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白露·九華平坦道主題線上詩歌朗誦會詩歌記錄

白露·九華平坦道主題線上詩歌朗誦會詩歌記錄

《夢光化城》

作者:煮夢子

朗誦:千語

從前是長河遲暮

我屈服於光明與土壤盛開著花

在燕子沉沒時

抹去身影的竟然是提燈人

只消魚背把江南忘記

無需穿過風

就能看見十八層黑色

墜落裙邊

你說起緣

夜雨對著空山不題一字

也許木梳子是清澈的

斑白的飛不走

寧願雲朵不走

促膝的都是多情的鳥

因為窗欞貪戀破曉的風景

他推開他

你推開你

直到南湖轉角

唯一的月亮攙扶我們

三顆卑微的星子

互相繾綣

《和尚也瘋狂》

作者:袁軍

朗誦:小山後人

吃飯叭叭響

走路一陣風

廣濟師搖腦袋都講究速度

平坦寺萎縮成一顆拳頭

動工後欠賬七百萬怎麼辦?

世人的糊塗賬又該怎麼算?

佛說心地妙法

遍一切處

此處有個廣濟師父

值梅雨季節

九華山區大雨澆頭

車窗砸的睜不開眼

可啄木鳥在山下鳴叫呢

(工地的破石機被他叫做啄木鳥)

他接上朝山的人,上演了一出生死時速

熟悉這個車型的月子哥

說他開不到這個份上

駕齡二十年的我也是醉了

堵在前面的,迎面盤山而上的

有緣在霧中一同迷失的

車,車,車

遭遇廣濟師一次完美的剪徑

多麼任性的雨

隔著田埂便亮著太陽

廣濟師父熟練地接打著電話

應付各種事務

不時調過葫蘆娃腦袋呲牙一笑——

「這裡的天氣就這個樣子啦!」

好吧,提心弔膽的眾生

算是得到了安慰

轉眼就進了村子

拐進寺院

車和車裡的人被咚地一聲撂在路邊

人已跑到啄木鳥面前

眼看著平坦寺前一方鷹嘴岩

切豆腐一樣剎那碎為塵埃

《九華行》

作者:戴其蒼

朗誦:望雪

峰巒藏古寺,竹影萬千重。

一朝風雷起,九死水火中。

今有修道者,來到華陽村。

破土興道場,赤手報宏恩。

村前五穀樹,平坦月江僧。

常悔舊時路,廣濟方便門。

我今攜友來,相望送至親。

俯首拜彌陀,仰觀蓮花峰。

榆林雙飛雁,揚州煮夢人。

同登三寶地,題詩撫我心。

行香祗園寺,細雨論古今。

啄木生死道,賞蝶百歲宮。

有女敏且靜,迢迢發京城。

獨行知遠意,初見似故人。

我自何處來,我復何處行。

緣何得相知,共此九華行。

無瑕平坦寺,雲海地藏心。

夜深人不寐,披衣當晚風。

《平坦寺詠》

作者:袁軍

朗誦:李星宇

是年與妻應京城詩人明明不如月相邀,同會江南詩人煮夢子九華山朝禮,有緣宿山底古剎平坦寺三日,得常悔師父,住持廣濟師父盛情陪伺,值毀於文革中的平坦寺破土重建,隨緣化度,一眾出入竹林斷途,享受山嵐草木佛恩,同題詠記之。(詩中含藏名諱者,如「常悔,廣濟,明月,煮夢,雙雁等,喬覺。指韓國僧人金喬覺,人云地藏王菩薩化現。)

一寺村間宿,蓮峰九簇擁。

天高辭炎日,霧靜止流風。

出入筍尖上,動聞梵唄中。

殘垣初破土,痴念久經營。

陵下佛家地,平坦凈土宗。

百千四眾聚,億萬三藏空。

遽爾妖魔興,人間草木窮。

雕梁失面目,寮窠走蟻蟲。

毀我給孤園,散逐修道人。

慮深如密藏,不動喬覺心。

重塑金佛身,再開大願門。

劈山又斬荊,築殿復栽松。

緣至十方歸,願平地獄空。

佛恩常悔薄,廣濟不求隆。

明月天心耀,南山煮夢醒。

依依雙雁過,素素意留真。

《無瑕》

作者:煮夢子

朗誦:椒椒

永遠浮沉這剎那白雲

濕冷穿過冷

摘星是唯一借口

破除光明供奉

得知你去或者守

在山河變色處骨肉相連

陷入坦蕩朱紅

以世界裡的世界

縮小姓名

以蓮花中的蓮花

擴張袈裟

照見孩子與騙子

後期再也不甘心

終究要往月色陰處走

可是我不見愁容瘦削

償還甘露之惠

要憑這一室雍雍

亦笑亦哭

多年前你死於懺悔

而金粉加身

你的宮殿燒到如今

《平坦寺》

作者:煮夢子

朗誦:等待渡船

夜雨上九華,靜慮不堪風。

蒼狗得密藏,大願白雲同。

而思家親歲,梵行照幾重?

但凡因緣苦,渡厄法門中。

拈花徒一夢,獨覺故人逢。

平坦解無語,正信憑宋公。

《夢光化城》

作者:戴其蒼

朗誦:西風落日

有必要想一想

這究竟是哪裡

虛空雷鳴

大地震動

寄生已經太久

無論願不願意

都必須起程

那決然一念

以無以復加的堅定

剎那截斷十二道鎖鏈

那盈盈的一滴眼淚

曾折射了怎樣的光輝

才會在這曠絕之地

開出一朵清靜的蓮

路,還是要自己走

還是要試著搭建驛站

如果你細觀天地

忍不住落下眼淚

那就展開滿天星星吧

讓我們一如過往

靜坐在月塘邊

《平坦寺的夜雨》

作者:袁軍

朗誦:漢月流芳

三點半通通通打鼓

四點早課行香

峰頂的蓮花瓣就開始滴水

這是多麼小的一件事

雲霧中的九華山常年如此吧

醒過來的我還沒來得及擔心出行受阻

雨聲就小了下來

這個點,煮夢子已從揚州乘上了車

我們很快要相聚

我們依靠純潔的力量

搬開堵在明月之上的石頭

瘦弱的明月,他是多麼堅強

多麼憂傷。在雨檐下

嘴角的篤定總留著一絲微笑

深凹的眼睛還在塌陷

他要在九華山送亡父最後一程

一生糾纏的愛就是一首詩

就是剛落下的一場雨

經停他輝煌的中年

離開京都後他貪婪地呼吸蓮花峰的空氣

他要在當下做一個充實的男人

關於父親,詩友老陳說

那是男人一生的虧欠

老陳寫下一百多首關於父親的詩

以此抹去心頭的一絲痕迹

而三千里外,我的父親正在趕往學校

給胖墩送去拉在家裡的課本

母親已經不耐煩了

母親總在電話那頭抱怨遠行的遊子

我對驚醒的妻子說,你看九華

看雨中的一切,看我們

這是一場多麼浩大的修行

從大漠到京都,到江南

男人在滑倒

女人默默在扶起

我想起另一個男人

遠離的岳父,此刻又從妻子眼裡復活

我想起另一座寺廟裡度亡的鐘聲,經聲

同樣的超然空靈,輪迴跌宕

雨停了,天微亮

我在清晨推開山門

《本願》

作者:袁軍

朗誦:峰迴路轉

——有經名:《地張王菩薩本願經》。

一身孝義不離穢土恩情,

雞犬升天時唯獨留下自己——

一幅自甘墮落的情懷,

在宇宙宏大的本願上成立。

一心釋放的時空,

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畢竟未曾觸及認知的遙遠,

寧願即刻接受。

因鴻蒙濁世灰色地帶過多,

多過九華山的地主閔公長者。

因大面積沉睡的腦細胞等不及集體死亡,

甘願一領袈裟飛過頭頂,

遮擋萬世頭陀的因緣。

喏,就算那轉生的王子乘浪而來,

披上幽冥教主的頂戴,令願望升天,肉身入地;

就算深藏的功名事業,改造這一座安忍不動的山林;

韋陀擔荷金剛杵,呵護叢林下的子孫廟。

餓殍遍野時,此地尚有白土果腹,澗水可飲……

兀那不聲不響遺留的九十九個俗年,

如何在未知的三界自在穿梭?

如何兌換最初投射心境的富貴國土

《無瑕》

作者:戴其蒼

朗誦:行色匆匆

無意間一碰

露水落了下來

古人的清響

借一枝毛竹

打濕了我的心

天色一沉

雨順勢落下

三心未了

生生世世的滴落

傾刻間

便至無量

有一滴雨

在北京調琴

有一滴雨

乘瘦馬趕來

有一滴雨

在風中飄曳

有一滴雨

在空中站立

黃昏的毛竹

已然搖成一片

青色的梵唱

百歲宮的蝴蝶

輕輕飛到我的手上

雲板輕敲

我在你左右

相逢原是歡喜

插霄峰上

你在我心中

從此不應哭泣

《九華山之夜宿平坦寺》

作者:袁軍

朗誦:也許

在九朵蓮花下

靜儀獨處

願力猶如秘藏

對應九重峰巒

一句諾言覆蓋一個宇宙

靜慮深處,十方世界搖動

要把三界的風歸納

把晨昏的霧生起

你是燈下的影子

沐浴著大光明的朦朧

在黑暗人世

安忍不動

即便山民凶頑不化

也要叫竹子上山

石頭下山

刨開五百年的根基換洗傷口

續接一支香的斷骨

遠方的人來

方便時撒下智慧的種子

在新茶摘芽後

一場雨又拐進山階

平坦入夢

《夢光化城》

作者:袁軍

朗誦:張小明

九華山開山祖寺,名化城寺,始建於唐,新羅僧人金喬覺入居,99歲圓寂後,僧眾視他為地藏菩薩化身,化城寺遂闢為地藏王道場。

夢裡透出,無相之光

幻化一座城池

獨我心思昭明,倚窗而坐

窗外散落一地舊夢

一指繞住流雲

摩挲即將燃燒的翅膀

一手抖開天馬韁轡

放逐彩虹至美人棲息的遠方——

夢自知冷暖,精確到每一念

我的障蓋只是一方五色氤氳的被子

偶爾困住呼吸。偶爾遮擋

星月圍城的軌跡

而我已是化城投宿多劫的行者

歇一歇,再走

披掛一宇宙的清輝

我是幸運的。影子透窗而過

鏤空幾世綿密的相思

扶起剛強不化的行色

喻言憑空傳來

讓我頃刻間

亡坐於另一個黎明

《無瑕》

作者:袁軍

朗誦:炫一輝

九華山百歲宮,世壽126歲的無瑕禪師肉身距今400年之久,漆金燦然,形如童子,唯有兩臂作遮舉狀,值僧言,是為禪師圓寂後,山火大起時而由定印變化如此。

最後一眼在洞中閉上

天地依是完美無瑕

你放下了

126年的人間

轉身又至新的到來

災難還是來了

天雷動火,那是你

度化的山水紛紛來送行

心劫,是一種習慣

你努力舉起不死的手臂

完成意識外的迴遮

某夜

一道金光驚動了帝王

亡國之君,還未走上煤山之路

還放不下疾苦多難的國土

用你肉身入葯

敕令天下共治

眼睛百千般聚焦

嬰兒狀的形容如此燦爛

你舉起了地水火風

隨意變換世間

耀眼的奇珍

後記

九華山平坦寺有如大德築化城,使吾等得以暫歇,並復前行。戴其蒼、煮夢子、袁軍三位詩人以《無暇》、《夢光化城》、《平坦寺》三題賦詩唱和,以志不忘。聞寺修建大悲寶殿,當力盡綿薄,添磚加瓦。經群友們組織,於九月七日白露節氣晚,在待渡亭詩刊微信群舉辦了《白露之夜·九華平坦道線上詩歌朗誦會》,以弘揚孝義、傳播善行,與更多詩友結緣,共同踐行地藏王菩薩的「大孝」和「大願」精神。朗誦會線上參與群友近400人,作者與誦者交流朗讀在貴寺所寫詩作,撫今追昔、讀寫同益,共集善款11000元。已將所得轉交平坦寺,附結緣明細及善舉人士名單。法喜圓滿!

作者:戴其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待渡亭詩刊 的精彩文章:

TAG:待渡亭詩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