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鈔集團成立區塊鏈研究院,跟蹤研究數字貨幣技術

中鈔集團成立區塊鏈研究院,跟蹤研究數字貨幣技術

共享財經

媒體 | 營銷 | 諮詢

摘要:各國央行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究一直都在不斷推進。據《日本經濟新聞》近日報道,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已相繼開始討論發行具有法律依據的數字貨幣。而我國方面,9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主講的"數字貨幣體系設計的初衷、框架、意義」主題研討會在京召開。

在相繼成立金融科技委員會及數字貨幣研究所後,央行系統加大金融科技領域探索的腳步繼續邁進。據悉,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下稱「中鈔集團」)本周在杭州成立了區塊鏈研究院(下稱「中鈔區塊鏈研究院」)。

據了解,中鈔區塊鏈研究院註冊地在杭州,主要是跟蹤研究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技術與應用。目前,該研究院隸屬於中鈔集團核心企業之一的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中鈔信用卡公司」)。該研究院也成為央行系統中為數不多的以區塊鏈為研究方向的機構。

中鈔區塊鏈研究院的一份該研究院的「中鈔可信登記開放平台白皮書」重點介紹了該可信登記開放平台的技術特性。根據白皮書,該平台是一個基於自主知識產權的開放式可信登記平台。通過底層區塊鏈聯合各合作方對用戶身份、數字憑證和存證數據進行可信記錄,為企業用戶提供可查詢、驗證監督的權屬登記和信息公示服務。通過平台,各參與方可以將存證信息和數字憑證進行跨機構認證和流轉,實現各獨立參與方之間的去中心化互信協作。

當前,金融業務與科技的融合之勢愈發明顯,如何安全高效地實現金融業務的驅動力由渠道向科技的轉變,是各國金融業實現持續發展和保持競爭力所需考慮的重要課題。區塊鏈等技術屬於現階段金融科技領域的主流和熱點技術應用,也屬於未來五年內有望重塑金融業模式和流程的核心技術。

我國對新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越來越重視,相繼成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委員會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而今年初,數字貨幣和數字票據研究取得進展,央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台已測試成功。據了解,數字票據基於區塊鏈全生命周期的登記流轉和數字貨幣票款兌付(DVP)結算功能已經初步實現,從而驗證了數字貨幣在數字票據場景應用中的可行性。該數字票據交易平台就是中鈔信用卡公司聯合五家商業銀行開發成功的。

由此可見,我國在金融科技的戰略布局越發清晰。今日,中國銀行前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就表示,我國應該有必要考慮引入數字貨幣,作為清算的媒介,應用區塊鏈技術來構建數字票據可能成為新的技術優勢。

他還表示,數字貨幣代表了貨幣的未來。數字貨幣能否代替傳統貨幣形式,取代銀行卡以及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工具,成為主要的貨幣形式和主要的支付工具,將取決於四個關鍵的因素:一是效率,要實現更為快捷的點對點交易;二是可靠性,系統要安全可靠,保存完整不可更改、可追蹤的交易信息;三是成本,要能夠節約交易成本、流通成本;四是法律,數字貨幣的法律地位必須得到確認。

隨著央行加快了數字貨幣探索的步伐,為了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立足於數字金融的可持續發展,李禮輝建議,應早日研究制定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制度,導引數字金融健康發展的正確方向;建議加強國際監管協調,達成監管共識,採取國際監管一致行動,研發可行的技術方案,禁止數字代幣匿名交易,切實防止資金在線上線下地上地下的跨國的違法的流動。

同時,李禮輝認為,應敦促國際監管機構就數字貨幣加強合作;敦促監管機構為加密數字貨幣建立規則框架,以促進數字貨幣發展。(綜合澎湃新聞報道)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享財經 的精彩文章:

納米比亞央行:比特幣交易屬違法行為
加拿大將ICO納入監管沙盒,正式批准首個合法ICO項目
俄羅斯副總理:中央銀行已經批准了第一家加密貨幣交易所
莫斯科證券交易所將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服務,僅向合格投資者開放
中國銀聯成功申請ATM網路區塊鏈專利 專利戰場硝煙四起

TAG:共享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