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特幣暴跌:沒有集中交易意味著削弱共識

比特幣暴跌:沒有集中交易意味著削弱共識

中國三大比特幣交易平台之一的比特幣中國,昨天宣布將在9月30日終止數字資產交易平台的所有交易業務。消息一經宣布,立即引發加密貨幣市場大跌,其中最主流的比特幣一度跌至2萬以下。

9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在一份風險提示中說,

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台在我國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

並呼籲會員單位:

不參與任何與所謂「虛擬貨幣」相關的集中交易或為此類交易提供服務。

從目前可知的監管意圖看,比特幣這類加密貨幣作為一類「數字資產」或者說「商品」,仍是合法的,也就是說,單獨一個用戶希望用人民幣購買比特幣,仍然是合法的。但監管不希望看到集中交易,即以交易所的方式,以法幣為單位提供集中競價交易撮合、行情等二級市場服務。

比特幣從一種初創的加密貨幣發展到如今的規模,中國參與者在其中的作用巨大。不算哪些虛假的」衝量「交易,中國交易規模在比特幣世界佔到三分之一;而當下每一個新挖機出來的比特幣,有三分之二枚產自中國。

如果國內的二級市場交易消失,龐大的挖礦產能並不會馬上消失。

紐約時報最近探訪內蒙的達拉特旗時描述到:

在被當地人稱之為達拉特經濟開發區的地方,坐落著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礦場之一。這八棟藍色鐵皮屋頂的廠房,佔全球比特幣日產量的近二十分之一。(這指的是比特大陸一家的礦場)。

但問題是,如果沒有集中連續競價交易,關於比特幣的共識就失去了最大的擴散機制。

比特幣為什麼能在短短的幾年內成為一類備受追捧的數字資產,這種加密貨幣為什麼能在儲值功能上發揮的如此之好。可以參看前一篇:以比特幣的名義反對ICO。後來我看到一篇說得更簡潔的:共識即財富。

比特幣被當成數字黃金,並且價值數千美元,是因為這一數字貨幣的精巧構想和其中蘊含的思想,已經從極客、程序員等少數群體認同,擴散到更大的範圍。

曹政在文章中提到,共識的發展,取決於「達到或超出預期的履約能力或交易能力」,信用的傳遞和擴展,則包括「更多擁有信用的媒體,人物或組織機構參與背書」。

看起來這樣是沒錯的,比如日本認同比特幣,立即給市場注入了一劑興奮劑。

但實際上,共識的擴散最重要的一環是交易本身

交易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古老的活動。交易擴散共識,包含著以下幾種含義:

達成交易即意味著對物品的價值達成了共識;

交易是確認價值的唯一方法;

交易的參與者越多,共識擴散越快。

上述幾點即使不解釋,也很容易理解。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只要稍稍被提起就會意識到。

比如2015年前和2015年後的新三板估值和交易的繁榮,比如創業板2015年前後的估值和交易情況。

不斷繁榮的交易會促使持有猶疑態度或者否定態度的人改變態度,而加入交易則意味著對先前少數人共識的肯定。股票市場是最好的例子,泡沫就是在這樣的共識和交易循環中出現的。

相反,沒有交易,也就意味著共識的削弱。

對於比特幣世界來說,三分之一的交易量如果消失(即使轉移到海外也是單邊的,人民幣轉移的難度太大),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對創業者來說,這裡有一個怎樣的教訓?不是政策有風險,而是即使最嚴肅的創業者,也不要認為行業」亂象「跟自己沒有關係。

概念和語義並不是依照行業參與者的理解來演進的,而是由參與者、圍觀者、監管者的相互影響塑造的。在這一點上,網貸行業已經有前車之鑒;現在加密貨幣可能是第二個例子。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r吳有話說 的精彩文章:

TAG:Mr吳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