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花媽媽講《列那狐的故事》4——歌德改寫過的腹黑童話
列那狐真是一隻腹黑的狡狐。不過也真是奇怪,這隻狐狸得到了那麼多人的賞識,德國大詩人歌德曾改寫「列那狐」,在文辭上加了很多修飾。下面這本精美的圖書是歌德所改寫的《列那狐的故事》。
對於這個流傳幾個世紀的童話,著名文學家、《列那狐的故事》中文版最早譯者之一鄭振鐸考證過它的「前世」。
現在比較通行的說法,列那狐的最終作者是法國的吉羅夫人。而在歌德版本里,有三十多幅大畫家Kaulbach的手繪插圖,活靈活現地表現了列那狐、獅王、白魯因熊、特保貓等動物和故事中的場景。愛花媽媽找到了其中的幾幅,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這幅是列那狐對著公雞張的克勞裝扮成隱士,以此騙取他的信任,使他放鬆警惕,讓孩子們到園子外面去散步。故事見愛花媽媽講《列那狐的故事》2
這幅是威嚴的獅王和他身邊的眾臣,包括派去捉拿列那歸案的幾位:
讓我們伴著畫面聽故事吧:
剛才說到了「前世」,再說說「後世」。《列那狐的故事》對後世影響很深,故事裡的動物性格,影響了此後很多代的童話描寫。雖然故事裡的動物多數三觀不正,但《列那狐的故事》還是寫出了人性。
接收更多精心編寫的閱讀、育兒資訊,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愛花媽媽讀書筆記」!
版權聲明:本微信號標誌為愛花媽媽女兒設計,雖然歪歪扭扭,也是她的原創。本文系「愛花媽媽讀書筆記「微信公眾號原創內容,歡迎個人轉發或留言討論,其他媒體轉載前請聯繫後台授權。
我是誰?
愛花媽媽:
本科、碩士畢業於上海兩所最好高校,
辭職前是上海兩大電台資深記者,
采編報道於教育、科技兩個領域,
現為家庭主婦一枚,
伴兩娃,
奔忙於育兒、閱讀兩個磁極。
生活予我一地雞毛,
我卻欲織一襲鳥羽華服,
以閱讀助孩子們自由飛翔。


※看看日本學校的開學第一課,暖!
※跟著蘇斯博士畫畫:孩子創作的「跟風」繪本
TAG:愛花媽媽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