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不幹好事從中作梗 中國這項大計劃泡湯了

美不幹好事從中作梗 中國這項大計劃泡湯了

據烏克蘭媒體消息,烏克蘭安全部門日前針對烏克蘭發動機生產商「馬達西奇」公司可能非法對華出售56%股份一事啟動調查。這或可表明烏克蘭對華軍事技術合作方式發生了改變。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成為繼俄羅斯之後中國第二大軍事技術來源,相關技術涉及航天技術、航空發動機、導彈武器、雷達設備和船舶動力裝置等敏感領域。

烏克蘭常幫中國繞過俄羅斯軍事技術出口限制,或以更低價格向中方夥伴轉讓軍事技術。令人吃驚的是,儘管美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對烏克蘭政策產生主導影響,但華盛頓很少阻止這種合作。美國人只在本世紀初烏克蘭對伊朗和中國供應X-55蘇聯巡航導彈的特殊情況下出面介入過。

馬達西奇公司在研製、維修和供應運輸機、戰鬥教練機、無人機和巡航導彈發動機領域同中國有著多年的合作歷史,危機期間失去俄羅斯市場促使該公司擴大對華合作。

就在不久前,馬達西奇與中方的接觸還得到了烏克蘭政府的讚許。2017年5月,烏克蘭副總理斯捷潘·庫比夫曾表示,在中國重慶建立用烏克蘭技術生產航空發動機的計劃是一項重大成果。

也許是這一合作最終引起了美國的注意。如果現有聯合生產和轉讓技術項目受到來自烏克蘭安全部門的壓力,中國將不得不回到之前引進烏克蘭技術的方法,即單獨購買許可證和文件,以及邀請專家,這或嚴重影響中國計劃的實施進程。此外,烏安全部門還可能對中國與該國其他軍工企業的合作項目加大施壓,尤其是和航天火箭企業「南方機械製造廠」的合作。

中國與以色列的軍事技術合作就很有代表性。本世紀初,以色列在美國施壓下同中國斷絕合作,不惜斷送與中國的多年聯繫。

美以之所以產生嚴重衝突,一部分與中以簽署雷達預警機供應協議有關。根據協議,以色列應為中國三架飛機裝備「費爾康」雷達系統。但迫於美國的強大壓力,以色列於2000年7月毀約,放棄了這樁價值高達10億美元的生意。

這給項目主要運營商「以色列航太工業」帶來巨大損失,除拿不到履行合同應得的利潤外,還須支付違約金,形象大損。此外,美國還迫使以色列收緊在基於獅式戰機研製中國殲-10輕型戰機方面的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瞭望者 的精彩文章:

日印合作暗藏五招 怕這是對中國出招了
中國又將在馬六甲海峽干大事 這下印要傻眼
看完才知道 戰鬥民族真的是不敢惹的

TAG:觀察瞭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