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俄情仇半世紀》:核武巨人 道德嬰兒

《美俄情仇半世紀》:核武巨人 道德嬰兒

國際舞台上,美俄是天然的主角。

兩國的新聞霸佔頭條,圍繞兩國關係的種種討論樂此不疲地進行,甚至兩國領導人的幕後傳言也是人們喜愛的八卦談資。

然而,當下的種種現象詭譎多變,只盯著這些,恐怕只能霧裡看花水中撈月。要看透本質,還要回到過去找線索。

上海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看看新聞Knews邀請俄羅斯問題專家馮紹雷,講述自二戰以來,美蘇(俄)之間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碰撞,以及它們蔭護之下的小國搖擺無力的命運。

我們希望,歷史可以成為幫助我們探索當下的火把。

「世界上有兩個巨人,和則世界太平,都則全球動蕩,這就是美國和俄羅斯。從歐洲到中東再到亞太,到處都是它們的影子。」

作為開場白,馮教授這短短几句精鍊概括了美蘇(俄)半個多世紀以來對世界的深遠影響。

美蘇(俄)分治世界源於二戰後雅爾塔體系的確立。

雅爾塔會議

然而,法國史學家托克維爾早在1835年的著作《論美國的民主》中,就預言了這兩個超級大國的出現:「當今世界上有兩大民族,從不同的起點出發,但好像在走向同一目標。這就是俄國人和美國人。這兩個民族在神不知鬼不覺之中壯大起來。……其他一切民族好像已接近它們發展的自然極限,除保持原狀而別無他圖,但(唯有)這兩個民族卻在不斷壯大。……他們的起點不同,道路各異。然而,其中的每一民族都好象受到天意的密令指派,終有一天,要各主世界一半的命運。」

一百多年後,預言成為現實。

二戰結束後,英法老牌強國一落千丈,軸心國集團百業凋零,第三世界國家還掙扎在溫飽線。美國和蘇聯順理成章成為了世界兩極,兩隻大手握住了整個地球。

一種秩序的確立必然伴隨著爭吵和妥協,雅爾塔體系的背後,經歷了哪些博弈?

馮教授引述了《丘吉爾回憶錄》中的一個故事:在雅爾塔會議之前,1944年10月的莫斯科會談期間,蘇聯和英國在處理波蘭問題上發生分歧。這時,經驗豐富的丘吉爾「避波蘭而言巴爾幹」,對斯大林提出在巴爾幹的瓜分勢力方案。

丘吉爾在半張紙上寫:

羅馬尼亞:蘇聯90%其他國家10%

希臘:英國(連同美國)90%蘇聯10%

南斯拉夫:50-50%

匈牙利:50-50%

保加利亞:蘇聯75%其他國家25%

丘吉爾說:「我把這半張紙推到斯大林面前,當時,他已經聽到了譯員的翻譯。然後是片刻沉默。接著,他拿起藍鉛筆在紙上划了一個大勾。隨即把紙片遞還給我。一切都決定了,所費時間,並不比我寫這張紙的時間更多」。

這就是著名的「百分比協議」。

莫斯科會談

事實比我們想像的更簡單、隨意,歐洲就這樣被「瓜分」了。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世界上其他許多地區。世界由此分為兩大陣營。

有人說,美蘇之間意識形態的差異是導致冷戰的根本原因,但馮教授指出,「意識形態差異,未必會導致衝突。但是,當意識形態被兩個具有強烈救世主意識的超級大國用作擴張武器時,就會出現對抗的趨勢,進而變得不可遏制。」

至於誰先挑起了冷戰,根本無從說起。兩個陣營相互指責、各說各話。事實上,兩邊恐怕都脫不開干係,不斷的試探、恫嚇,讓對抗持續升級。最終,鐵幕落下,冷戰開始,世界的秩序從此改寫。

冷戰沒有最終走向熱戰,是人類之幸。但背後的原因,想來讓人膽寒,那就是美蘇之間的恐怖核平衡。美國最多的時候擁有超過3萬枚核彈頭,而蘇聯是將近4萬。

一方面,核武器讓雙方加強自我約束,另一方面,兩國的核武器足夠毀滅地球數十次,全世界都被籠罩在核戰的陰影之下。

這是一場人性的考驗和較量,1962年,最危急的時刻來了。在這之前的幾年間,雙方厝火積薪,將人類推向災難邊緣。

1956年,東歐掀起反思浪潮,離心傾向顯現,動蕩接踵而來。在放棄對波蘭的動武念頭之後,蘇聯再無法容忍匈牙利的「叛變」,決心派兵「以儆效尤」,蘇軍的坦克開進布達佩斯。

1959年,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中程彈道導彈,蘇聯坐卧難安。原本,如果洲際彈道導彈從美國本土發射,蘇聯尚有20分鐘的反應時間。而現在只有5分鐘左右。

1961年,蘇聯決心拿東德「飛地」西柏林開刀,豎起高高的柏林牆。

冷戰之所以讓人回想起來毛骨悚然,就在於每一場危機平息之後,下一場更大的危機已經在醞釀,而當時的人們卻渾然不知。

1961年夏天,古巴發生革命,蘇聯如獲至寶,不僅提供經濟援助,還想在美國家門口部署中程彈道導彈,讓美國「感同身受」,誰叫美國在蘇聯家門口已經裝了導彈呢。

赫魯曉夫打起了如意算盤。當年7月開始,蘇聯用第三國的船隻,把導彈送到古巴。這樣的局面竟然持續了兩個多月,而美國毫無察覺。

恍然大悟之後,肯尼迪命令美軍在海上對蘇聯船隻進行偵查,並封鎖古巴。談判久拖不決,雙方各不相讓,核大戰一觸即發。這時,任何越界的衝動都會讓世界萬劫不復。

古巴導彈危機

美國著名將領奧馬爾·布萊德利這樣說過:「我們的世界是核武巨人和道德嬰兒並存,我們了解戰爭多於了解和平,了解殺戮多於了解生存。」

最終,肯尼迪的強硬讓赫魯曉夫屈服,美國贏了這場危險遊戲。

作為對蘇聯的讓步,美國也同意從義大利和土耳其撤出彈道導彈。但古巴導彈危機讓人至今心有餘悸。難以想像,如果蘇聯再往前一步,世界會怎樣。

古巴導彈危機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美蘇力量對比定格在80年代:里根揮舞著科技和軍事兩根大棒,打得蘇聯無力招架。高科技武裝的美國碾壓封閉衰頹的蘇聯,「星球大戰」計劃更是榨乾蘇聯半條命。

里根

1980年代的蘋果電腦

實際上,戰後幾十年間,美國並非一直處於上風,美蘇關係急緩交替,攻守輪換。

60年代,美國忙于越戰,而蘇聯的勃列日涅夫抓住時機,大力擴軍,在核武器數量上和美國形成均勢,還在1975年舉行了海軍全球大演習。

勃列日涅夫

蘇聯「基輔」級航母

這一時期的蘇聯,咄咄逼人,勢不可擋。美蘇進入蘇攻美守階段。

當時的美國無暇顧及和蘇聯的對抗,轉而對蘇聯採取緩和政策。但春風得意的蘇聯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正在服下西方的毒藥,註定了日後的解體。

馮教授提到,一直以來,蘇聯都渴望獲得西方的認可,尤其對自己在東歐的勢力範圍加以承認。1975年簽署的《赫爾辛基協議》中,蘇聯如願以償。

不過,在給蘇聯的這塊糖里,西方還下了劑猛葯:雙方確定要展開人員與思想文化交往。在當時的歐洲,鐵幕西側是搖滾喇叭褲,東側則死氣沉沉壓抑窒息。

馮教授這般評價:「東西方之間的思想文化交流,不是軟綿綿的東西,而是很厲害的一招,深刻影響著後來蘇聯跟東歐的內部變化,尤其是政治精英階層的思想在這一時期發生了很大變化。」也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蘇東陣營就開始從內部瓦解了。

馮教授提到的政治精英,就包括了日後被蘇聯主義者痛批為「罪人」的戈爾巴喬夫。

瀕臨解體之前,蘇聯不但無力抗衡西方,甚至無法維持老百姓的基本生計。

1991年的倫敦G7峰會,蘇聯受邀參加,這標誌著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得到西方認可。

但對於當時的蘇聯,西方大國俱樂部的一個名分,遠比不上錢管用。為了向西方請求援助,戈爾巴喬夫竟然做出了這樣的發言:

美國到底希望蘇聯怎麼做?只有這個問題有了答案,我們和美國的雙邊關係才能明了。如果G7的朋友告訴我,你們喜歡我目前的改革,願意支持我,但開始的時候,我必須因為蘇聯之前的所作所為自作自受。我想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家庭,我們目前實施的工程,是改變蘇聯,讓它融入世界經濟,讓它不再是一股破壞力量,不再是威脅的根源。

曾經有著全球雄心、不可一世的蘇聯領導人,竟然這般低聲下氣向對手「乞討」,令人唏噓。

戈爾巴喬夫此舉一方面是出於對融入西方的嚮往,另一方面,也實屬無奈。兩極秩序的瓦解早在多年之前就開始了。

1987年,搖滾歌手大衛·鮑伊在柏林牆的西側對著另一邊怒喊高歌,鼓舞自由的歌聲穿透牆壁,讓東柏林的年輕人心癢難耐。在當時,搖滾在東德是違禁品,搖滾愛好者都是「反社會分子」。

大衛·鮑伊去世,德國官方發推悼念:「感謝你幫助我們推倒柏林牆」

就如馮教授所說,文化不是靡靡之音,文化是綿里藏針,化解對手於無形。

兩年後,柏林牆被推倒,兩德統一。

有人認為,兩德統一是蘇聯解體的導火索,它引出了隨後的東歐劇變,從內部瓦解了蘇東陣營。最終,蘇聯獨木難支,大廈傾覆。

馮老師指出,蘇聯的解體是多重因素疊加,根源更是應當往前長遠追溯,但戈爾巴喬夫確實負有一定責任。

首先,在兩德統一問題上,戈爾巴喬夫「手握好牌」卻滿盤皆輸。比如,他可以提出,華約與北約同時解散;他也可以在蘇聯從東德撤軍的問題上和西方討價還價;再或者,他也可以要求籤署書面的法律文件,讓美國的種種承諾見諸紙端。但戈爾巴喬夫什麼都沒做。

關於戈爾巴喬夫其人,馮教授在節目中專門用一集的篇幅來介紹。從他年輕時的經歷,到他思想的轉變,從中我們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為什麼他沒能成為那個力挽狂瀾的巨人。

曾擔任25年蘇聯駐美國大使的多勃雷寧這樣評價戈爾巴喬夫:「能幹卻沒有經驗,急於達成協議卻過於自信,被西方吹捧得暈頭轉向,常常中計,玩不過西方政客。」

盛極一時的超級大國,就這樣只存在於歷史之中。

但蘇聯的解體並沒有終結兩個大國對抗的格局。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也繼承了蘇聯的大國雄心。但就像美蘇關係一樣,美俄也不是在對抗的道路上一直走到黑,中間也有曲折反覆,也有爾虞我詐。這一時期的美俄關係,對於當今世界的種種亂象,有著直接的影響。

這段關係史中,普京是當仁不讓的一號男主角,他經歷了四任美國總統,對於美俄關係和世界格局的塑造影響巨大。節目中,馮教授用一個個故事和細節,讓我們認識了一個鮮活立體的大國領導人,看到了美俄關係背後的微妙演變。

生動的描繪,輔以精闢的點評。抽絲剝繭,讓事件的內在關聯得以明了展現;聯繫當下,讓歷史成為反映現實的一面鏡子;理性分析,讓觀眾對未來世界產生更多思考。這應當是「美俄情仇半世紀」系列的最大價值。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交叉點Knews 的精彩文章:

婆媳不合 醜聞纏身 安倍攤上了大事!

TAG:環球交叉點K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