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Soomal]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Soomal]

飛傲漣漪F9耳機同樣發佈於2017年7月的新品發布會,耳機使用了現在常見的動鐵高音和動圈低音的揚聲器配置,俗稱兩鐵一圈的圈鐵。標準版的漣漪F9使用MMCX的同軸耳機介面,可換線設計,官方標配了一根2.5mm介面平衡耳機線,定價為698元。不過近期飛傲又推出了不可換線,但其他方面和標準版完全一樣的漣漪F9 SE,售價為598元。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Soomal]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

  • 樣機來源:廠商送測
    樣機類型:市售量產
    是否商業關係:是

飛傲F9完全擺脫了DN2000、Titan1等達音科耳機修改優化型號的影子,應該是飛傲全新設計的售價最高的一個型號。與以往的F1/3/5相比,F9的外觀設計和工藝同樣脫胎換骨,精緻漂亮,很有誠意。它提供了黑色和紅色兩個顏色可選,耳機外殼為金屬材質,質感不錯,重量也並不誇張[單只不到4克],不影響佩戴舒適度。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Soomal]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Soomal]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Soomal]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

飛傲F9耳機的外殼使用一圈圈類似水波漣漪的造型,而無論是漣漪的造型精緻程度,還是表面氧化噴砂的細膩程度,乃至耳機外殼兩部分接合的縫隙都非常精緻,屬於耳機外觀工藝中的一流水準[如果連這種工藝都看不上眼?請去看看蘋果的Earpods]。耳機還標配了半透明灰色與紅色導管的耳塞套[低音稍多一點的耳塞套],這種風格非常適合F9的兩種外觀顏色[紅色款似乎帶大紅色耳塞套?]。配合精緻的小收納盒,F9的外觀確實很好很吸引人。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Soomal]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官方結構圖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Soomal]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官方結構圖

從官方提供的F9爆炸時圖和剖面圖都可以看到內部動圈、動鐵揚聲器,分頻電路板以及固定單元的結構和聲音通道的設計。從官方介紹來看,雙動鐵單元負責極高頻和高頻,而9.2mm直徑的動圈負責中低頻。分頻似乎有專門的分頻電路,但官方又說做了物理和聲學雙份頻,實現高中低三段的均衡。動圈單元使用了PEK高分子振膜,而動鐵單元是雙單元並聯單出口外形。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Soomal]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Soomal]

FiiO 飛傲 F9 入耳式耳機[圈鐵]

飛傲F9耳機標準版配置了兩根耳機線,其中包括一根2.5mm平衡耳機線[5N銅鍍銀],另一根3.5mm介面耳機線支持線控通話功能[銅]。理論上2.5mm的平衡線本身聲音會更亮一些。2.5mm平衡耳機線線材的觸摸質感不錯,相當柔軟而且很細,插頭、MMCX介面都穩固可靠。

我們對飛傲F9耳機煲機超過300小時,煲機前後聲音差別不大,測試對比的耳機使用正好最近測評的飛朵A73,另外也參考1More的三單元圈鐵,和索尼的N3AP等耳機。播放器尊重飛傲設計師的選擇,使用X7 II+AM3A耳放卡的組合[什麼組合都不影響本耳機測評結論]、享聲M1Pro、iPad和索尼A35播放器等作為參考。耳機主要評價先基於非平衡輸出,下文會專門談到非平衡和平衡線差別。

整體印象:飛傲F9作為一款圈鐵耳機,聲音風格卻非常的不」圈鐵「。它沒有張揚動鐵高頻的犀利,也沒有誇張動圈低頻誇張的量感,而是在圈鐵耳機中非常內斂的風格。如果聽過飛傲以往修改達音科耳機的多版本趨勢,基本可以理解這種風格。

非常內斂,是指無論相比圈鐵,還是動圈,例如飛傲自己的EX1II。它都顯得整體動態不夠好,相對中高頻和高頻的動態最弱。與自家的EX1II相比,整個聲音還要偏緊一些,甚至高頻的動態都沒有EX1II出色,這在圈鐵耳機中確實很少見。

而這種內斂的風格似乎是飛傲想要延續的設計風格。從F9的表現來看,如此設計的好處是保證了相對更好一些的中頻的銜接[也許是中高頻的銜接],同時讓低頻的控制力表現很好,不會有發虛發糊的問題。而高頻表現是不是足夠好?那可能更多仰仗的是動鐵單元的硬素質。

高頻表現:飛傲F9的高頻風格明顯內斂,中性,作為這個時代的動鐵高音做到如此內斂確實比較少見,好處是保持了動鐵的精緻的同時,更能保證高頻的低失真,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動態明顯被壓制,聲音不舒展,空間感不好。

飛傲F9如此的調音基本還是保持了該級別動鐵高音在細節、低失真方面的優勢,它的失真肯定還是要小於高級的動圈單元,在弦樂的表現上還是比較精緻乾淨的,但解析力肯定不如Westone、SONY的高端產品。從耳機表現來看,F9似乎沒有很好發揮出動鐵單元在高頻動態好的優勢,在高頻上的聽感肯定不如A73甚至1More。但是否真的如此?在文後更換平衡耳機線時再細談這個問題。

動鐵高音的極高頻延伸,解析力,寬鬆感,動態等重要特點,確實是體現揚聲器單元本身水準的多個綜合指標。而我們在Westone W60、索尼Z5、以及最近聽過幾個品牌使用婁氏極小個頭的頂級高音,確實有很好表現。但是飛傲F9的這顆單元素質還遠達不到這種水準。解析力方面基本和1MORE水平相當,稍弱於飛朵A73,而動態和層次方面,A73優勢還要更大一點。飛傲F9的高頻其實在對比GR07C、甚至自家的EX1II時,除了極高頻部分延伸稍好之外,整體聽感還是偏澀,明顯不夠舒展[A73還要更舒展一些],雖然F9已經很小心[普通非平衡線]。搭配X7MarkII+AM3a的合理性一般,尤其在高頻。換暖聲的M1PRO、MR1會好很多。

中頻表現:壓抑高頻就是為了更好的做到圈和鐵在中頻、中高頻部分的銜接,飛傲F9這點做到了一部分。雖然從頻響角度來說大體聽起來沒有明顯凹陷,聲音乾淨,瞬態表現相對較快,控制力某個角度說是較好的。但這些也是在犧牲了很大動態才換來的。論聲音在中頻的瞬態的乾淨、中頻厚度的銜接,F9要優於1MORE和A73,尤其是A73的聲音相對是明顯更松的,但是比較粗糙,懶散。而F9是另一個極端,非常拘謹。

F9的另一個極端表面上帶來了相對穩定的中頻,但是也失去了大動態的展現能力,這種設計會不會得不償失?要看音樂類型,但綜合來看,F9還是在保證低失真的情況下,過多的犧牲了動態。中頻缺乏張力,讓它的聽感其實不如我們今天對比的幾款耳機,甚至不如EX1II。但是如果只是追求很穩定乾淨,很小動態的音樂,那麼F9的瞬態控制力在這個級別的耳機中是相對更好的。

低頻表現:飛傲F9的低頻不算奔放,屬於圈鐵耳機中稍微收斂的,但是低頻的量感也不算少,比A73的低頻量感要稍微少一些。動圈單元的素質談不上好,屬於該價位段耳機的圈鐵耳機應有水準。沒有發揮出令人印象深刻的Titan1及後續產品在低頻方面的優勢[似乎也不是同樣振膜]。中低頻的聲音保持了乾淨、穩定的風格,但是爆發力、層次就要偏弱了。

平衡線聽感:飛傲給F9搭配的這根平衡線手感確實相當好。根據官方介紹,使用了5N單晶銅鍍銀的線基。通過試聽這根平衡線,其實可以進一步摸清楚F9使用的這隻動鐵高音的實力。因為5N單晶銅和鍍銀按道理都加強了整個聲音尤其是高頻的解析力,對整個聲音動態也會有所幫助。

實際聽感來說[用轉接線屏蔽掉平衡進行進一步對比],除了平衡輸出本來帶來的中頻更好動態和低頻的控制力外,這根線確實讓高頻表現更亮了一些。但遺憾的是,這個級別的高音單元素質和風格可能確實更適合飛傲F9非平衡線下的調音,所以F9SE的用戶不要有什麼顧慮了。而如果更換平衡線讓這樣的高音更亮一些?它只能稍稍改善聲音動態,單高頻發澀的聽感就會明顯很多,哪怕是搭配暖色的播放器也是如此。所以,阻礙F9有更好表現的很可能就是動鐵高音的素質不夠好。當然,目前該價位的圈鐵耳機基本也就是類似水平。

總結

飛傲漣漪F9耳機有著一流的外觀設計和製造工藝,對於耳機揚聲器單元的裝配有特殊要求的耳機產品來說,從官方內部結構示意圖到我們看得到的耳機成品來說,F9的設計都是非常精緻的。

飛傲F9延續以往自己推出耳機的風格,希望追求穩定乾淨的聲音,這其實與大多數圈鐵耳機使用動鐵高音的初衷有一些不同,最終F9的聲音風格也和幾乎大多數圈鐵耳機不同。它的內斂、穩定限制了高頻的動態甚至延伸,但相對保證了高頻溫和[只是相對]的聽感。同時也讓中頻和低頻的聲音很乾凈。但這樣犧牲了整體聲音的動態,聲音相對不夠舒展,中頻也缺少層次。而受到耳機價位限制,也不能指望在該價位出現可以挑戰索尼N3AP級別高音的耳機。

飛傲的F9作為飛傲首次嘗試圈鐵,音質顯然沒有突破類似價位圈鐵耳機、動圈耳機的水平,調音風格上也顯得有些拘謹,音質水平基本符合同價位段圈鐵耳機的平均水平,只是談不上什麼絕對優勢。不過在外觀設計和做工方面還是相當出色,對競爭對手來說應該有一些壓力。

是不是圈鐵就一定能發揮出動圈和動鐵的優勢?這幾年市場里湧現了幾十款新產品似乎在慢慢驗證這個設計目的,從幾千元中高端到500元左右的入門耳機都有。優秀動鐵高音單元的高成本的局面仍然沒有改變,而想要銜接好動鐵和動圈不但依賴耳機的調校能力,動鐵高音需要有極高的素質,甚至要考慮到最好有指定搭配的音源。例如索尼N3AP、Z5在平衡輸出下的表現會大大提高,這種程度不見得有幾款耳機能做到。飛傲有自己的多款播放器,互相之間的優化應該做得比現在更好才對,但F9和AM3A談不上什麼優化。

圈鐵和多單元是不是一定就越貴越好?至少對於500元和2000元左右級別的圈鐵平均水準以及我們近期的測評來看,包括1More圈鐵、飛朵A73、漣漪F9來說性能仍與索尼Z5甚至A3級別的動鐵高音的素質有著明顯差距,和UE700、In-Ear2時代的動鐵高音相比整體素質同樣不佔優勢。和類似價位的優質動圈相比,圈鐵除了多單元的噱頭之外,沒有音質上的必然優勢。圈鐵、多單元相比動圈來說,可能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但要做出好耳機,目前來看極高品質的動鐵高音必不可少,而最終價格肯定不會太低。如果能夠在振膜材料或者振膜結構上有所突破,那麼多單元肯定不是什麼耳機高音質設計的最優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多 的精彩文章:

USB音效卡解碼器連接Android手機時問題的出現和分析[二] 不同USB音頻設備的測試和解析 [Soomal]
FiiO 飛傲 X3 Mark III 攜帶型音頻播放器拆解 圖集 [Soomal]
Matrix矩聲 M-Stage HPA-2 Classic 外置解碼器及耳放拆解圖集 圖集 [Soomal]
OnePlus 一加5智能手機攝像頭實拍 樣張圖集第二期[22P] [Soomal]
Fidue 飛朵 A73 入耳式耳機[圈鐵]測評報告 [Soomal]

TAG:數碼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