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年崇善向仁好讀書,福州這個村曾演繹過「祖孫十八條官帶」的科舉奇蹟!

千年崇善向仁好讀書,福州這個村曾演繹過「祖孫十八條官帶」的科舉奇蹟!

在永泰嵩口的大山深處,一條桃花溪水望南而流,環繞沙洲,由水流沖瀉而勾勒一處形似弦月的村莊被鑲嵌在了沙洲之上,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月洲。

在洲中擇地而居的張氏族人中,走出了永泰縣的第一個進士張沃,這個默默無名的山村也從此引起世人的關注,自此之後更是演繹過「父子進士,五子同朝,祖孫十八條官帶」的科舉奇蹟。

如今,在月洲寧遠庄一進的禮儀門上仍可見一副對聯:「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在讀書」,橫批為「安宅在仁」。它很好地詮釋了月洲張氏家族1000多年來以讀書為起點,以崇善向仁為核心的價值取向以及秉承的家風。

也正是因為他們遵循著「忠君愛家,敬老尊賢;寬容仁厚,行善濟貧;勤業節用,清廉知恥;詩禮傳家,端正士品」的祖訓,重視子孫教育,才使得張氏成為永泰眾多姓氏中的望族,還使月洲發展為福建、廣東、台灣乃至東南亞一帶張氏華人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舊跡見證

學子科場爭先

坐落於嵩口鎮月洲村的寧遠庄建於清雍正七年,由張氏十九代子孫張謙耗時五年才完工。它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呈品字形,給人以迷宮似的神秘感。

早在距今1000多年前,張氏的先祖就因為世道混亂,有志難為,便決定棄官歸隱。之後,他們攜家帶口溯大樟溪而上,最後尋居到永泰月洲這裡。後世族人雖蟄伏不仕,但始終家風向學,重視兒孫教育,並靜待政治清明時再為國效力。

寧遠庄正依山而建,寧靜清幽。目前,寧遠庄正在維修成范迪安論壇,明年正月開壇。

寧遠庄進門處的左右兩邊是兩面捷報牆,貼滿了300多張庄內後人在歷代科考中的「成績單」,這其中有縣報、塘報、院報、藩報和京報等。

一進的禮儀門上,一副對聯:「欲高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在讀書」,以及牆頭「樂不可極、志不可滿、欲不可縱、傲不可長」的十六字格言,雖經百年的歲月蹉跎,但仍清晰可見。

行走於桃花溪邊上,有供子弟授業的「寒光閣」,這可能是永泰當地最早的鄉間學校;還有為學子們修學而創造了類似北方窯洞的讀書室,當地人稱「雪洞」,一人一室的洞穴不僅能阻隔外界干擾,還能模擬科舉考試的氛圍。

捷報牆。 張培奮 攝

「志不可滿」格言雕刻。

為學子們修建的讀書室「雪洞」。

讀書室一人一室。

月洲張氏後人之一、現任永泰縣科技文體局局長張衛忠說,從留存諸如張沃的「蟄龍潭裡蟄,潭上風波急。一旦飛上天,魚蝦不相及」,或是張肩孟的「君看異日拿龍手,儘是寒光閣上人」,又或是張勸的「水上龍舟五月天,人人奪錦在江前。來歲文名題雁塔,恰如今日各爭先」等等詩句,可以看出當時張氏家族已經營造了詩書耕讀的濃鬱氣息和科場爭先的濃厚氛圍。

終於,經過六七代的蟄伏,到宋天聖二年(1024年),這裡走出了永泰歷史上第一個進士張沃,從此以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月洲村共走出了50個進士。這其中,還有張肩孟祖孫三代所創造的「父子進士,五子同朝,祖孫十八條官帶」的科舉奇蹟。

寒光閣前的石雕「開卷有益」。

「近10年里,這裡每年至少會出現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子孫。」月洲村前村支書王禮秀說,雖然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寧遠莊裡的人逐漸離開,莊園開始破敗,但是子孫們仍會不時回到這裡祭拜、瞻仰,重沐祖先好讀書的氛圍。

目前仍在村內居住的400多位張氏後人中,考上公務員的就有將近40人,學習能力可見一斑。

為官忠君愛國

不懼奸佞

步入仕途的張氏後人,一直深受忠君愛國的家風教育影響。這裡還出了一位廣為人知的張氏第九代子孫——著名的南宋愛國詞人張元幹。

步入仕途的張氏後人,一直深受忠君愛國的家風教育影響。

張勱(mài)在任尚書金部員外郎時,蔡京當政,枉法弄權,張勱卻敢直面抨擊,一旁聽的人都替他捏把汗。

而張勱的弟弟張勔(miǎn),同樣為人耿直,一身正氣,曾作《聚蚊賦》,以譏奸黨,諷刺群小,因此不為當世所容。

寧遠庄。 張培奮 攝

此外,還不得不提到那位廣為人知的張氏第九代子孫——著名的南宋愛國詞人張元幹。

張元幹(網路圖)

金兵南下時,朝中大臣紛紛攜眷外逃,身為開封副長官的張元幹,卻在緊急關頭挺身而出,向朝廷上《卻敵書》,堅決要求抗戰殺敵。在金兵圍攻京師時,張元幹還參加了李綱指揮的京城保衛戰,冒著箭雨與李綱親臨城頭指揮殺敵,日夜奮戰。但最後因奸臣當道,不僅李綱遭罷免,張元幹也被牽連。

對朝廷失望至極的張元幹選擇退出官場,但他則將憂憤之心寄託於詩詞。其中,在紹興八年十二月,得知李綱上書反對議和,張元幹作了一篇《賀新郎·寄李伯紀丞相》,抒發自己「氣吞驕虜」的壯志和對議和權臣的義憤。

在紹興十二年七月,樞密院編修官胡銓冒死上書請斬秦檜,被貶謫新州編管之時,張元幹還毅然創作《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謫新州》送給他。這也觸怒了秦檜,他在九年後捏造罪名將張元幹逮捕入獄。

然而,出獄後的張元幹並未就此屈服,在平生最後一首詞《隴頭泉》里,仍發出「整頓乾坤,廓清宇宙,男兒此志會須伸」的呼喊,既概括了自己的一生,還表達他殺敵救國的強烈願望和愛國精神。

仁愛行善

影響後世子孫

寧遠庄一進禮儀門上的對聯橫批為「安宅在仁」,有兩層含義:順著念,意為安居在此的子孫要心存仁愛;倒過來念,則是仁愛在心,宅里子孫才能安居樂業。

寧遠庄一進禮儀門上的對聯橫批為「安宅在仁」,有兩層含義:順著念,意思為安居在此的子孫要心存仁愛。倒過來念,則是仁愛在心,宅里的子孫才能安居樂業。以此為訓的張氏族人,後世子孫也都繼承了這種仁愛為民的家風祖訓,特別是為官者,都能做到體恤民情、寬宏仁厚,為群眾辦實事。

「安宅在仁」。

「安宅在仁」。

張肩孟任星子縣令(江西)時,有一年因災歉收,饑民暴亂搶奪糧食,被逮捕達百人,按律都要處死。但他考慮到事因饑寒所迫,就請奏朝廷,只處置了領頭的,其餘人都給予輕罰;在他任南樂縣令(河南)時,堅持減輕徭役,積極治理黃河。

在黃河決口時,周邊縣都遭受災害,只有南樂縣因張肩孟的冷靜指揮,調度有序,百姓無礙;在轉任武進縣令(江蘇)時,兩浙一帶歲荒民疲,在張肩孟事必躬親的作風下,百姓都得到及時救濟。

張勱在陝州(今三門峽市)任職時,陝州曾遇久雨不停。當時洪水漫過田野,城牆被淹到丈余高,官民們都慌然失措。張勱在實地察看後,調集3000役夫,在下游疏浚分流,使水位立即下降,保護了全城安全。在水災過後,他還立即組織加固堤防,興修水利,防洪排澇,陝州自此之後再無水患。

張勱在福州任職時,當時福建人沿襲王氏閩國時習俗,信奉佛教,大都傾盡資產來廣植福田,寺院都佔有豐厚的產業,僧侶的父母兄弟及權貴們,都假公濟私,乘機侵佔寺產。張勱對此深惡痛絕,嚴加查處,責令一一檢舉糾正,扭轉了不良風氣。

寧遠庄。 張培奮 攝

此外,張氏後人中的張瑛、張謙、張漢龍等鄉紳的行善義舉,至今仍在鄉鄰口中代代相傳。

張瑛於清朝雍正年間捐資建起了溪口義渡,免費供村民出行。張謙則於清乾隆年間樂捐整修文廟,捐建蜚英石拱橋及吉洋至溪口、青坑嶺、嵩口嶺三條道路,並經常施茶賑粥,扶困濟貧,深得鄉鄰擁戴。而張漢龍還於清乾隆年間捐建碧坑嶺涼亭、青坑嶺隔頭亭,並且還捐出田租送給學校用來辦學。

祖先們種種行善義舉也深深影響了鄉人和子孫後代。如今,張氏族人至今仍樂善好施,熱衷公益事業,在外鄉親如遇家鄉鋪橋修路,或其他公益事業所需之時,都能一呼百應,慷慨相助。

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石美祥

新媒體編輯 蘭超

福州晚報新媒體部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覺得內容不錯

拉到文末點個ZAN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梁山地退星,沉默寡言,卻在關鍵時刻拋棄戰友
此人本為閑雲野鶴,卻跑到梁山卧底,殘害梁山十一將
此人救過曹操的命,卻成曹魏公敵,被曹丕收拾
此人曾為梁山一員,卻害了四天罡,最終被武松打殘
此人對付過周瑜諸葛亮,卻因為一個預言,被司馬懿暗害

TAG:燦爛海灘 |