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Nature 子刊:第三代測序技術或將迎來新升級

Nature 子刊:第三代測序技術或將迎來新升級

Nature 子刊:第三代測序技術或將迎來新升級

第三代測序技術,即單分子測序技術,又稱納米孔測序,以美國太平洋生物(Pacific Biosciences)的 SMRT 技術為代表。DNA 測序時,不需要經過 PCR 擴增,實現對每一條 DNA 分子的單獨測序。

SMRT 測序面臨的一個挑戰是將更長的 DNA 分子放入 100 納米大小的零模波導孔(ZMW)。目前,DNA 模板必須通過生物親和素固定到 ZMW 上,DNA 分子會以自己的方式擴散到 ZMW,而這個過程更利於短 DNA 片段。多年來,PacBio 公司一直在改進工藝,但所需 DNA 樣本量仍然高於納克水平。(歡迎關注Science微信號:bioeg_cn)

近日,PacBio 公司和美國東北大學的研究人員證明,納米孔與 PacBio 測序系統結合的技術經改造後,可以優先載入長 DNA 分子,並且減少所需 DNA 樣本量。

9 月 11 日,該研究發表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IF:38.986),這是由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資助的一項為期 3 年的研究項目成果之一。

該研究小組 2014 年公布了這項工作的第一個成果,成功構建了混合納米孔和 ZMW 的配置,DNA 可以通過這個結構載入測序系統。現在,研究人員證明該方法是可行的,長 DNA 分子也可以測序並讀出,更重要的是,所需 DNA 樣本量少於通常 PacBio 測序所需樣本量。

美國東北大學物理學副教授、該研究的資深作者 Meni Wanunu 表示:「這仍然是一個概念證明」。研究團隊與 PacBio 公司合作的目標是找出一種方法減少系統所需 DNA 樣本量並優先載入較長 DNA 分子。

如何達到這樣的目的呢?

Wanunu 團隊的辦法是在每個 ZMW 底部設置納米孔製成 NZMWs,並施加電壓驅動 DNA 通過納米孔。Wanunu 說,這樣的結構能夠大量載入 DNA 並優先載入更長的 DNA 片段。

研究小組利用六個 NZMWs 進行試驗,研究了從 1kb 到 48.5kb 的 DNA 片段如何被 NZMWs 捕獲。團隊證明,10 皮克的 DNA 樣本可以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載入完成。而傳統方法載入 10kb 的 SMRTbell 樣品需要輸入 1.5 微克的 DNA,要花費 1 小時。

傳統 PacBio 測序,DNA 模板是與 DNA 聚合酶鏈親和素融合蛋白結合在一起,然後蛋白結合波導上的生物素基團,進行測序。研究小組證明可以在 NZMWs 構建類似 DNA 聚合酶鏈複合物捕獲 DNA,進行測序。


NZMW 與 ZMW 相比有什麼優勢?

研究人員比較了 NZMW 與 ZMW 測序情況。添加模板 DNA 與熒游標記的核苷酸,測試了 72 個基本的環狀 DNA 和 DNA 聚合酶模板。研究人員使用電壓脈衝將聚合酶激活,進行熒光測序,發現熒光光陣只出現在 NZMWs,也就是說在短短的 3 秒載入時間內,DNA 模板就被載入到 NZMWs,而沒有 DNA 被載入到 ZMWs。

最後,研究人員展示了一個已知的 20kb SMRTbell 序列的測序。他們用不到 1 納克的 DNA 樣本,施加 2 秒電壓脈衝,就將 DNA 載入到了 NZMW。

Wanunu 說,團隊下一步將繼續優化設計包括放大 NZMW 設計,為每個 ZMW 納米孔構建晶片,使每個 NZMW 不需要單獨製作。

此外,Wanunu 團隊也與 PacBio 合作開發直接 RNA 測序技術。Wanunu 表示,計劃把研究重點放在用 NZMW 裝置進行直接 RNA 測序,「一旦達到 DNA 和 RNA 的高質量測序目的,我們就可以與 PacBio 的儀器一體化,這之前,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

PacBio 的首席科學官 Jonas Korlach,拒絕討論該公司是否計劃將 nanopore ZMWs(NZMWs)作為其商業平台的技術優化方向。他聲明,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 發表的研究不以任何方式反映任何有關當前或未來 SMRT 測序平台商業實現或特點的預測。

來源:測序中國/王迪

參考資料:Length-independent DNA packing into nanopore zero-mode waveguides for low-input DNA sequencing

Science為生物易構旗下媒體平台,歡迎關注我們的微博:生物易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微生物在「全球大搬家」 人類活動「功」不可沒
德國卓越科技的秘密:資金流動+集群炸彈
「毛細血管」中采血:我國頁岩氣產能入全球三甲
能當皮膚會診癌,這還是你認識的石墨烯嗎
6所中國大學入選QS畢業生就業競爭力50強

TAG:Sci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