」、「充電焦慮」等問題,同時電池成本也在逐步下降,業界對國家制定的2020年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和成本目標由悲觀態度轉為樂觀。伴隨著充電樁等配套設施的完善和新能源汽車牌照、路權等優惠政策的完善,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會迅速提升,從而真正實現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

難點頗多——傳統燃油車時代不會立刻退去

雖然傳統燃油車向電動車發展的趨勢十分明顯,但這一過程要實現還存在較多難點。

難點一:二者非同一量級選手,還無法「同台競技」

傳統燃油車仍然是汽車產業的重心,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業實現快速發展,2016年產銷量突破2800萬輛,汽車基數達到2億輛,銷量幾乎佔到全球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已連續八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汽車市場在國民經濟支柱中的作用不斷增強,汽車稅收佔全國稅收比重,從業人員數佔全國就業人員數比重,汽車銷售額佔全國商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均超過10%。

而新能源汽車目前體量較小,短期內無法從傳統燃油車手中接棒。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50萬輛,佔全球的一半之多,但對於全部汽車產銷量滲透率仍不足2%。根據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預測,到2025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達525萬輛,屆時滲透率也僅為15%。可見汽車產業作為一個如此龐大的產業,它的發展變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難點二:新能源汽車技術及產業環境仍不成熟

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想要實現替代,還需具備以下五大要素

成本降低——補貼退出後仍能與燃油車競爭

技術突破——解決「里程焦慮」、三電及其他零部件可與跨國企業競爭

政策完善——補貼政策不斷檔、有計劃退出,配套政策建立健全

配套設施完善——解決充電難和運營亂象

觀念轉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提升

前四大因素為消費者逐步提升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做鋪墊,具備這五大因素,新能源汽車也就具備了替代燃油車的能力,但這些都是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難點,也需要時間去解決。

難點三:如何實現「新舊交替」的平穩過度

汽車工業關乎我國國計民生。2016年汽車產業為我國提供超過10%的就業,營收占國民總收入的11.2%,關係到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發展。德國Ifo經濟研究所警告稱,燃油車逐步淘汰計劃將使德國減少60萬個相關工作崗位,而我國在這一過程中如果過於激進也會導致工廠關停、工人失業等嚴重的轉型代價。

因此,我國汽車產業由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發展是一個社會系統工作,需要循序漸進、平穩過渡,避免引起就業問題和經濟衰退而影響社會穩定。

循序漸進——把握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個時間階段

我國最終將確定2040年還是2050年開始禁售燃油車以及傳統燃油車將在哪個具體時點完全退出歷史舞台,這些問題的里程碑式價值大於現實價值,在新能源汽車將替代燃油車這一大趨勢下,我們當下更應關注的是這一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發展三個時間階段。

2018至2020年:競爭優勢逐步凸顯

動力電池成本逐漸降至國家要求的1元/瓦時甚至更低,也就是接近100美元/千瓦時,成本達到與燃油車接近,成本劣勢逐步消除,加上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和配套設施及健全,新能源汽車較燃油車競爭優勢逐步明顯。在雙積分和補貼政策作用下,我國車企將進一步完善和加強新能源汽車的布局。

2021至2025年:具備全面推廣基本要素

這個階段將會是新能源汽車變革最為深刻的一個階段。一方面,跨國車企國內布局基本完成,且大部分國內外車企將會實現全部車型電動化,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無人駕駛與物聯網技術將會成為這個一時期新能源汽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也是對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最大的板塊。

這一階段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定義將逐漸區分,伴隨新的出行模式逐漸重塑人們的生活方式,新能源汽車將在這一階段具備全面推廣的五大因素。

2025至2040年:成為汽車工業重心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發展為一個成熟的產業,進入穩定增長的階段,這一階段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在汽車工業中的支柱作用將發生轉換,傳統燃油車對國民經濟的作用在這一階段開始真正減弱,而新能源汽車將迎來自己的時代。

相信2040年之後,才會是傳統燃油車真正淡出歷史舞台的時候,到那時,我們所謂的新的出行方式將重新回歸成為日常生活中一個不起眼的環節。

關注新產業智庫

前沿?深度?有乾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工產研 的精彩文章:

國內的AI企業們該醒醒啦,蘋果又來秀「肌肉」了

TAG:高工產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